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260163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0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学学习指导书王明吉 孟宪宝 王胜荣 编写2008年3月第一章 总论学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中外审计的产生和沿革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本章重点:审计的概念和属性,审计的目标和对象,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本章难点: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审计的目标。练习题一、 判断题1、 在西方,民间审计早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 ) 2、 我国审计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而“审计”一词最早出现则是在唐朝。( )3、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全部由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 ) 4、 秦汉时期逐渐形成了审计机构与监察机构相结合、经济法制与审计监督制度相统一的模式。(

2、)5、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首次在一些大城市中相继成立了会计师事务所,民间审计得到了发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制度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恢复和重建。( )7、 1980年我国成立了政府审计的最高机关-审计署,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置各级审计机构。( )8、早在封建制度下的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希腊时代,已有官厅审计机构。( )9、在西方由职业会计师进行的民间审计,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0、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 )11、详细审计最早在英

3、国产生。( )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高度统一的,不存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因而不需要审计。( )13、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14、财政、银行所从事的经济监督活动,同样可称为审计。( )15、审计的目标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16、审计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二、 单项选择题1、中国政府审计起源于古代( C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在秦汉时期,( c )制度日趋完善。A、监察 B、御史C、上计 D、宰夫3、宋代审计司的建立,是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

4、,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 D )的专用名词。A、财会审核 B、经济司法C、经济执法 D、财政监督4、元明清各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审计在总体上说是( A )。A、停滞不前 B、不断演进C、日益振兴 D、最终消亡5、在国民党时期,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在( C )下设审计部。A、司法部 B、国会C、监察院 D、行政院6、一些国家的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领导,称为( C )政府审计机关。A、司法系统 B、立法系统C、行政系统 D、管理系统7、一些国家的政府审计机关由政府的财政部领导,称为( B )政府审计机关。A、行政系统 B、次行政系统C、立法系统 D、司法系统8、民间审计早期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时间为1

5、7世纪初、中期,出现地点为( B )。A、英国的苏格兰 B、英国的爱丁堡C、美国的纽约 D、中国的香港9、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审计专业团体是( D )。A、英国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B、英国苏格兰会计师协会C、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D、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0、没有( c )关系,就不可产生审计行为。A、剥削 B、统治C、受托经济责任 D、经济利益11、审计组织的( AB )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A、权威性 B、独立性 C、客观性 D、合法性12、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都承认( B )的经济监督活动是审计的属性。A、权威性 B、独立性 C、客观性 D、合法性14、审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C )

6、。A、经济评价 B、经济监察C、经济监督 D、经济司法三、 多项选择题1、审计的独立性包括( ABCDE )。 A、机构独立 B、人员独立 C、经济独立 D、工作独立 E、思想独立2、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 ABCD )。A、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B、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C、审计地位提高D、职权扩大 E、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3、目前,我国形成了( CDE ) 的审计监督体系。A、就地审计 B、事前审计 C、民间审计 D、内部审计 E、政府审计4、在国民党时期,审计人员有( BCD )等职称。 A、审计师 B、审计 C、协审 D、稽察 E、高级审计师5、下列国家中,( BD

7、E )政府审计机关是属于立法系统的政府审计机关。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加拿大 E、西班牙6、审计关系人是由( ACD )组成。A、审计主体 B、审计法规 C、审计客体 D、审计委托者 E、审计载体7、审计的目标就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 CDE ) 。A、独立性和权威性 B、客观性和一致性 C、真实性和公允性 D、合规性和合法性 E、合理性和效益性8、审计的基本职能有( ADE ) 。A、经济监督 B、经济司法 C、经济建议 D、经济评价 E、经济鉴证四、 简答题1、 审计关系人有哪几个方面?2、 审计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3、 简述审计的目标。4、 简述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8、。5、 我国审计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第二章 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学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审计的不同种类,审计的的不同方法和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掌握审计从开始到结束的审计程序。本章重点:审计的基本分类,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本章难点: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练习题一、 判断题1、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 )2、审计的发展史表明,古今中外,都有适合当时社会和时代特点的审计形式。( )3、政府审计与国家审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4、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纠错防弊,促使改善经

9、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5、财政财务审计,通常称为预防性审计。( )6、全部审计的优点是审查详细彻底,缺点是工作量太大、花费时间太多。( )7、事前审计和不定期审计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8、一般来说,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贪污、受贿案件而进行的财经法纪审计等,属于不定期审计。( )9、报送审计主要适用于政府审计机关对大型企业的审计。( )10、一般进行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时,多采用突击审计的方式。( )11、预告审计方式,主要用于对贪污盗窃和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的财经法纪审计。( )12、审计的基本方法,是指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指导的工作方法。( )13、在核对法的常用符号中,“”

10、表示已核对过一次。( )14、函询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往来款项的查证。( )15、顺查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和凭证较多的行政事业单位。( )16、详查法的主要缺点是工作量太大,消耗人力和时间过多,审查成本高,故难于普遍采用。( )17、对于容易出现舞弊行为的现金、银行存款和贵重的原材料,应采用监督盘点。( )18、统计抽样有很多优点,并解决了判断抽样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统计抽样的产生意味着判断抽样的消亡。( )19、在95%的可靠程度下,精确度为1%的含义是:总体特征的真实发生率在样本发生率1%范围内的概率为95%。( )20、无论是

11、政府审计还是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在审计开始前,审计机构都要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约定书。( )二、 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哪种情况下,需要抽取的样本量越少。( D )A、抽样总体数目越大。 B、可容忍误差越小C、对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 D、对可信赖程度要求越低2、民间审计,在我国亦称( D ) 。 A、查账 B、财务大检查 C、验资 D、社会审计3、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期间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及资料都进行审计,这种审计种类称为( ) 。 A、财务审计 B、全部审计 C、内部审计 D、专项审计4、对某一特定项目所进行的审计,称之谓( ) 。 A、局部审计 B、财经法纪审计 C、专项审计 D

12、、民间审计5、按照预先规定的时间进行的审计,称之谓( D ) 。A、事前审计 B、事中审计 C、事后审计 D、定期审计6、( ) 可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易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审计监督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A、内部审计 B、就地审计 C、财务审计 D、事后审计 7、一般民间审计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对其进行的财务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属于(A ) 。A、任意审计 B、强制审计 C、专项审计 D、突击审计8、一般进行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时,多采用( C ) ,事前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和签订约定书。 A、事后审计 B、内部审计 C、预告审计 D、报送审计 9、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评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基础上实行(C )。A、抽样审计B、逆查法 C、详查法 D、审阅法10、( ) 是由审计人员亲自到现场盘点实物,证实书面资料同有关的财产物资是否相符的方法。A、监督盘存 B、观察法 C、调节法 D、直接盘点11、( )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数据的方法。A、鉴定法 B、调节法 C、盘存法 D、抽样法12、由于任意抽样是任意地抽取样本,故其审查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以这一方法不久就被( C ) 所替代。A、统计抽样法 B、概率抽样法 C、判断抽样法 D、总体抽样法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