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内的指南针电子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8194328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体内的指南针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体内的指南针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体内的指南针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体内的指南针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体内的指南针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体内的指南针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体内的指南针电子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生物体内的“指南针”,理学院物理四班 于隽 PB04203016 指导老师 程福臻,2,摘要: 研究生物的磁现象,提出生物磁导航的磁 场视成像假说。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沿着磁力线运动 的特殊细菌,其细胞内含有对磁场具有敏感 性的磁小体,它起了导向的作用。研究趋磁 细菌的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磁学 磁导航 趋磁细菌,3,信鸽认路与海龟回游,我们都知道,信鸽可以从离家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地方飞回家里;候鸟每年在春秋两季从南方飞回北方,冬季又从北方飞到南方;一些海龟从栖息的海湾游出几百几千公里后又能回到原来的栖息处。它们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尤其是在茫茫的海洋上。难道它们也像人类航海时

2、一样使用指南针吗?生物学家提出了许多假说。,图一. 海龟回游图,4,一些假说,一.太阳罗盘导航说 二.电离层磁导航说 三.天体雷达导航 四.皮肤导航说 五.地球磁场导航说 目前,比较主流的看法是与地球磁 场有关,6,然而,地球磁场导航说也并非完美,有些现象它无法解释。 比如,信鸽的在夜间或阴天时,回巢率会明显下降。这一点为太阳罗盘导航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有人提出信鸽导航靠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但我觉得这种大杂烩似的理论是不美的。 因此,我要把这个理论用奥卡姆剃刀原理剃掉。并斗胆提出我的假说。,7,我的假说:磁场在鸽子的眼睛中成像,灵感来源于此图,铁屑在磁场中重新排列,按磁力线分布。那么鸽子的眼睛

3、中会不会有某种特殊的物质,能够按地磁场的磁力线重新排列,然后通过视神经成像,这样,鸽子就能看见地磁场了。,图二,8,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发现 我的假说并不是痴人说梦,这个特 殊的物质也许就是蓝光受体蛋白, 蓝光受体蛋白具有这样的性质:在 接收到蓝光以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原子对中间产物。磁场可 以改变原子对中电子的自旋状态。 也许信鸽的眼球中就存在着蓝光受体蛋白,在接收到蓝光的 条件下,原子对中间产物按照磁场的方向整齐地排列,再通过视 神经传给大脑,于是信鸽就看到磁场了。 同时我的假说能够很好地解释信鸽在阴天和夜晚回巢率 低的问题。因为阴天和夜晚时天空中的蓝光较少,不足以使蓝受 体蛋白反应充分

4、,因此在信鸽的眼里磁场较模糊,不易认路。,9,有关生物导航的研究还在继续,我们盼望着这个谜的早日解开。 同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将在航天,军事等领域发挥巨大的应用。,10,其实,不仅信鸽、海龟能依靠地磁场认路,有的细菌也可以,难道小小的细菌体内也有指南针么? 1975年,美国生物学家Blakemore发现并命名了自然界存在的一类奇特的微生物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um)。,11,趋磁细菌,1975年,Blakemore用显微镜研究盐泽的泥浆沉淀物时,观察到有些微生物持续不变地向一个方向游动,它们聚集在一滴污水的某一边缘.这是一种趋光性反应吗?不是,因为不管落在显微镜

5、片上的光怎样分布,细菌总是游向同一个边缘,甚至当显微镜被木盒盖住、转向或移放到其它房间时,细菌仍然游向同一方向。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细菌是最简单的微生物之一,它的这种运动与地球的磁场有关吗?实际上这是一种趋磁性行为。实验证明:当把一小滴泥浆用暗场照明的显微镜在低倍率(约80倍)下放大检查时,游动的、折射光的细菌看起来像一些游动的小光点。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一些细菌就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的北面的边缘。如果把一条形磁铁放在附近,细菌就游向吸引罗盘针指向北端的那一极。,图三.对趋磁细菌在不同磁场中的比较试验,12,图四.趋磁细菌及磁小体,13,通过对趋磁细菌用显微镜观

6、察,在这种长条形菌中,沿长条轴线排列着大约20颗小颗粒(如图四、五)。这种小颗粒被称为磁小体(Magnetosome),它们的成分主要是Fe3O4,直径约50纳米 。晶形有立方-八面体、六边棱柱体、子弹头状等(如图六)。 这种强磁性铁氧体(Fe3O4)颗粒在50纳米附近正好形成单磁畴结构,可得到最佳的强磁性。如果颗粒太粗,会形成多磁畴结构,而如果颗粒太细,又会产生超顺磁性,都会使其强磁性减弱。,图六.各种磁小体模型,图五、磁小体的全息影像,14,地磁场施加于 磁小体链的转动力 矩使磁小体指向地 磁场的方向,趋磁 细菌在鞭毛的作用 下向南或向北游。 在北半球的美国、南半球的新西兰和赤道附近的巴西

7、分别对趋磁细菌观测研究表明,这种趋磁细菌在北半球是沿着地球磁场方向朝北游动,而在南半球却是逆着地球磁场方向朝南游动,但在赤道附近则既有朝北游动的,也有朝南游动的。,15,细菌为什么要向两极游动呢?难道他们怕热吗?我想这个理由显然不能成立。但我翻遍手头所有的资料没有找到答案,资料中只是指出趋磁细菌是厌氧型生物,适合生活在水底的淤泥中。这时我想到了上课时看到的这张图,答案一目了然!其实他们真正的意图是“想”向下游,但是它们的趋磁特性导致它们会沿着磁力线的方向游,最终游 到水底的淤泥中,地球的磁 力线就好像一条条设计好的 轨道,使趋磁细菌最终能够 到达它们理想的家园。,图七.地球磁场,16,趋磁细菌

8、的用途,1. 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磁小体具有超微性(纳米级)、均匀性和无毒性,可生产品位高的磁性生物材料,国外已开始了高清晰、高保真的大容量超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的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 在传感技术中的应用:日本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将磁小体用于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开发中。将抗体固定在磁小体微粒上,可定性或定量地检测多种蛋白抗原。 3. 在医疗卫生上的应用:作为酶、药物或核酸(DNA RNA)的载体:把药物或抗体等固定在磁小体上,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变成“运载火箭”直接轰击靶区-病灶,从而提高对癌细胞等的杀伤力。 4制备磁化细胞:日本学者Matsunaga等成功地将羊红细胞与趋磁细菌的细胞利用原生

9、质体融合技术,获得具有磁敏感性的融合子-磁性红细胞,在磁场的作用下,磁性红细胞仍保持原来形态。趋磁细菌还可望用于废水处理、发酵工业、人体内废物“透析”,加工含铁食品和饮料等领域,因此具有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开发前景。,17,参考文献: 1.李国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2. Blakemore R.P., Magnetotactic bacterium,Science,1975 3. Lohmann K J, Cain S D, Dodge S A, et al. Regional magneti-fields as navigational markers for se

10、a turtles. Science, 2001 4. Wiltschko W, Munro U, Wiltschko R, et al. Magnetite-based mag- netoreception in birds: The effect of a biasing field and a pulse on migratory behavior. J Exp Biol, 2002 5. Hafeli U, Shutt W, Teller J, et al. Scientific and Clinical Applica- ions of Magnetic Carriers. New

11、York, London: Plenum Press, 1997 6.Yoza B, Matsumoto M, Matsunaga T. DNA extraction using modi- fied 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amino silane compound. J Biotech, 2002 7.Matsunaga T, Nakayama H, Okochi M, et al.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cyanobacterial DNA using 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 on a MAG-microarray. Biotech Bioengi, 2001 8. DennisA.Bazylinski , RichardB.Frankel, Magnetosome gormation in prokaryote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