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县委组织部部长《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381457 上传时间:2017-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体会]县委组织部部长《永远在路上》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体会]县委组织部部长《永远在路上》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体会]县委组织部部长《永远在路上》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体会]县委组织部部长《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体会]县委组织部部长《永远在路上》观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县委组织部部长永远在路上观后感来源课件 w .5 YK J.OM 4 县委组织部部长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 ,受到全社会关注,让民众看到我党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再次敲响反腐警钟。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时刻算好“道德账” 、 “经济账” 、 “诚信账” ,接受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荡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树好“公仆”形象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一是算好“道德账” ,是非面前不糊涂。道德是衡量人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人的最高境界。古往今来,常人、贤人、圣人的评判标准,总是以“德”为先。老百姓常说“缺啥都可以,就是不

2、能缺德” 。作2为一名党员干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督促身边地人,把道德作为为人从政的根本。党员干部的失德行为不仅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而且严重影响社会道德风尚,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切实提高道德水平,明辨对错美丑,以高尚的道德风范为社会公众作出表率。二是算好“经济账” ,得失之间不动摇。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利益观、经济观,坚持正确的利益原则。客观地讲,机关人员的经济收入、级别待遇、福利保障都要高于社会上企事业职工、农民等平民百姓。在职在位时享受正常工资、补

3、贴及各种福利待遇,正常退职、退休后依然老有所养,吃穿不愁。观看永远在路上 ,诸多落马高官出镜,或流下悔恨的泪水,或剖析自己思想滑坡的轨迹,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生动一课,此时痛哭流涕再算“经济账”只能是人财两空,悔之晚矣。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决不能以权谋私,贪小利自毁终身之利。做到不取不义之财、不为不法之事,经得起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三是算好“诚信账” ,表里如一不偏差。 诚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即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换言之,诚信是一种人人

4、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处3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它的存在。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诚信不仅代表着个人的品质,更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党员干部守信,人民才能信赖政府,遵纪守法,所以对于政府来说,祸莫大于无信。党员干部失信行为严重影响自己信誉,更对社会、家庭信誉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因此,党员干部决不能放松理论学习,不能放松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不能放松工作生活中的小节问题。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时,才能树立起党的威信和党的形象。来源课件 w .5 YK J.OM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