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技术合同}广西贵隆合同段技术交底说明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216419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权技术合同}广西贵隆合同段技术交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产权技术合同}广西贵隆合同段技术交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产权技术合同}广西贵隆合同段技术交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产权技术合同}广西贵隆合同段技术交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产权技术合同}广西贵隆合同段技术交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权技术合同}广西贵隆合同段技术交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权技术合同}广西贵隆合同段技术交底说明(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贵港至隆安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技术交底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十月广西贵港至隆安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技术交底目 录一、总体设计11、概述12、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22.1 建设规模22.2 技术标准33、土建工程标段划分34、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44.1 地形、地貌44.2 工程地质概况44.3 水文地质评价84.4 地震84.5 不良地质84.6 气候条件84.7 沿线筑路材料及水、电等建设条件9二、各项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11、路线方面的注意事项112、路基、路面方面的注意事项122.1 路基土石方122.2 特殊路基设计152.

2、3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162.4 路基排水设计192.5 路面设计193、桥梁223.1 沿线桥梁涵洞的分布情况223.2 桥梁施工要点233.3 石排枢纽A匝道桥1号桥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264、隧道294.1总体设计原则294.2技术标准294.3各隧道概况314.4设计要点324.5隧道施工注意事项375、路线交叉及服务设施396、环境保护407、与有关部门协商情况40三、施工安全交底41四、施工注意事项421、一般性要求422、各施工标段需重点注意事项43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8一、总体设计1、概述贵港至隆安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本项目”)是广西高速公路网布局中“横4”苍梧(

3、龙眼咀)至硕龙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入广西“十二五”规划的前期工作项目之一。本项目东联梧州至贵港高速,西接隆安至硕龙高速,既是横贯广西中部东西向的交通大通道,又是连接云南、广西、广东等西南省区的省际通道,还是我国西南出入边境的国际通道。本项目采用BOT+EPC的建设模式,项目投资人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由其旗下的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出资成立广西中交贵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法人,具体承担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等事项。根据中交贵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下发的贵隆高速公路

4、勘察设计段落划分及进度安排会会议纪要精神,本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由中交二公院、中交公规院以及中交路桥设计分公司三家单位共同承担,其中中交二公院为总体设计单位,并负责全线交安设施、环保景观、机电工程、房建工程的勘察设计。本合同段推荐方案K线起点位于贵港市双井村附近梧贵高速公路K146+836.753处,设石排枢纽互通与梧贵高速衔接。路线整体走向由东向西,经大圩镇以北,沿贵港市区、覃塘区以北的山脚布设,在覃塘凤楼村附近上跨国道G209,在黄练镇以西下穿南广高铁黄练大桥,在黄练镇西北上跨黎湛铁路及国道G324后,沿山缘向西布线进入宾阳县,继续向西沿黎塘以南山脚布线,在黎塘大劳村附近上跨既有湘桂铁路后,在

5、广村以西设广村枢纽同南柳高速相交,在新黄附近下穿南柳、南广高铁(四线并行)横寨特大桥,经古辣镇、中华镇,沿武陵镇西南山缘布线,经宾阳县城以南、清平水库大坝下游,在新桥镇东海村附近上跨国道G322向西至新桥镇民范村,到达本合同段终点,与第二标段起点相接。主要控制点:梧贵高速、贵港市区、石牛水库、金地黄金尾矿库、覃塘百福园、覃塘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台泥(贵港)水泥厂、南广高铁黄练大桥、南广柳南高铁(复线)横寨特大桥、宾阳武岭古滑坡群、清平水库。路线起点桩号为K9+909.813,终点桩号为K139+223.848,路线全长127.954公里,其中贵港段长68.588公里,宾阳段长59.366公里。

6、控制性工程:哥板山隧道(1500米)、石排枢纽(与贵梧T型交叉)、广村枢纽(与南柳十字交叉)、六枕分离(跨黎湛铁路)、大劳分离(跨湘桂铁路)。2、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2.1 建设规模第一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表如下: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路线长度km127.9542路基土石方km320873055不含互通、服务区330m以上高边坡处324大 桥m座11416/61含分离5中 桥m座4051.5/526涵 洞道2717分离式立体交叉座24含分离8通道天桥道座170/289长 隧 道m座1500/110中 隧 道m座512.5/111短 隧 道m座334.5/112互通式立体交叉处813

7、服务区处314停车区处215桥隧比例%13.92.2 技术标准根据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本项目按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设计速度采用120km/h,路基宽度27.0m。其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其他技术指标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要求。项目主要建设技术标准如下:序 号指标名称技术标准规定值本项目采用值1道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2设计车速120 km/h 120 km/h3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7.0m,分离式路基13.25m4停车视距210m5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000m1800m6最大纵坡3.0%3.0%7最小竖

8、曲线半径(一般值)凸型1700017000凹型6000120008荷载标准公路-级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10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 1/300、其他桥梁和路基1/1003、土建工程标段划分根据项目公司及各股东单位意见、整体工程规模,同时考虑土石方调配、桥梁构造物的设置、路面建设里程及拌合站的设置、行政区域等因素将本勘察设计合同段土建工程划分为6个合同段(共9个段落),具体标段划分情况详见下表: 专业总承包单位编 号标段名称起始桩号长度(km)备 注土建一航GLA土建K9+909.813K26+20016.290土建K26+200K41+60015.400土建K41+600K56+70015.

9、278土建K56+700K71+864.515.157二院GLBTJK71+864.5K86+98013.524路建GLCTJ1K86+980K102+302.85515.323TJ2K102+302.855K120+98018.677TJ3K120+980K137+10516.125TJ4K137+105K139+223.8482.119后段为公规院路面一航GLA路面K9+909.813K41+60031.690路面K41+600K71+864.530.435二院GLBLMK71+864.5K88+38014.924路建GLCLM1K88+380K102+302.85513.923LM2K1

10、02+302.855K126+483.524.181LM3K126+483.5K139+223.84812.740后段为公规院4、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4.1 地形、地貌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征,总体可分为四个地形地貌区,即溶蚀-堆积孤峰平原地貌区、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区、构造-溶蚀峰林谷地地貌区、溶蚀-堆积残丘平原地貌区。4.2 工程地质概况4.2.1地质构造项目区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的前弧弧顶区,由于经受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构造体系的复合,其沉积结构复杂,褶皱断裂非常发育,岩浆活动颇为频繁而剧烈,区域构造线主要受山字型构造及华夏系构造的控制,并为北西向构

11、造及经向构造复合、干扰所复杂化,尤以断裂主导了项目区既成的构造景观。根据构造形迹性质及排列组合关系,项目区可划分为:纬向构造、经向构造、山字型构造、华夏系构造、北西向构造等5个体系。纬向构造体系主要由镇龙山穹窿核部复式褶皱、龙山向斜、六里背斜等组成;经向构造体系主要由覃塘-云表向斜、蒙公-百合压性断裂、龙田短轴背斜等组成;山字型构造体系主要由镇龙山穹窿、龙山鼻状背斜、黎塘断裂带等组成;华夏构造体系主要由贵港向斜、桥圩向斜、蒙圩断裂、腰古压性断裂、葵阳断裂等组成;北西向构造体系主要由莲塘构造盆地及一系列北西向压扭性断裂等组成。4.2.2地层岩性项目区域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

12、三叠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其中以泥盆系分布面积最广,并有燕山晚期侵入岩、燕山早期岩浆岩、印支期侵入岩出露。4.2.3沿线工程地质评价影响工程地质条件因素较多,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情况,主要依据岩土性质、结构及组合关系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区,即岩溶中等强发育碳酸盐岩类工程地质区、坚硬半坚硬碎屑岩类工程地质区、岩浆岩类工程地质区、松散堆积岩类工程地质区。1) 岩溶中等强发育碳酸盐岩类工程地质区()(1). 岩溶强发育碳酸盐岩类亚区(1)分布于贵港宽缓向斜、覃塘紧束向斜及黎塘断裂带区域,对应于石龙贵港一带、覃塘黎塘北部孤峰平原、峰林谷地地貌,主要地层为泥盆系下统郁江组上段、中统东岗岭组、上统

13、榴江组及石炭系的一套碳酸盐岩,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该区域以平原为主,海拔高度一般为40100m,局部孤峰、峰林耸立,海拔高度约100240m,相对高差约50150m。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微波状起伏,S304省道穿平原区而过,村村通道路通行,交通便利,沟渠纵横,农田密布,地表水发育。峰林区成排状数个连座的峰林相间分布,局部谷地具轻微石漠化现象。该区大部分岩体被第四系覆盖层覆盖,覆盖层厚约0.53m,越靠近龙山越厚,局部古河道等地段,覆盖层较厚,约有2030m。该段构造发育,在贵港宽缓向斜、覃塘紧束向斜区域地下水较为富集。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崩塌和软土、膨胀土,该段发育裸

14、露型、覆盖型岩溶,属于岩溶强发育区,对工程影响较大,需注意加强勘察,探明岩溶的发育特征。崩塌主要分布于峰林的裙部,规模及厚度均较小,但线路从崩塌体上通过,对工程影响较大。软土主要分布于水田、水塘中,厚度约0.52m,可采取换填或桥梁跨越的方式通过。膨胀土主要为碳酸盐岩的残积黏土层,表现为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开裂、强度降低,对工程影响较大。(2). 岩溶中等发育碳酸盐岩类亚区(2)分布于黎塘古辣宾阳一带,属残丘平原地貌,主要地层为泥盆系下统郁江组上段、中统东岗岭组、上统榴江组,石炭系,二叠系及三叠系下统的一套碳酸盐岩,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凝灰岩等碳酸盐岩和零星分布的钙质泥岩、粉砂岩、硅质岩等碎屑岩。该区域主要为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海拔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