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193752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课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文课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作文课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作文课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作文课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课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课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课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作文课,是语文教师的老大难问题。难在哪里?难在不知如何下手,不知如何打开学生的思路,因此,不少的语文老师,每逢上教研课、公开课、比武课,一般不选择上作文课,而情愿上阅读分析课;作文,也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老师命题之后,由于缺少必要的有效指导,不少学生托腮、皱眉、咬笔杆,觉得无从下手,究其主要原因,也是在于学生的写作思路没有打开。那么,作文课堂,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觉得有话可写,写真话,写新话,写奇话呢,关键是要求语文老师找到打开学生思路的窍门。老师对作文的指导或者说学生对作文思考,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审题,选材,构思,立意。那么,作文课堂,打开学生写作思路,也

2、要从这四个环节上下功夫,从这四个环节里找窍门。一、在审题环节打开学生的思路对于审题,不管是语文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当做一回事,认为审题准,是第一要务,而审题,也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也许谁也不曾想过。不错的,审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审题的过程,就是打开学生思路的过程,也是毋庸置疑的。一般来讲,许多题目的背景涵盖面广,怎样让学生从题目背景中派生出枝节的内涵来,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进行类比分析、归纳推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审题这一环节得到合理的开发。例如,文题存折,作文题目一出示,首先让学生反复思考文题内涵,也许,绝大部分同学就停留在“存折”的本

3、义上,也就是词典上的解释:银行、信用合作社等给存款者作为凭证的小本子。题目审到这一步,不能说不准确。但是,光审到存折的本义,还不能算是完成了审题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老师适当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放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可以提示:存折的作用是储存、保留,可以获得利息,增加收入;想储存下来的,一般是美好的东西顺着这样的思路,去想一想“存折”的引申义与比喻义,就会有新的发现。有哪些新的发现呢?经历是人生的存折,孩子是父母的存折,学生是老师的存折,好人好事登记本是班级的存折这样,从文题中挖掘出了新的内涵,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又如文题想你,离家的日子,题目有好几个因素,分别告诉了我们一

4、些相关的信息。“想”:是思念的意思,这是写作的重点。“你”:是思念的对象,表示第二人称,但具体是谁,没有确定,尽管没有确定是谁,却也不是谁都可以的,从“离家”这一限制来看,“你”只能是自己的家人或亲人。“想你”的主体是谁,题目中没有标明,但,很明显,隐含的是“我”。而这个“我”,不仅是说“自己”,更是表示第一人称。如果这样想的话,“我”只是第一人称,“你”只是第二人称,那么,思路就宽了,家人中的任何身份都可以是“我”,家人中的任何身份,都可以是“你”。“离家”的是谁呢,是“我”还是“你”?一般人认为,是“我”。是不是也可以做离家的是“你”来思考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根据省略的规律,这句话,可以

5、变化为“想你,我离家的日子”与“想你,你离家的日子”这两种样式。“离家的日子”,限制的是时间范围,不是几个小时,也不是某一天,而是一段日子,几天,几十天,一年,几年,乃至十几年几十年二、在选材环节打开学生的思路 作文的材料,来自生活,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周围,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个丰富而真实的存在,都有一个广阔无边变化着、汹涌着、激荡着的生活海洋。语文老师只有在课堂上,打开学生的选材思维,学生才能够采集其中的一个个涟漪,才会写出自己独特的文章。选材,是最能够打开学生思路的一个环节。如何在选材环节打开学生的思路呢?一般来讲,两种考虑,一是纵向思路,一是横向思路。以“想你,离家的日子

6、”为例,谈谈如何打开纵向思路。纵向思路的打开,说白了,就是围绕文题提几个连贯的问题。想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孩子,丈夫,妻子什么时候?按一天来说:早晨,中午,黄昏,晚上;吃饭时,上课时,睡觉时;按一段时间来说,几个特殊的日子我的生日,你的生日,中秋,春节;或者离家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什么地方?饭桌旁,教室里,床上,家门口的树下,屋后边的山上,小溪边为什么?这是交代背景,包括为什么离家,可以与有“你”在身边的日子相比,也可以与有亲人在身边的同学相比,有家人相伴的幸福,无家人陪伴的孤独与寂寞想你的什么?你的容颜,你的眼神,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语言,你的饭菜,你在外的

7、辛苦,你何时能够来到我的身边想你的程度?想得怎么样?吃饭,饭不香;睡觉,梦不甜;上课,爱走神;流泪想你时,最想做的事情或者做了的事情:依树张望;爱听电话铃声(打电话);写日记、微信、QQ留言;爱往邮局跑以春游的N个版本为例,谈谈如何打开横向思路。1、从对春游的态度来看:可以分为“支持反对无所谓”;2、从参与春游的人员来看:“男生版女生版老师版”,(重点描述每一种人在春游中的不同表现);3、从各种感官的角度来看:“看春听春嗅春尝(品)春抚春”。在具体指导“嗅春”时,还可以继续分花香,新翻的泥土气息,青草的味道,大粪的臭味(提示:从大粪的臭味中,闻出香来,要怎么样才能做到。)4、从春游的地点来看:

8、“山脚山腰山顶”或 “城市乡村”;5、从春游时开展的活动来看:“击鼓传花爬山比赛水中嬉戏”;6、从春游的各时间段来看:“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尾声”;7、从春游所见景物来看:“春花春草春山春水”;8、再拓宽题材,思绪穿越时空,可以考虑“爷爷之春游爸爸之春游我的春游”,通过三代春游的比较,既可以反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还可以表现环境的恶化;还可以考虑“李白之春游杜甫之春游白居易之春游”,从古典诗词中获得灵感;9、通过春游表现“自然之春人生之春社会之春”。选材多了,下笔自然流畅美妙;角度佳了,表达自然起伏变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思维。三、在构思环节打开学生的思路语文老师对文章构

9、思的有效指导,是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精巧的构思。构思犹如盖房子的蓝图,是作文的关键,构思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曹植七步成诗令世人叹为奇才;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以至洛阳纸贵,其功夫全在构思上。而构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要善于动脑筋。同时构思并没有一个死的条条框框,它所涉及的种种问题,都是灵活多变,因而构思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常见的构思方式有:抑扬式,对话式,小标题式,一字(词)贯穿式,片段式,悬念式,对比式,书信式,日记体式,题记式例如,以想你,离家的日子分析:第二人称“你”,适合书信式的构思;选择几篇在“离家的日

10、子”里写的日记,连缀成文,这就是日记体;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记,统帅全文,就是题记式以存折为例分析片段小标题式的构思。现在,农村的老人的收入一般来自哪些方面呢?大凡生活在农村的学生都知道,大多来自三个方面:自己的劳动所得,崽人媳妇的孝敬,农林补贴,养老保险。那么,就以这三个片段为构思:一本存折叫勤劳;一本存折叫孝顺;一本存折叫关怀。总之,要指导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构思方式中,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最适合所写题目的构思方式来完成构思。四、在立意环节打开学生的思路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立意这个环节,打开学生的思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题目的内涵不同,立意自然不同。例如“存折”,有存折的本义,还有存折的引申义,比喻义等等。其实,在内涵相同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多角度考虑立意的,如都是“存折”的本义,如果立意不同,则同样可以写出不同特色的文章来。存折从本义这个角度来说,可以从哪些角度考虑立意呢?儿女对长辈的孝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崽人媳妇的不孝;兄弟不和,手足相残;拾物不昧;银行工作人员的尽职尽责;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都能够从“存折”中得以表现。 总之,作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就是打开学生的思维,就是帮助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文题,在反复的比较与推敲中,精心选择材料,进行巧妙布局,确定新颖的立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湖南省安化县乐安镇思游中学 胡献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