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的基本性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211770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铀的基本性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铀的基本性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铀的基本性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铀的基本性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铀的基本性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铀的基本性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铀的基本性质课件(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铀元素及铀矿物的基本特征,第一节 铀元素性质及铀的分布,第二节 铀矿物的基本特征,二、铀元素化学性质,一、铀元素物理性质,第一节 铀元素性质及铀的分布,三、铀在地壳中的分布及存在形式,一、铀元素物理性质,U的原子序数是92,原子量是238,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同位素,即U238、U235和U234,其丰度分别为99.2739、0.7205和0.0056。铀的三种同位素都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蜕变成另一种原子核,同时放出射线,它们的半衰期分别是4.5109a、7.3108a和2.6105a。,铀测年法图解,铀的密度很大,也与其变体有关,在常温下铀的密度值为19.05g/cm3。根据此值计算出铀

2、的原子体积为12.5cm3/mol。铀的其他物理性质列入表1。,金属铀可用还原法或电解法制取。纯金属铀外貌象钢,呈银白色,具金属光泽,微带淡蓝色色调。粉末状金属铀由于受到氧化呈灰黑色。熔点是1405。铀的硬度比铜稍低,其布氏硬度为240260kg/mm2。硬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并且与铀的变体有关。铀的硬度最小,以至不能用布氏硬度测量。,表1金属铀的物理性质(引自王剑锋,1986),金属铀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相变。在1.013105Pa条件下,铀在667.7相变成铀;当温度升高到774.8时,铀又相变成铀。、三相铀的平衡点的压力为29.8108Pa,温度是798。当压力超过29.8108P

3、a时,铀直接转变为铀。,铀的三种变体的存在条件和特点列入表2。,表2铀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的特性 (引自王剑锋,1986),二、铀元素化学性质,铀位于周期表第三族,属锕系元素(锕系元素为89Ac103Lr),作为锕系元素,其电子层结构有一明显的特点,即具有三个不饱和的电子层最外层(Q)、次外层(P)和外数第三层(O);并且最外层电子相等,只有两个电子(7S电子),次外层中除钍(Th)有两个6d电子外,其它元素只有一个d电子或没有d亚层。外数第三层(5f亚层)从镤(91号)到铹(103号)逐渐被填满。,锕系元素包括如下:,价电子层结构为5f36d17s2,成键的价电子为最外层的2个s电子,次外层的1

4、个d 电子和外数第三层的3个f电子。根据电子的丢失程度不同,可呈现不同的价态。如+3、+4、+5、+6几种价态,所以铀具有变价的特性。,铀是92号元素,它的电子结构为:,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24d105p66s24f145d106p67s25f36d1,1、铀的稳定氧化态,铀在参与化学反应时, 价电子层失去电子的顺序是先失去7s亚层电子和6d亚层电子而显3的氧化态,再失去部分或全部5f 亚层电子而显+4、+5、+6的氧化态,其中+4和+6的氧化态比较稳定,+3和+5的氧化态不稳定。,UO22+ 0.052V UO2 0.612V U4 0.607 U3 1.7

5、96 U,+0.334V(在HCl溶液中),铀的标准电极电位:,在25,pH=1的强酸性介质中:,图中最右端为还原物质,左端为氧化物质。电极电位大于零:说明化学反应自由能小于零,反应可自发进行,关系式成立。 在碱性溶液中的电极电位均小于零,说明碱性溶液中铀以高价态的形式可稳定存在。即在碱性溶液中铀很容易被氧化。,UO2(OH)2 0.49V U(OH)4 2.14V U(OH)3 2.17V U,在25,pH=14的强碱性介质中:,U33e=U E=-1.796V(酸性条件) E=-2.17V(碱性条件) U4e=U3 E=-0.607V(酸性条件) E=-2.17V(碱性条件) U、U3在酸

6、碱性溶液中都是强还原剂,在没有其它氧化剂的条件下,两者都可以把水中的H还原成H2,而其本身则被氧化成U4离子,说明U、U3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U、U3的还原性,在同一种元素中,同时进行着两种相反的化学反应,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这种反应称为歧化反应,或叫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的发生与物质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联系。,UO2的歧化反应,UO2与UO22和U4之间的电位图:,此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可根据ZnF反应式来判断,该式中Z为反应自由能(千卡),n为得失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23.06千卡/伏,为电池电动势(伏)。,UO22 0.025V UO2 0.612V

7、U4,总反应式可写为: 2UO2=UO22+U4 (1),UO22+e=UO2 EUO2/UO22=-EUO2/UO22=-0.025V UO2+e=U4 EUO2/U4=+0.612V,铀的稳定氧化态只在自然界只有+4和+6价两种,并且+4价在还原条件下稳定,+6价在氧化条件下稳定。,现在只要(1)式中的E大于零,反应即能自发进行。 总=EUO2/UO2+EUO2/U4= -0.052+0.612=+0.56V 计算得出总大于零,说明UO2的歧化反应在酸性溶液中以能自发进行,因此+5价的氧化态不稳定,它要同时被氧化和还原成+6价和+4价。,2、铀和铀酰的性质,由于铀的稳定氧化态只有+4和+6

8、价两种,在溶液中,氧化态为+4的铀是以简单的U4离子形式存在;而氧化态为+6的铀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易与氧结合成铀酰离子(UO22)或重铀酸根离子形式(U2O72-)存在。,(I)U4(0.971.01) Th4(1.021.06 ) TR3(0.861.18 ) 其中Y族稀土(0.860.98 ),铈族稀土(1.001.18 ),由于TR3和 U4有相似的离子半径和性质,故相互之间极易发生置换反应,因此,在一条件下,四价铀矿物含有TR和Th等类质同象混入物。另外,在与稀土元素之间的置换上,由于半径(离子)的相近性,决定了铀倾向于置换钇族稀土元素,而钍倾向于置换铈族稀土元素。,离子的半径(=1

9、0-10m),(II) UO22(铀酰)呈哑铃型(见附图),其长轴长约6.046.84 ,离子半径很大,(最大的金属阳离子Cs的离子半径是1.60 ),因此没有其它任何阳离子可与它呈类质同象,一般,Th4+与UO22不共生,但在复盐中可作为一种组分出现。,U4呈绿色,UO22呈黄色。离子的这种颜色性质决定了四价铀矿物与六价铀矿物的基本色调。,离子的颜色,(I)U4呈弱碱性,当pH=2时,U4发生水解,水解结果具酸性反应,并最后生成U(OH)4沉淀。,U4+H2O=U(OH)3+H U4+4H2O=U(OH)4 + 4H,离子的酸碱性,(II)U6+显两性,但酸性较强,碱性较弱,在酸性溶液中呈U

10、O22,在碱性溶液中呈U2O72-。 酸性溶液UO3+2H=UO22+H2O 碱性溶液2UO3+2OH-=U2O72-+H2O UO22显碱性,存在于pH3的介质环境中,当pH3时,UO22发生水解,当pH4时,形成氢氧化铀酰沉淀,反应式如下: pH3时:UO22+H2O=UO2OH+H pH4时:UO2OH+H2O=UO2(OH)2 +H 当溶液碱性较强时,在溶液中存在着UO22和U2O72相互转化的平衡关系。 2UO22+6OH-=U2O72-+3H2O,U4在还原条件下稳定,UO22在氧化条件下稳定,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UO22+2e=U4 这种性质对铀矿物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

11、在氧化带U4矿物转变为U6矿物,如: 2UO2+O2+3H2O=2UO2(OH)2H2O 沥青铀矿柱铀矿,离子的稳定条件,在胶结带:UO22+Fe2+2H2S=UO2+FeS2+4H,1铀在地壳中的分布 主要介绍铀在地壳中各类岩石中的分布情况(即在三大岩类中的分布情况)。 铀在岩浆岩中的分布 铀在岩浆岩中含量变化幅度很宽,由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含量逐渐增高,一般变化是自超基性岩中的0.00nppm到酸性岩中的n个ppm(10-6),如橄榄岩类为0.0030.006ppm,花岗岩、流纹岩为3.54.8ppm。,三、铀在地壳中的分布及存在形式,岩浆岩中铀分布在造岩矿物和副矿物中,在酸性岩中,浅色矿物的

12、铀含量通常低于全岩的平均铀含量,在深色矿物中,铀含量较高,是浅色矿物的35倍。 岩浆岩中含量变化的特点与铀的成矿作用相一致,在岩浆岩中产出的铀矿床基本上产于酸性岩或含铀较高的碱性岩中,而在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中,到今还未找到铀矿床的产出。,铀在大陆地壳中的相对丰度(据Roberton等,1978),沉积岩占地壳体积的5%,地壳大陆面积的3/4,有许多的铀矿床的成因与沉积岩的含铀性相关。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沉积岩中铀含量的变化幅度很大,从0.nppm到n10ppm,一般随沉积物粒度变细铀含量升高,通常与沉积物中的P、H2S和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且呈正消长关系。 不同种类沉积岩中的铀含量:砂岩一般为0

13、.454.0ppm;粘土岩含铀一般为24.5ppm;碳酸盐岩的含铀量比较稳定,为2ppm左右。,铀在沉积岩中的分布,含铀较高的沉积岩有海相成因的磷块岩,含铀量可达50300ppm,它是一种重要的潜在铀资源;海相黑色页岩,含铀亦较高,据对法国石炭系圣希不莱特页岩的含铀量测定,高达1244ppm。铀含量在富含有机质和粘土质岩石中偏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I粘土质和有机质对铀的吸附作用; II有机质分解造成的还原环境有利于海水中的铀不断转入沉积物中,各种沉积成岩成因及后生淋积成因的铀矿床均与上述富铀沉积岩密切相关。,铀矿床在变质岩中的产出通常是产在中低级变质程度的 ,在高级变质相的岩石中则很少见,它与

14、铀在变质岩中的分布规律相关。 铀在变质岩中的分布也非常复杂,但一般来说,不同的变质岩类有不同的铀含量。长英质岩类要比铁镁质岩类和碳酸盐岩类要高;同一岩类中,不同变质岩石的含铀性也有差异。如:长英质类的岩石:片麻岩U:0.44.6ppm,结晶片岩U:1.34.9ppm;石英岩U:1.0ppm;铁镁石英岩U:0.2ppm。,铀在变质岩中的分布:,实际上上述差别的存在是由变质原岩的的化学成分及含铀性决定的,同时变质程度的高低也决定着变质岩的铀含量,通常是:含铀较高的长英质类原岩,变质后岩石中的铀含量也相对较高,并随变质程度的加深铀含量逐渐降低。即在变质岩中铀含量由高而低的变化是: 绿片岩相绿帘角闪岩

15、相低级麻粒岩相高级麻粒岩相超变质作用的榴辉岩相。,铀矿物形式:这是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目前已经发现的有200余种铀矿物,但比较常见的铀矿物只有四十余种,分内生成因和外生成因(表生)两大类。内生成因的铀矿物如:晶质铀矿及变种沥青铀矿,钛铀矿,斜方钛铀矿,铀石,铀钍矿等;表生成因的铀矿物如硅钙铀矿,钙铀云母,铜铀云母,芙蓉铀矿,板菱铀矿等等。外生(表生)成因铀矿物以其颜色鲜艳为特征,并与内生成因铀矿物(颜色较深、暗)相区别。,2在地壳中的存在形式:,类质同象置换系指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以可变的数量在矿物晶格中相互转换。 铀的类质同象置换能力较强,它即可以进行等价的类质同象置换,如U4与Th4+之

16、间,又可以进行异价的类质同象置换,如U4与TR3之间。 由于铀与其它元素之间的类质同象置换,形成了一系列的含铀矿物,如铀钍矿、方钍矿、独居石、褐帘石、锆石、磷灰石、黑稀金矿复稀金矿等,上述矿物是砂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类质同象置换形式:,以分散吸附状态存在的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存在形式,它主要赋存在岩石中的以下部位。 a、吸附在矿物晶体表面,解理面与晶纹裂缝面上; b、被岩石中的有机质(包括炭质、沥青质)所吸附; c、溶解在矿物的结晶水,液态包裹体和粒间溶液中。 铀的吸附剂有层状硅酸盐、磷块岩、铝土矿、水云母、钛和铁的氢氧化物以及蛋白石等。吸附作用可使岩石、矿物中的铀含量升高。,分散吸附状态形式:,在地壳的三大岩类中,由于成岩地质条件的不同,铀的存在形式也明显不同。 在岩浆岩中,铀的存在形式分两种情况:即侵入岩中铀可以三种形式存在;但在喷出岩中,由于岩浆冷却迅速,其中所含的大部分铀都以分散的方式集中在玻璃质或显微结构的基质中。,在变质岩中,由于变质作用时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原岩中存在的各种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