陶渊明与山水田园诗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263032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渊明与山水田园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陶渊明与山水田园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陶渊明与山水田园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陶渊明与山水田园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陶渊明与山水田园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渊明与山水田园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渊明与山水田园诗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 水 田 园 诗,陶渊明(365-421),一、陶渊明及其田园诗,陶渊明,陶渊明一生走过三个时期: 少年、青年的闲居时期。 壮年的辗转出仕时期。 中晚年的隐居时期。,(一)陶渊明的人生道路 与思想性格,出身、家境。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1、少年、青年的闲居时期,陶渊明先后五次出仕: 394年,29岁,为江州祭酒,不久辞归;召为主薄,不就。 398年,33岁,入桓玄幕府;隆安五年(401)冬,归家居母丧。 404年,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405年,40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 405年8月,任彭泽

2、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辞归。,2、辗转出仕时期,晋书陶潜传,“以亲老家贫,起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躬耕田园的隐者 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 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3、隐居终老时期,(二)陶渊明的思想个性,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是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使他早年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

3、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道家思想使他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任真是其性格最突出的特点。为文为人,皆表现出真率的态度。,晋书陶潜传:陶潜“性不解音,而蓄 无弦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 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宋书隐逸传:“取头上葛巾漉酒,毕, 还复著之。”,(三)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 1、描写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闲适自得心情的。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飲酒(其五) 結廬

4、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還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这首诗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俱偶尔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其一点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道书千卷,佛经完万叶,犹不能尽厥蕴,故但以欲辩已忘言五字喝断此中有真意之间。虽然,固已言之矣,不曰采菊东篱云乎?”,归园田居(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5、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2、歌咏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了深厚情谊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3、反映农村经济的凋蔽和农民生活贫困的。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 4、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反对剥削压迫的。桃花源诗并序,歸 園 田 居 (其四)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 死没无复馀。,1、平淡质直,自然流露,不假雕饰,浑然天成。陶诗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古人多所评论。钟嵘诗品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世叹其质直”。 2、塑造生动优美的形象,达到情景融合的境地。饮酒(其五):“采菊东篙下,悠

6、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被王国维誉为“无我之境”,意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见人间词话)。,(四)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3、以白描的手法、平凡的素材创造出非凡的意境和情趣,深入浅出,淳厚有味。,乞 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4、讲究篇章的有机结构,有整体美:艺术风格多样化。平淡自然;金刚怒目。,钟嵘评陶诗,宋征士陶潜,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

7、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丽,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诗品,唐 白居易:“予夙慕陶渊明为人,往岁渭川闲居,尝有效陶体诗十六首,今游庐山,经柴桑,过栗里,思其人,不能默默,又题诗云: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访陶公旧宅并序),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 轼,沈德潜说诗晬语云:“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维)有其清腴,孟山人(孟浩然)有其闲远,储太祝(储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韦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柳宗元)有其峻洁。”,苏东坡:

8、“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如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冷斋夜话),(五)陶渊明的典型意义,1、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2、平淡自然的艺术境界; 3、酒与菊的象征; 4、田园诗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六)作品分析,饮酒二十首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 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 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 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 鸟尽废良弓。,(一)主题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此必为时事而发。然自古及今,圣贤所以立身涉世之

9、全,量不过如此。” 王夫之古诗评选卷四:“浅人日读陶集,至此种作,则全不知其所谓,况望其吟而赏之。” 清代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曰:“此章意杂出,审思不得其故,但觉忠厚之思,望人不浅。设非警彼元勋,何当许道?”,具体创作时间为晋元兴二年秋冬之际桓玄篡晋之前。饮酒十七陈说刘牢之征辟陶渊明为参军事,是时,陶渊明虽然已经离职闲居,但是心念时局,为刘牢之命运感慨不已,并深感生于无道之世代,应该去危图安,遂强化了躬耕田园的志向。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其十七)诗,是以刘裕讨伐其政敌之一司马休之事件为题材的作品。赞扬颜延之不被刘裕的甜言蜜语所诱惑,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自己归隐的志向。 寓规劝(颜延之)于

10、晤谈。 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现自己清高芳洁的品性。,(二)艺术特色 1,比兴手法; 2,用典; 3,白描; 4,结构上似断还联。,二、早期的山水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最早的山水诗曹操观沧海,谢 灵 运,谢灵运是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起了巨大贡献的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鲜丽,清新,自然,他的诗开启了南朝一代的新诗风,实现了诗歌艺术由魏晋的古朴向南朝追求声色的转变。,(二)谢灵运和山水诗,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 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 寻异景

11、不延。 乱流趋孤屿, 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 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 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 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 得尽养生年。,(三)谢诗与陶诗的比较 1、谢诗善于描绘画境,在移步换景中领略山水之美,把叙事与写景结合起来。而陶诗写田园山水,往往是静观;静观须心境纯净,方能物我亲切交流。 2、谢诗中也有哲理,但主要在于化其心中郁结,且哲理往往游离于诗外,形成叙事写景说理的程式,往往在诗的最后拖上一个玄言的尾巴,这说明他的诗脱胎于玄言诗但仍留着玄言诗的尾巴。而陶诗的哲理则融于体物之中,故能达到超然物外、遇景成趣的境地。,3、语言上,谢诗精工绮丽,刻意追求,多用深奥的书面语和典故

12、,深涩难懂,有佳句而无佳篇。而陶诗则朴素、平淡、自然。,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 其次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谢灵运的诗歌语言,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谢灵运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峯。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四)早

13、期的其他山水诗诗人 1、除谢灵运之外,南朝写山水诗的诗人还有谢惠连、颜延之、鲍照、谢朓、王融、沈约、何逊、阴铿等人。 2、谢灵运与颜延之并称“颜谢”,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他们的诗的共同特点是“尚巧似”,但颜延之的山水诗成就不及谢灵运。,谢朓诗意,登庐山二首之一 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蒙。巃嵸高昔貌,纷乱袭前名。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嘈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并。,鲍 照,(五)山水诗的文学价值: 1、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

14、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山水诗启发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去亲近大自然,发现和理解大自然。它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这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美学史上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2、山水诗的出现,改变了“诗言志”的传统,打破了儒家功用主义的诗教观,为诗歌走向纯审美的艺术化铺平了道路,南朝诗歌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正是随着山水诗的建立而产生的。,三、盛唐的山水田园诗,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1、隐居山林,学道求仙的风气;,2、经济繁荣为文人提供了寄傲林泉的物质条件 和经济基础;

15、,3、南北统一,交通方便,文人游学观览成为风气。,1、简介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泼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王维长江积雪图(仿作),2、仕途经历 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

16、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喉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菩提寺口号示裴迪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附录:关于王维有无“半官半隐”?,1、唐代没有“亦官亦隐”的例子。 唐人隐逸的类型:先官后隐(贺知章、张志和); 先隐后官(皮日休);几仕几隐(王绩);数隐未仕 (孟浩然)。 2、唐代没有“带薪隐居”的政策; 3、唐代休假制度与“亦官亦隐”矛盾。,3、王维的诗作(1)山水田园诗 王维诗现存不满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