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学困生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8211627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学困生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学困生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学困生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学困生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学困生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学困生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学困生结题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新课程改革引起的思考。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人的发展是核心问题。学生的各项素质培养中,学习质量是核心的方面。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数学生活化”、“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等教学理念日益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以后,由于教师教育方法不当等因素,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愈加明显。和所有学校一样,我们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困生始终是我们最关心的群体。2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校2005年12月通过了江苏省实验小学专家组的评审。2006年9月,我校正式被批准为江苏省级实验小学。作为一所新进入实小

2、队伍的学校,如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在硬件上已远远超过城区学校,但教学质量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学困生,由于各种原因,使我校的学困生的比例比城区实验小学大。我校有三份之一学生路程较远,由校车统一接送,他们的在校时间非常有限,而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学困生比例明显偏高,怎样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质量,是一个一直困惑我们的问题。为了提高学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对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研究,发现规律,提高指导学困生的有效性。因此,开展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既针对目前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又将教科研工作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从培养学困生学习

3、能力的角度,在研究实践中寻找一种有实效的、可操作的转化学困生的途径。既满足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二、课题概念的界定学困生: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指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的学生。本课题是所指的学困生:结合本校实际和我们的研究能力,我们将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核心学科中成绩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确定为学困生。为了统计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各班进行研究的学困生人数以不超过班级总数的10%为准。学习能力:指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个性心理品质的总

4、和。本课题所指的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际能力。有效性: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在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目的的特性。本课题所指的有效性:指针对具体情况,选择的教学方法经济而有实效。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用经济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学有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困生学习质量,提高教师育人水平,从而实现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三、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育学关于

5、人的主体性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让学困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是一个良好的途径。(2)现代脑科学关于人的潜能的研究理论认为:人一生中储存的信息可达一千万亿个信息单位,而现在人类只利用了自己潜能中的很少部分,可供开发的潜能还十分巨大,学困生的许多潜能有待开发。(3)心理学关于认识论和动机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

6、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其知识和能力是可行的。(4)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每种智能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且彼此互补、统整运作。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智组型,并且会以不同的方法来学习、表征与回忆知识,因此不应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教材来教育所有的学生,教师应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四、研究的目标和要点、创新之处研究目标:我们将通过对学困生的调查、分析,选择经济、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能力培养,使学困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最终形成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通过我们的研究,我

7、们将构建符合本校特点,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转化学困生有效性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我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的要点:1调查学困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分析学困生的成因,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2根据调查情况研究转化措施,探讨相关措施的有效性程度。3以培养学困生学习能力为抓手,实施有效的转化策略。4跟踪学困生成长轨迹,总结能有效地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工作经验。本课题创新之处:1本课题研究重在“有效性”。我们提出了教学活动“有效性”这个命题。我们认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

8、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在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目的的特性。2本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在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学困生的转化是每所学校都在做的事,但往往是教师自发的,教师们的转化目标只是让学困生提高考试成绩,应付眼前的考试,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不一致的,以至于最终的转化结果是不尽人意的。我们的研究试图改变这种盲目的转化方式,从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这个源头上解决问题。变“输血”为“造血”,实现学困生“自救”。3解决实施新课程标准中出现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比原先有所增加。如何解决这个新课改中出现的负

9、面效应,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课题将对新课改中出现的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时代意义。4解决我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教育科研要深入一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在学校由农村中心小学进入江苏省级实验小学行列的进程中,我校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效果不明显,一直困扰着我们。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有望较好地解决我校目前遇到的困难,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多方的健康发展。五、研究的方法和对象本课题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困生情况,分析学困生成因。2分析法:分析各种情况,找出其中的规律,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困生学习能力。3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邀请专家诊

10、断指导。4经验总结法: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形成经验交流文章,科学概括研究成果。5测试法:通过测验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查转化成果。6个案法:剖析学困生个案,从特殊推导一般。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方法。研究对象:本校2006年9月份起就读四年级的学困生。2007年9月起全校开展。六、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三年,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6年3月2006年7月):学校现状分析,制订研究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第二阶段(2006年8月2006年10月):通过调查、家访等进行我校学困生的现状分析,形成有关学困生的成因、心理分析等调查报告,并成立课题组,完成子课题申报。第三阶段(2006年11月200

11、8年6月):通过理论学习研究、经验交流等活动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及学校的教育观,形成培养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总结经验材料。第四阶段(2008年7月2008年10月):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完成研究报告。七、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学困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最终形成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由此验证相应措施的有效性程度,是我们研究的目标。我们试图总结出一些符合本校特点、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培养学困生学习能力,并促进我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由此,我们确定了四个研究内容。1分析学困生的成因,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2培

12、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观察这些措施对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性程度。3跟踪学困生成长轨迹,分析学困生的点滴变化,总结能有效地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工作经验。八、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收获从2006年确定研究主题以来,我们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究工作。(一)寻找造成学困的成因如何有效地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深入细致地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因素,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平时观察、调查分析、个案研究等方式,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家庭教育等多个角度对学困生成因进行了分析。1智力方面的原因。智力因素主要有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我们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资

13、料,分析研究本校学困生个案,对智力方面的成因进行了解分析。我们发现,智力因素确是造成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智力在世界各国人口中是按常态分布的,即两头小,中间大。在北京市的取样调查中,智力发育很差的弱智儿童约占千分之三左右,而智力极其优秀的天才儿童也占千分之三左右。心理学家推孟对218岁之间2000多人的测查,发现一般人口中智力商数的分布情况如下: IQ等级(智商) 分布状况(%) 70分以下 占3%(心智力不足) 7079 占8%(临界智力) 8089 占16%(智力中下) 90109 占46%(智力中等) 110119 占16%(智力中上) 120139 占10%(智力优秀

14、) 140以上 占1%(非常优秀) 从以上智力分布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人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有明显智力问题的个别孩子可能被安排在特殊教育机构,而更多心智力不足、临界智力的学生在我们正常班中,这部分学生占到了10%左右。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学生,是教好这些学生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麦考尔通过研究证实,对正常儿童来说,其智商在2.517岁之间,会发生285分的变化,向提高或降低两个方向的改变都有可能。这意味着只要客观条件适宜,培养方法得当,智力是可以提高的。我国古代五岁就会作诗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方仲永,幼儿时说话很迟、小学时成绩较差而最终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爱因斯坦,都足以证明这一点,这

15、又让我们认识到,儿童的智力并非不能改变,只要方法得当,因势利导,培养学困生学习能力最终改变学习质量是可行的。2非智力方面的原因。(1)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情感、兴趣、意志等能影响活动效率的除智力以外的其他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习惯、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偏常。表现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学习态度消极,意志薄弱,感情脆弱,耐挫折能力差。这是引起智力正常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北京教育科学院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6.6%的小学一年级孩子在入学时就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带着严重的自卑心理上学,他们上课不敢发言,不敢去找老师。本来可以做的事,由于怕做不好而不敢去做。我们认真分析了学生种种非智力造成的学习困难原因,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常常导致学生学习水平下降。一些家庭在结构上发生变化,单亲家庭的出现使一些孩子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