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导则学习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8260580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导则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导则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导则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导则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导则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导则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导则学习资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导则,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申子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条例目标及适用范围,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和环境 适应于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学、生产、诊断检测等所有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l、 国家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2、第三类、第四类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3、卫生部负责制定并调整四类病原微生物 的种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二

2、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或者动物疾病,发生实验室暴露可能引起感染,但不会引起严重危害,且能够有效实施预防和治疗的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或者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不易在人或者动物间传播,且能够有效实施预防和治疗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或者动物的严重疾病,容易在人或者动物间传播,或者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微生物。 第三类、第四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国家根据实验室防护水平,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临床诊断、检测检验工作可以在二级实验室中进行。但是,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其病原学的分离鉴定工作应当转移到三级以上的实验室中进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9489-2004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一、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分级,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简称BSL1或P1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简称BSL2或P2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简称BSL3或P3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简称BSL4或P4,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

4、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 艾滋病毒的研究(血清学实验室除外)应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4 .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5.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

5、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三、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地面应防滑、无缝隙。 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易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 实验室应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在实验室所在的建筑内应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以保证符合要求。 应设置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应急喷淋装置。 实验室门宜带锁、可自动关闭,门有可视窗。 实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

6、可明确辨识的标识。 应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操作要点 实验室人口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人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人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制定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9. 所有培养物、废

7、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防漏的容器内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 10.如有条件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 (如卡介苗等); 11.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12.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由实验室负责人专门保管,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阅读规范并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13.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 14.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15.人员暴露于病

8、毒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尖锐器具安全使用制度 实验室消毒防护制度 标本采集运输制度 废弃物处理制度 工作人员防护制度 差错事故处理制度,尖锐器具安全使用制度,除特殊情况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 尽可能应用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禁止用手直接操作。用过的针头必须直接放入防穿透的容器中。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 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装置。 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

9、丢弃之前必须消毒。,四、为何需使用生物安全柜?,考虑对操作人员,操作样品,操作环境的保护。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标准与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标准中要求: 应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研究、或者生产设施,开展有关内源性和外源性病源的工作,若因暴露而吸入该病源, 会引发严重的、可能致死的疾病。 需使用ClassII级生物安全柜 实验人员受过专业训练 应有管道化的排气系统,排出的空气不再循环至建筑物内的任何其他区域。 建议生物安全柜每年经过测试和确证,生物安全设备分类,1.超净台 2.抽风橱 3. CLASS I 一级生物安全柜 4.CLASS II 二级生物安全柜 5. CA

10、LSS III三级生物安全柜(又称手套柜),1、超净台,正压柜 气流从顶部或底部经过过滤器后从操作区正面流向工作台面,被样品污染的气流排出柜外,没有循环气流。 超净台保护样品不受污染,适用于普通实验室或1级生物安全水平中对人员和环境无保护要求的实验。,2、CLASS I一级生物安全柜,负压柜 气流经操作人员向内进入工作台面,被污染的气流通过HEPA过滤器外排出柜外,没有循环气流。 CLASS I级BSC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不受污染,适用于生物安全水平中对实验样品无保护要求的实验。,3、CLASS II 二级生物安全柜,层流负压柜 它们可以安全的保护样品、人员和环境。 II 级生物安全柜分为A型(

11、30%排在室内 )和 B型; B型中又分为B1 (70%接管道外排) 、 B2 (100%接管道外排) 、 B3 (30% 接管道外排) 。,CLASS II A生物安全柜,(1)进入气流最低流速平均为0.38米/秒); (2)30%气流经HEPA过滤后外排在室内; (3)被污染的管道和气流通道为正压状态,生物安全柜空气流向,CLASS II B1生物安全柜,(1)进入的气流最低流速平均为0.5米/秒; (2)70%气流通过专用的管道经HEPA过滤后接管道外排至室外; (3)所有受生物污染的管道和气流通道均在负压状态下或被负压的管道或气流通道包围。,CLASS II B2生物安全柜,(1)进入

12、气流最低流速平均为0.5米/秒; (2)所有向内进入的气流和向下的气流均通过HEPA过滤后排到室外而不在柜内循环,也不能排入实验室;100%接管道外排。 (3)所有的被污染的管道和气流通道都在负压状态下或被直接外排的负 压管道或气流管道所包围。,CLASS II B3生物安全柜,(1)进入的气流最低流速为0.5米/秒; (2)外排到室外的气流(30%)经过HEPA高效过滤; (3)所有经生物污染的管道和气流通道均为负压状态; (4)与CLASS II A型气流方向相同,但与CLASS A型不同的是,它30%外排气是接管道排到室外的。,II级生物安全柜Airflow,4. CLASS III生物

13、安全柜(手套柜),全封闭的、气密结构的通风柜; 通过橡胶手套进行操作; 柜内保持至少120Pa的负压; 供气通过HEPA抽入内; 外排的气流经过双层HEPA过滤或经 HEPA后再经燃烧处理。 CLASS III 型BSC适用于BSL3、BSL4的生物实验。,生物安全装置异同,级、级和级生物安全柜的区别,根据保护类型的需要选择适宜的生物安全柜,对各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的要求,五、废弃物处理,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卫生部令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卫生部文件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什么是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

14、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分类,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要 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包装物要防渗漏、防锐器穿透,明显标识和警示说明 医疗废物储存设备定期消毒 医疗废物制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前应就地消毒,第四章 实验室安全管理,第二十二条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通过生物危害评估确定。 第二十三条 实验室设计与建造应当与其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相适应。 第二十四条 实验室应当建立并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十五条 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培训。 第二十六条 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和个人防护用品。 第二十七条 实验室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管理。,THE END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