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快递(FedEx)公司战略分析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138194229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邦快递(FedEx)公司战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联邦快递(FedEx)公司战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联邦快递(FedEx)公司战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联邦快递(FedEx)公司战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联邦快递(FedEx)公司战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邦快递(FedEx)公司战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邦快递(FedEx)公司战略分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邦快递(FedEx)公司战略分析目录一联邦快递(FedEx Corp.)3二联邦在华发展历程4三关键四要素分析 5四外部环境分析6(一)一般环境分析6(二)产业环境分析7五外部关键要素分析 15六内部能力分析 19 七内部关键要素分析23八综合分析 27(一) 业务组合分析27(二) SWOT分析 28九战略指导文件远景和使命29十公司战略及其选择 29一联邦快递(FedEx)简介联邦(FedEx Corp.)成立于1973年,经过 30多年的发展,已成功跻身全球快递业巨头,为全球的顾客和企业提供涵盖运输、电子商务和商业运作等一系列的满意服务。它能够调度一个由48000辆地面交通工具、645

2、架飞机和53500个投递点组成的全球网络系统。在全球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当天、隔夜或预定时间的文件、包裹和货物的航空快递服务。每年营业额逾340亿美元,旗下多家公司虽然彼此竞争,但全部归于享誉市场的FedEx品牌统一管理,致力提供综合业务应用方案。联邦屡次获选为全球最受尊崇和信任的雇主,旗下27.5万多名员工和承办商均以“绝对、正面”的态度,秉持最严格的安全、道德和专业标准,并且以满足客户和社区的需要为本。集团旗下子公司FedEx Express(联邦快递)隶属于美国联邦快递集团(FedEx Corp.),作为公司的本业(原始业务模型)是集团快递运输业务的中坚力量。它是全球最大的快递货运

3、公司,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快捷可靠的快递运输服务。FedEx Ground是北美第二大的路上承运商,提供针对小型包裹的运输,此外还有FedEx Home Delivery提供的代商家送货上门服务。FedEx Freight是整个美国地区最大的散伙运输公司,提供一日快递和二日快递服务,并可在全美提供重型货物的运输服务。FedEx Custom Critical则提供每周7天、全天24小时的覆盖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等地区户对户的紧急货物速递。FedEx Trade Network作为美国最大的海关经纪商为国际贸易提供极大便利,此外还是提供方付费、顾问服务和交易技术等的一站式资源提供者。二联

4、邦快递(FedEx)在华发展历程l 1984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开展出口速递服务;l 1996年率先运用自设机队为国内60个城市提供速递服务;l 1999年与天津大田集团成立合资企业,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l 2004年,联邦快递全新中国业务分区总部在上海正式成立;l 2005年3月首开业界第一条从中国大陆直飞欧洲的直航航线; l 2005年9月率先开通中国与印度间的次日达航班; l 2006年,联邦快递和大田集团签署协议,收购大田集团在合资公司大田联邦快递快递有限公司中50%的股权,以及大田集团在中国的国内快递网络;l 2007年完成与大田集团的收购交易;l 2008年,在中国和其它9个亚太

5、区市场推出国际经济快递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选择。还宣布对国内限时服务进行提升,这也是联邦快递在中国市场推出国内限时服务一周年之际的重要举措;l 现服务200多个中国城市,并将其与联邦快递全球网络相连,并拥有近6000名员工。2008年8月23日,联邦快递公司N586FE号MD-11型货机降落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关键战略要素分析(一)业务组合现今,互联网已成为时代主流,这给以经营文件速递为主的联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能够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并发展业务,联邦快递在同其他同业展开竞争时,也积极地开展企业间业务合作,并通过并购扩大市场占有率,创造新的价值增值点。例如,联邦通过并购金考(Kinkos

6、)使得联邦快递更好的发展地面快递业务,同时将金考的文印、包装服务和数字服务同联邦的送递服务充分组合,开拓新的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增长空间。(二)资源配置联邦快递通过重新整合业务流程,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联邦的全球送递网络使其完全能够胜任多个地点的货物运输,但是送递流程的繁琐必然导致低效率的服务以及资源的过度使用。因此,联邦就通过缩减送递流程,为客户选择最优的送货程序,大大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三)竞争优势速度优势联邦的“隔夜送达”口号,既是其经营原则,也是对速递服务的承诺。联邦的速度优势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庞大的网络体系、巨额的科技投入以及快捷的直航业务。服务优势联邦快递的优质

7、服务一直是业界值得称道的。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货运机群及航班,以最快的货单处理方式将货物地送至世界各地,同时先进的及时包裹全球追踪服务帮助顾客提高效率,为其创造加之并在竞争中取得时间优势。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就是联邦快递能在竞争激烈的配送服务行业保持领先竞争优势的秘诀。(四)协同优势 联邦通过整合同类企业(横向整合)实现其协同优势。横向整合后联邦的运营效率大幅度提高,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通过这种整合模式,实现技术上、管理上和市场上的协同效应。 四中国快递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l 一般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对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此我国出台了很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

8、策,这对于同是服务业的快递行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在国家的邮政业“十一五”规划当中,第一次提出推广快递服务这个口号。规划指出,要改善快递服务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快递企业加快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健全市场准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为快递业的发展保驾护航。2006年,邮政部门政企分离改革,开始打破中国邮政EMS快递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为民营快递的崛起创造了机遇,也促使EMS树立危机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巩固市场份额。但如今,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市场政策法规机制不健全。这导致我国的快递行业发展壮大并不一帆风顺。随着国际快递巨头的进驻,民营快递

9、企业的增多,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开始出现无序竞争状态。因此,必须加快完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快递市场的步伐,真正实现中国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2.经济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为我国的经济市场注入新鲜跃动的血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加入WTO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使我国经济发展更趋于多元化,由此也充实了我国的资本市场同时带来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繁荣。这些变化都必将使快递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凭借敏锐的市场预见能力,在上世纪80年代,全球快递四大巨头(DHL、FedEx、UPS、TNT)陆续进驻中国市场,与中国邮政EMS竞争快递市场份额。随着快递市场的需求扩张,很多民

10、营企业家也决心投资快递行业,其中也不乏明星企业,申通、宅急送等都已在快递市场取得可观份额。但目前的金融危机如晴天霹雳,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各种经济实体也深受毒害。我国的快递企业发展也放缓脚步,尤其是民营企业形势并不乐观。而四家跨国快递巨头虽然在今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中不约而同的显示出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但对于中国市场还是充满信心,并不会因此放缓在华扩张脚步。3.技术环境快递服务不仅仅是传统的物件送达,其科技含量也相当高。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以降低服务成本,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优化服务结构。可见,良好的技术环境对于先进技术的普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本土快递企

11、业在技术支持方面与国际快递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设备设施落后,运输工具和仓库空间利用效率低;包装流程不够统一,快件分拣效率低。信息化水平低。大多数快递公司没有建立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客户缺少有效沟通,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大技术投资力度,提高快递企业的技术装配水平,优化信息网络,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对快件的监控管理。l 产业环境分析1.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强度分析1) 现有竞争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分析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快递产业发展逐渐成熟,快递市场已形成较大规模,仅2006年,中国快递市场规

12、模就已达到200亿元,而且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我国目前约有1500家快递公司,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国有快递公司,以中国邮政快递(EMS)为代表,有民航快递、中铁快运等;二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小的民营快递公司,如申通、宅急送、大田等;三是跨国快递公司,以敦豪(DHL)、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以及荷兰天地快运(TNT)为代表。快递服务要求传送速度快,在不同距离上对交通运输工具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对快递公司的实力和规模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根据业务距离不同,快递市场可分为国内快递市场和国际快递市场。国际快递业务一般由规模较大的快递公司来

13、经营运作。目前我国近130多家快递公司声称有能力承接国际业务,但DHL、UPS、FedEx、TNT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占据,并以其完善的硬件设施和个性化需求服务等优势保证业务量的稳固增长;EMS虽然失去国际快递业务的垄断地位,但长期独家经营所累积的知名度,使其还占有国际快递业务近30%的份额。中国的国内快递市场的竞争也由于进入者的增多日趋白热化。我国有近万家民营快递公司,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他们占据国内80%的同城快递服务以及60%的跨省快递。当然这并不代表国际快递巨头就会放弃这片迅速扩张的国内市场,根据WTO的规定,我国的国内快递市场在2005年底全面开放。TNT在中国的服务网络已覆盖500

14、多个城市,拥有25家分支机构;FedEx已在全国220个城市开展业务。网点的迅速扩张和巨额投资充分展示了外资巨头在国内市场的良苦用心。但由于国内快递市场尚未完全规范,无序竞争、地方保护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外资一时不会贸然全力出击。这是国家邮政局发布的08年十月份快递业务数据,本月快递业务收入比上月减少1.3亿元,业务量比上月下降119.7万件。此饼状图很清晰的呈现出国内快递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2) 产品差异分析 跨国快递公司都拥有明确的送递使命,使顾客增加对其信任程度,由此便与EMS和民营快递拉开差距。同时由于其先进的服务设施,跨国快递公司能向客户提供一流的跟踪查询服务。由于速递服务的使用者大多是

15、银行、贸易公司和制造商等,他们不仅强调速度快,更希望随时跟踪物件的运送行程,以便情况变动时的及时调整,避免损失。为了适应这种市场需求,跨国公司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研制出一整套全球跟踪查询系统,从接收到投递的全过程实现信息上网,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一点在目前也是民营快递和EMS无法实现的。 民营快递由于本身的民间特点,在送递价格规定和网点铺设方面显得更加自由。正是低廉的价格和机动灵活的特性,使其也拥有相当大的客户群体。 EMS依赖自身的国家专有优势,经过多年的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干线运输网,遍及全国的邮政系统,7.7万个的邮政营业网点,覆盖全国2960个县以上的城市。这种覆盖全面的投递网对于EMS的差异化竞争也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3) 退出障碍和转移成本分析在退出障碍方面,表现较为明显的是经济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