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医疗保险综述二)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173633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医疗保险综述二)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金融保险)医疗保险综述二)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金融保险)医疗保险综述二)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金融保险)医疗保险综述二)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金融保险)医疗保险综述二)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医疗保险综述二)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医疗保险综述二)精品(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保障学课程综述 05级社会保障专业 鲁莹(M0576003)“医疗保险”综述(二)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联合国公布医疗公平性排序,中国名列倒第四。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着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进程和未来政策走向。建立公平和谐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扭转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被动局面,让广大百姓公平分享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医疗资源共同成果。医疗保障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应建立什么样的城镇医疗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都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下面本文将上述有关观点加以综述。第1部分我国城镇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综述1.1中国城市医疗保障体系的

2、现状(1)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狭窄。(2)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形成。(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4)政府对医疗资源投入不足。仇雨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2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原则总体原则: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标、以民生为本。具体而言:(1)医疗保障覆盖面的全民化(2)内容的高层次化(3)资金来源的多重化。(4)医疗保险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低水平”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广覆盖”,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5)政府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基本责任、政策上的支持和监督、改革

3、和完善(6)与商业保险相互补充(7)借鉴国外经验张红卫:构建我国多层次城镇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4年第6期 医疗保障制度应体现三个伦理原则。第一,公正性原则。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医疗保障,以利于人人享有健康目标的实现;第二,公益性原则。减少少数人对医疗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第三,效益合理性原则。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朝着这样的伦理要求努力,因此,它也更有利于公民,特别是城镇职工医疗权的维护。梁莉,孙丽红: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看我国城镇职工医疗权的保障(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3期 1.3构建小康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路一是根据我国城乡二元

4、经济的长期存在,城乡医疗保障的制度模式、保障水平、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小康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应建立城镇医疗保障和农村医疗保障两个制度模式,城乡不同人群适用于不同的保障制度和保障方式;二是要建立包括基本医疗、补充医疗、职工互助、社会救济,以及商业医疗(健康)保险在内的多种保障形式;三是医疗保障资金来源要多渠道筹集,由个人、单位、政府共同负担和社会捐助等渠道筹措;四是为适应城乡劳动力的流动,要逐步实现城镇医疗保障和农村医疗保障两个制度的互相衔接、转换和并轨。沈松泉: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资源,2005年第1期1.4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基本框架完善一个“

5、制度”,是在继续坚持“统账结合”的原则下,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政策,扩大个人医疗账户的使用范围,将医疗保障制度与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紧密结合,逐步形成适应大多数人群的、多种形式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一个“网络”,是根据发挥医疗保障功能的要求,按照管理社会化、服务人性化的原则,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有效、简捷方便的医疗保障服务网络。1.4.1制度模式选择和体系框架一、福利型的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不可能成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主体制度。 以国家税收为基础的、几乎免费由国家直接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模式也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央和地方财政

6、资金有限,没有能力将福利型的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制度来实施。但这种制度模式作为主体制度的辅助制度,在中国的特定人群中是可以实施的。事实上,目前我国对现役军人和离休人员等特殊人群实行的基本上就是这种制度模式。二、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也不可能成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主体制度选择。中国已经有半个世纪实行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历史,国家地域广阔,经济不发达,人口老龄化,既要支付当期的医疗费用,又要进行个人医疗账户的积累,中国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所以,在中国城镇所有居民中建立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强制储蓄的制度是行不通的。但是,个人医疗账户所具有的强调自我保障责任的机制

7、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正在实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就是吸收了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的这一优点。三、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是可供选择的主体制度。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很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差距大,又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快、就业格局变化的情况下,将社会医疗保险的制度模式作为主体制度,在目前推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以当前的就业人群为主,逐步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积极稳妥的选择。近几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四、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在我国还是一个制度空白,应该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尽快建立。从我

8、国城镇的情况看,属于城市低保对象的困难人群约有2000多万,国有企业中的困难人群约占国有企业职工人数的10%。这些人员的医疗保障不能靠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来解决,只能通过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来保障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五、市场医疗保险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加,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以及大量从国外进入中国的高级管理人员已经形成一个高收入阶层,国家举办的社会医疗保险满足不了他们的医疗需求,这正给市场医疗保险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近几年国内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将市场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以上基本制度和主体制度的补充是有益的、必要的。 另外,

9、用人单位提供的健康福利项目也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健康福利项目是指用人单位参加国家法定的医疗保障制度,给员工缴纳了医疗保险费以后,继续为员工提供的各种医疗健康福利项目。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在过去的体制下,单位举办的医疗机构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特别是厂矿的医务所、室、站等医疗机构为单位职工的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损伤处置、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深受职工群众的欢迎。从企业改革的方向看,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应该解决,单位举办的医院应该从单位中剥离出来,但要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和社区医疗的建立和发展逐步进行。同时,单位为员工承担的医疗福利也不可

10、能完全“剥离”出来,比如疾病津贴(患病期间的收入损失补贴)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医疗保障项目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中支付;二是由患者所在的单位负责支付。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疾病津贴仍然应由各单位在工资项目下按规定发放。所以,要继续调动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单位现有医疗资源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搞好医疗保障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按照上述分析,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主要构成应该是:以社会医疗救助为基本制度,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制度,以特定人群提供医疗服务的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为福利医疗制度,以及商业医疗保险、用人单位提供的疾病津贴和健康福利项目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社会医疗保险从

11、覆盖城镇所有有职业和收入的人群包括退休人员起步,逐步覆盖到城镇所有有缴费能力的人群以及上述人群的家属,社会医疗救助覆盖城镇所有的无力参加社会医疗保险、需要得到医疗保障的人员,同城镇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市场医疗保险面向城乡所有自愿投保人员,以满足不同人员的健康需求。此外,还包括用人单位承担的医疗津贴制度、健康福利项目和针对军人和离休人员等特殊群体建立的类似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的医疗保障制度。乌日图: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第9期 1.4.2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强制实

12、施的社会保险制度,目的是保障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2、应加快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妥善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费用负担。3、针对灵活就业这种新的就业形式,政府应该建立特殊的医疗保障制度。对灵活就业者宜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办法。4、发展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5、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形成农村新型的合作医疗体系。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我国短时期内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最佳选择。从长期来看,建立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最终发展目标。仇雨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4.3

13、构建我国多层次城镇医疗保障体系的原因 (1)医疗保障的功能:它是切断病贫循环链的治本之策。在我国城镇,因病治贫的大约占1/3之多。对于贫困患者,治疗疾病恢复健康,是特别紧迫的需求,救治一个病人,解救一个家庭,提供了摆脱贫困的机会。 (2)政府职责:医疗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公民在患病时获得医疗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属于基本生存范畴,生存权就是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的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是享受其他人权的前提。(3)社会保障构架:建立医疗保障制度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张红卫:构建我国多层次城镇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4年第6期 (4)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是经济

14、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5)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有良好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 从内因上讲,由于政府和社会的保障责任只是致力于解决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而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医疗需求的差异,其它保障方式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活动余地来保障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商业医疗保险,作为政府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险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它的保障作用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从外部因素上讲,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其良好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是国家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并给予各种政策扶持和优惠,通过保费计入成本、减免税等措施促进对职工保障水平的提高;其次是商业保险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15、、完善的经营管理、雄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承保经验和高效运作的机制,这些因素使商业保险公司在医疗保障以外的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6)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是与我国政府医疗保险改革思路相吻合的。(7)福利性医疗消费的削减,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腾出了空间。(8)系统内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有效运作,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为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成熟的机构设施和管理经验。(9)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是稳定队伍,吸引、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10)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是由医疗需求本身难预测、高风险的特点决定的。胡先建: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探讨(J),武汉金融,2003年第

16、5期 一、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一)社会医疗救助制度(1)社会医疗救助的对象从我国目前的困难人群的实际状况看,急需给予医疗救助的主要有两类人员:一是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二是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但由于个人负担重以至于影响到基本生活的人员。(2)资金来源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主要应体现政府的责任,而且社会医疗救助的水平是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全国应该大体相当。所以,社会医疗救助资金原则上应该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对困难地区中央出“大头”,但地方一定要匹配资金,以保证资金的使用更有效率。同时,在事权上要明确社会医疗救助为地方政府责任,既调动地方搞好社会医疗救助工作的积极性,又不因地方财政支付的能力而受到影响。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