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管理)华为CDMA通信原理培训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168801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5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企业管理)华为CDMA通信原理培训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通信企业管理)华为CDMA通信原理培训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通信企业管理)华为CDMA通信原理培训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通信企业管理)华为CDMA通信原理培训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通信企业管理)华为CDMA通信原理培训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企业管理)华为CDMA通信原理培训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企业管理)华为CDMA通信原理培训精品(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 RA100001CDMA通信原理RA100001 CDMA通信原理目录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目录课程说明1课程目标1课程内容1相关资料1第1章 CDMA发展简史11.1 主要移动通信系统介绍1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2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的制定31.4 3G三种制式的比较41.5 WCDMA和cdma2000的演进策略4第2章 数字移动通信技术62.1 多址技术62.1.2 频分多址62.1.3 时分多址62.1.4 码分多址72.2 RAKE接收机82.3 多用户检测82.4 功率控制82.5 软容量

2、102.6 软切换112.7 地址码的选择122.8 分集技术14第3章 CDMA系统结构153.1 CDMA系统结构153.1.1 系统的基本特点153.1.2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3.2 移动台(MS)163.3 基站子系统(BSS)173.4 网络子系统(NSS)183.5 操作子系统(OSS)203.6 接口和协议213.6.1 主要接口213.6.2 网络子系统内部接口223.6.3 CDMA系统与其它公用电信网的接口233.6.4 CDMA系统与智能网的接口243.6.5 各接口协议24第4章 区域定义与编号计划274.1 区域定义274.1.1 服务区274.1.2 公用陆地移动

3、通信网(PLMN)274.1.3 MSC区284.1.4 位置区284.1.5 基站区284.1.6 小区284.2 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MDN)284.2.1 号码组成284.2.2 H0H1H2H3中国联通分配方案294.2.3 拨号程序294.3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与移动台识别码(MIN)294.4 临时本地用户号码(TLDN)314.5 电子序列号(ESN)314.6 系统识别码(SID)和网络识别码(NID)314.7 登记区识别码(REG_ZONE)314.8 基站识别码(BSID)324.9 与GT有关的号码324.9.1 HLR号码324.9.2 其他网元324.1

4、0 GT号码的使用324.11 特服号码334.12 短消息中心334.13 MSCID和扩展MSCID344.14 UIM ID344.15 LAI(Location Area Identification-位置区)344.16 GCI(Global Cell Identification-全球小区识别)34第5章 网络功能355.1 支持业务的网络功能355.2 支持蜂窝运行的网络功能355.2.1 漫游355.2.2 切换365.2.3 登记365.2.4 移动台去活365.3 安全保密功能375.3.1 鉴权375.3.2 用户信息加密425.3.3 电子序号(ESN)的管理425.4

5、 呼叫处理功能435.4.1 呼叫连接功能435.4.2 号码存储和译码能力445.4.3 释放控制方式455.4.4 时间监视和通话强迫释放455.4.5 路由选择功能455.4.6 回声控制465.4.7 过负荷控制465.5 其它功能465.6 VLR具备的功能475.7 HLR支持的功能495.8 AC具备的功能51第6章 业务功能526.1 电信业务526.1.1 普通电话业务(Telephony)526.1.2 紧急呼叫业务(Emergency Calls)526.1.3 短消息业务(SMS)526.2 补充业务536.2.1 呼叫前转类补充业务546.2.2 识别显示类补充业务5

6、56.2.3 呼叫完成类补充业务566.2.4 业务控制类补充业务566.2.5 多方会话类任务566.2.6 用户呼叫控制类补充业务576.2.7 语音邮箱业务576.2.8 优选语言业务576.3 智能业务576.3.1 入呼筛选(ICS)业务586.3.2 预付费(PPC)业务586.3.3 移动虚拟私网(MVPN)业务586.3.4 被叫集中付费(FPH)业务58第7章 CDMA移动通信网597.1 中国联通CDMA网的话路网网络结构597.1.1 话路网网络结构597.1.2 移动本地网结构617.1.3 中国联通CDMA网与中国联通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617.2 中国联通CDMA网的

7、信令网网络结构617.2.1 网络等级结构617.2.2 各级信令点的职能627.2.3 中国联通七号信令网和话路网的对应关系637.2.4 信令网结构和网络组织637.2.5 寻址方式647.2.6 SSN号码657.2.7 信令点编号657.2.8 信令网的网间互通66附录 A缩略语6769RA100001 CDMA通信原理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课程说明课程目标l 了解移动通信发展简史l 了解CDMA的关键技术l 熟悉CDMA系统结构及相关接口l 熟悉CDMA的区域定义及编号计划l 熟悉CDMA网络功能l 了解CDMA移

8、动网络结构及信令网结构课程内容本文主要介绍CDMA有关的基础知识,诸如:CDMA发展简史、CDMA关键技术、CDMA系统结构及相关接口、CDMA的区域定义及编号计划、CDMA系统功能、以及CDMA移动网络结构和信令网结构等。相关资料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杨留清等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技术 孙立新,刑宁霞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陈德荣等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宽带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ero Ojanpera Ramjee Prasad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RA100001 CDMA通信原理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

9、t.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第1章 CDMA发展简史移动通信系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20年代开始在军事及某些特殊领域使用,40年代才逐步向民用扩展;最近十年间才是移动通信真正迅猛发展的时期,而且由于其许多的优点,前景十分广阔。第一代:1980S出现,为模拟话音通信系统,如AMP,TACS,NMT,NTT等系统。第二代:1980S末出现,传递话音和低速数据,为窄带数字通信系统,如GSM,PDC,D-AMPS,CDMA(IS95) 等。第二代半:1996出现,用于解决中速数据传递的数字通信系统,如GP

10、RS,IS95B等第三代:用于传递高速数据,以支持多媒体应用,如WCDMA,cdma2000、TD-SCDMA等。1.1 主要移动通信系统介绍l AMPS先进的移动电话系统(AMPS)使用模拟蜂窝传输的800MHz频带。AMPS在北美、南美和部分环太平洋国家广泛使用。l TACS总接入通信系统(TACS)使用900MHz频带。有两种版本的TACS:ETACS(欧洲)和NTACS(日本)。英国、日本和部分亚洲国家广泛使用该标准。l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使用900MHz频带,使用1800MHz频带的叫DCS 1800。GSM发源于欧洲,它是作为全球数字蜂窝通信的TDMA标准而设计的。G

11、SM支持64kbit/s的数据,可与ISDN互连。GSM采用FDD双工方式,TDMA多址方式,每载频支持8信道,使用200kHz的带宽。l IS-54北美数字蜂窝(IS-54)标准使用800MHz频带。也叫D-AMPS。IS-54在两种北美数字蜂窝标准中,是较早推出的一种,它指定使用TDMA。l IS-95北美数字蜂窝(IS-95)标准,使用800MHz频带或1.9GHz频带。IS-95指定使用CDMA,CDMA成为美国PCS 网的首选技术。目前54的许可证持有者使用CDMA。CDMA One是IS-95品牌名称。cdma2000无线通信标准也是以IS-95为演变基础的。1.2 第三代移动通信

12、系统简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可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并可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的通信。由于其诸多的优点,吸引了全世界各个运营商、生产厂家与广大用户。1. IMT-2000的历史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由国际电信联盟(ITU)1985年提 出,曾被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后来考虑到该系统将于2000年左右进入商用市场,并且其工作的频段在2000MHz,故于1996年正式更名为IMT-2

13、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1)能实现全球漫游:用户可以在整个系统甚至全球范围内漫 游 ,且可以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运动状态下获得有质量保证的服务;2)能提供多种业务:提供话音、可变速率的数据、活动视频非话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3)能适应多种环境:可以综合现有的公众电话交换网(PSTN)、综 合业务数字网、无绳系统、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提 供无缝隙的覆盖;4)足够的系统容量,强大的多种用户管理能力,高保密性能和服务质量。为实现上述目标。对其无线传输技术(RTT:Radio Tran

14、smission Technology)提 出了以下要求:(1) 高速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任务室内环境至少2Mbit/s;室内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it/s;室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it/s;卫星移动环境至少9.6kbit/s。(2) 传输速率能够按需分配。(3) 上下行链路能适应不对称需求。预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引入将经历一个渐变演进的过程,并充分考虑向下兼容的原则。通信业务方面,将以第二代出现的各种业务为基础。逐步引入宽带及多媒体业务;通信技术方面,网络技术和设施将与有线网的智能化、宽带化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种演变的过程进入第三代,而无线传输技术将经历一场革命,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新业务的提 供奠定基础。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的制定1. ITU的研究工作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的标准化工作是在国际电信联盟的指导下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的。目前在ITU组织中负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体制技术规范制定的工作组主要包括如下三个:ITU-R、ITU-T、ICG。ITU-R:负责系统集成无线部分,解决频谱与法规问题,协调无线传输技术的评估活动。IUT-T:负责网络端的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网络部分、信令与协议、编号与寻址、网管及安全性等问题。IC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