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针法知识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8204459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PT 页数:286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间针法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86页
时间针法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86页
时间针法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86页
时间针法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86页
时间针法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间针法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间针法知识讲解(2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时间针法,时 间 针 法,一种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独特针刺 方法。是在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 应的“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根据脏 腑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规律, 以四肢肘膝以下的穴位为基础,结合 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等理 论的一种逐日按时取穴的针刺方法。,时间 针法,古代时间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注重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研究人体脏腑经脉气血盛衰,选用特定穴位作为开穴基础,结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理论,中国古典时间医学,五运六气 (一年四季),流注针法 (一日十二时),流注针法在宋金元以后日趋成熟运用,流注指微赋,子午流注针经,针灸大全,针灸聚英,流 注 针

2、法,子午 流注,灵龟 八法,十二经脉理论,五输原穴开穴,奇经八脉理论,八脉交会开穴,天干地支,纪时推算,子午流注,灵龟八法,1,天干地支,干 支,天 干(10) 纪日为阳,地 支(12) 纪月为阴,天 干(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3,4,5,6,7,8,9,10,地 支(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3,4,5,6,7,8,9,10,11,12,天 干(10),地 支(12),生,长,壮,老,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破甲而

3、出,奋轧生长,炳明显著,万物丁盛,枝繁叶茂,成熟已极,生命更换,辛杀凋谢,妊育新生,揆度待发,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孳萌潜藏,解脱厄纽,寅然活泼,冒地而出,物振大地,树茂已盛,枝叶萼布,果熟有味,申伐收获,老之将至,生命尽灭,聚实于核,天干分阴阳(10),阳 干 (5),阴 干 (5),阳 干(5),甲,丙,戊,庚,壬,1,3,5,7,9,阴 干(5),乙,丁,己,辛,癸,2,4,6,8,10,地支分阴阳(12),阳 支 (6),阴 支 (6),阳 支(6),子,寅,辰,午,申,戌,1,3,5,7,9,11,阴 支(6),丑,卯,巳,未,酉,亥,2,4,6,8,10,

4、12,六十 甲子,天干与地支两者相互往复配合,天干第一为甲,地支第一为子,天干六轮,地支五轮,六十环周,阳干配合阳支,阴干配合阴支,六十甲子具有周期循环的意义,干支配合六十环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2,纪时推算,天干 地支,纪 年,纪 月,纪 日,纪 时,公历: 2007年12月25日,农历:

5、十一月十六,(星期二) 1517时,年,月,日,时,丁亥,壬子,癸巳,庚申,纪,年,法,纪年 干支,纪年以六十环周为主,天干从甲顺序往下数,地支从子顺序往下数,干支配合六十环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公元纪年数3) 60, 商余数,(20073) 60, 33 24,注:六十甲子表中第“24”位

6、为“丁亥”,干支配合六十环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公元纪年数3) 60, 商余数,余数 10 商天干数,余数 12 商地支数,(20073) 60, 33 24,24 10 2 4 (丁),24 12 1 12(亥),素问 六微旨大论,天气始于甲,地气 始于子,子甲相合, 命曰岁立,谨候其时,

7、 气可与期。,纪,月,法,纪月 干支,纪月按照农历历法推算,十二月与十二地支相应,十二支配各月固定不变,十二地支配十二月,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类经图翼,夫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 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 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 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 物生,萌芽动而蛰藏震,遍 满寰区,无非生意。,五寅(虎)建元,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五寅(虎)建元歌,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当头,丙辛之年庚寅上

8、,丁壬壬寅顺行流,若言戊癸何方起,甲寅之上去寻求,甲 年,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己 年,甲己之年丙作首,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乙 年,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庚 年,乙庚之年戊当头,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丙 年,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辛 年,丙辛之年庚寅上

9、,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丁 年,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壬 年,丁壬壬寅顺行流,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戊 年,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癸 年,若言戊癸何方起 甲寅之上去寻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纪,日,法,纪日 干支,纪日按照公历法推算,熟记各年元旦干支数,熟记每月干支加减数,闰年自3月1日起加一,按公式进行加减运算,(元旦干

10、支数月干支加减数 日数), 10(天干)或 12(地支), 商余数,元旦干支数,每年元月一日当天的 日干支。 (可于平年后推 5 位, 闰年后推 6 位),公元20012020年元旦干支表,平年 平年 平年 闰年,2001甲子 2002己巳 2003甲戌 2004己卯,2005乙酉 2006庚寅 2007乙未 2008庚子,2009丙午 2010辛亥 2011丙辰 2012辛酉,2013丁卯 2014壬申 2015丁丑 2016壬午,2017戊子 2018癸巳 2019戊戌 2020癸卯,各月干支加减数,各月每天计算日干支 时应加减的每月日差数。,各月干支加减数,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11、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各月干支加减数,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各月干支加减数,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各月干支加减数,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1 5,1 1,0 6,0 0,1 7,2 2,2 8,3 3,3 9,各月干支加减数歌,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三减二加十,四减一加五,七零九加二,八加一七走,十上加二八,冬三腊三九,闰从三月

12、起,余数均加一,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1 5,1 1,0 6,0 0,1 7,2 2,2 8,3 3,3 9,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1 5,1 1,0 6,0 0,1 7,2 2,2 8,3 3,3 9,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1 5,1 1,0 6,0 0,1 7,2 2,2 8,3 3,3 9,三减二加

13、十,四减一加五,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1 5,1 1,0 6,0 0,1 7,2 2,2 8,3 3,3 9,三减二加十,四减一加五,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1 5,1 1,0 6,0 0,1 7,2 2,2 8,3 3,3 9,七零九加二,八加一七走,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1 5,1 1,0 6,0 0,1 7,2 2,2 8,3 3,3 9,七零九加

14、二,八加一七走,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1 5,1 1,0 6,0 0,1 7,2 2,2 8,3 3,3 9,十上加二八,冬三腊三九,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1 5,1 1,0 6,0 0,1 7,2 2,2 8,3 3,3 9,十上加二八,冬三腊三九,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 1,0 6,2 10,1 5,1 1,0 6,0 0,1 7,2 2,2 8,3 3,3 9,闰从三月

15、起,余数均加一,求日干公式,(元旦干数月干加减数 日数), 10 商余数,求日支公式,(元旦支数月支加减数 日数), 12 商余数,求2007年12月25日干支,(元旦干数月干加减数 日数), 10 商余数,(元旦支数月支加减数 日数), 12 商余数,乙(2)未,腊三(3)九,25日(25),乙未(8),腊三九(9),25日(25),求2007年12月25日干支,日 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日 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3 25) 10 210,(89 25) 12 36,10,6,闰 年,(元旦干支数月干支加减数 日数), 10(天干)或 12(地支), 商

16、余数,1,纪,时,法,纪时 干支,纪时在流注针法中最为重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相应,十二支配十二时固定不变,日出,日中,日入,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迭,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时段,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十二时辰,十二地支配十二时辰,231 13 35 57 79 911,1113 1315 1517 17191921 212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五子(鼠)建元,231 13 35 57 79 911,1113 1315 1517 17191921 212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