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38252443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28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 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管理时间】 我们一天只有24 小时,成功和不成功的人都一样,区别就在于如何利用这同样的24 小 时。高效时间管理法的核心:分清轻重缓急。在考虑行事的先后板序时,应先考虑事情的 “ 轻重 ” 和“ 缓急 ” ,请看四象限图: 【重视阅读】 “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 精神的完整发育。” 朱永新说, “ 精神发育最重要的通道就是阅读。因为人最伟大的智慧、 最伟大的思想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拷贝和遗传,而是深競在那些最伟大的经典书籍之中。”

2、朱永新强调,让学生仅仅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 教科书把人类知识的无限可能压缩 了,知识的营养要素流失是必然的,难以真正给人带去生命的盈。离开了对于人类经典 的阅读,学生就不可能走得很远。”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制定明确的目标,要想实现目标,你必须沉着冷静,以便准确地诊断 你的问题,进而规划一个合理的方案,然后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方案,实现成功。工作或学 习中,需要重复上述过程,不断设定更多的目标,实现更大的成功。正如下图“ 达利欧 ” 五 步流程法所示: 面对 “ 繁重 ” 的学习任务,不少同学感到“ 压山大 ” ,班主任及时收集了上述资料,并召开 了主题班会,帮助大家缓解压力,提高效

3、率。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小华看了【管理时间】的四象限图,党得 处应该是 “ 紧急又重要的任务” , 处应 该是 “ 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 ,但不知道 处和 处应该是什么任务,请你帮他解答。 (2)大家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听了班主任【重视阅读】的介绍更加坚信阅读的重要性, 但是不太明白朱永新的主要观点,请你仔细阅读并概括材料中的两个观点。 (3)小敏最发愁文言文的背诵任务,学了【提高效率】中的“ 五步流程法” ,请你以背诵 河中石兽为例,写一段不少于100 字的文字,告诉小敏应如何完成好任务。 【答案】 (1) 处: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 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任务。 (2)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

4、成长至关重要; 不仅要阅读教科书,更要阅读人类经典。 (3)小敏,你首先确定时间目标和任务日标,如利用本周六日完成河中石兽的背诵任 务;其次你要分析在背诵文言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是语言方面,就认真对照注释或 工具书解决,如果是内容方面,就仔细翻阅学习笔记回顾;再次要根据你過到的问题制定 背诵方案,如可以逐段通晓意思,根据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这一思路背诵:最后就要 靠你自己的实际行动了。小敏,你清楚了吧,祝你成功! 【解析】 【分析】 观察象限图及题干提示”处应该是 “ 紧急又重要的任务” , 处应该 是“ 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可以归纳出: 处: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 处:不重要也不 紧急

5、的任务。 阅读【重视阅读】:一方面强调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不仅要阅读 教科书,更要阅读人类经典。抓中心语句进行概括。 结合背诵内容,明确提高效率的五步流程:一、制定明确的目标。什么时候完成背诵任 务。二、分析背诵时存在的问题。如字音、意思、节奏等。三、对问题的处理方法;第 四、设计新的背诵方案。第五、落实行动,注意称呼和语气。示例:小敏,你首先确定时 间目标和任务日标,如利用本周六日完成河中石兽的背诵任务;其次你要分析在背诵 文言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是语言方面,就认真对照注释或工具书解决,如果是内容 方面,就仔细翻阅学习笔记回顾;再次要根据你過到的问题制定背诵方案,如可以

6、逐段通 晓意思,根据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这一思路背诵:最后就要靠你自己的实际行动了。 小敏,你清楚了吧,祝你成功! 故答案为: 处: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 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任务。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不仅要阅读教科书,更要阅读人类经典。 小敏,你首先确定时间目标和任务日标,如利用本周六日完成河中石兽的背诵任 务;其次你要分析在背诵文言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是语言方面,就认真对照注释或 工具书解决,如果是内容方面,就仔细翻阅学习笔记回顾;再次要根据你過到的问题制定 背诵方案,如可以逐段通晓意思,根据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这一思路背诵:最后就要 靠你自己的实际行动了。小敏,你清楚

7、了吧,祝你成功! 【点评】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图例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图例的构成,分析内在的 关系,根据题干的提示进行理解,考生要具备图像的立体意识。 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对文段的内容进行概括,在概括时抓 关键的语句进行概括。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解答此题要理解文段的内容,结合题干 要求,逐步进行分析理解,注意语气和称呼。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跳出地球 “ 看” 地震 2018 年 2 月 2 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 张衡一号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 射。 “ 张衡一号 ” 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

8、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 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 多信息。 “ 张衡一号 ” 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 级以上、全球7 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 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 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张衡一号 ” 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 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 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

9、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 万平 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 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 看” 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 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张衡一号 ” 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 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 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 影响不确定性 ” 需控制在0。5 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 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

10、系统都进行 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 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 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 研人员打造出来的“ 张衡一号 ” 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 纳特。 “张衡一号 ” 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 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 张衡一号 ” 本体外伸出4 个传感器。这些 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

11、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 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 小水珠。 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 大脑 ” 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 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 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 张衡一号 ” 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 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 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

12、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 张衡一号 ” 的发射。 B. “张衡一号 ” 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 级以上、全球7 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C.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 张衡一号 ” 供应能源。 D. “张衡一号 ” 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 (2)“ 张衡一号 ” 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 (3)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 (4)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 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5)分析第 段划线词语的语言特点。 【答案】 (1)C (2)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 (3)第 段与第 段是总分关系,第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 序。 (4)运用

13、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 大脑 ” ,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 中的重要地位。 (5)“ 初步 ” 表示开始阶段,说明“ 张衡一号 ” 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 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解析】 【分析】( 1)A.“ 张衡一号 ” 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 界先进行列。 B.“张衡一号 ” 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 级以上、全球7 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 监测。 D.是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故选C。 (2)本题可由第 段中 “ 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 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14、。” 第 段“ 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 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 第 段 “ 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 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 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整理概括作答。 (3)第 段总说 “ 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 器” ,第 两段从 “ 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 两个方面分说,第 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 (4)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 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

15、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 来分析作用即可。第 段画线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 重要地位。 (5)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初步 ” 表示开始 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故答案为: C; 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 第 段与第 段是总分关系,第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 大脑 ” ,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中 的重要地位。 “ 初步 ” 表示开始阶段,说明“ 张衡一号 ” 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

16、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点评】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iwz 的整体感知,要理 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的内容要在文章中一一落实,进行比对,从而进行辨析正误。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内容的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要求,在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找准 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概括。读文中要仔细。 本题考查段落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考生要理解段落的内容,注意辨析段落间内在的逻辑 关系,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就能判断,并能说出理由。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辨析及理解能力。考生要注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结合语句分析其 作用。要掌握基本的答题模式。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考生要结合句子中的词语运 用进行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 的存在。 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 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