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物料管理}安全技术物料提升机安全手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43631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9.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物料管理}安全技术物料提升机安全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生产物料管理}安全技术物料提升机安全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生产物料管理}安全技术物料提升机安全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生产物料管理}安全技术物料提升机安全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生产物料管理}安全技术物料提升机安全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物料管理}安全技术物料提升机安全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物料管理}安全技术物料提升机安全手册(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料提升机安全手册物料提升机安全手册目录1、安全装置2、防护设施3、附墙架与缆风绳4、钢丝绳5、按拆、验收与使用6、基础与导轨架7、动力与传动8、通信装置9、卷扬机操作10、避雷装置以下素材由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编辑整理一、安全装置物料提升机应安装起重量限制器、防坠安全器。起重量限制器应灵敏可靠符合规范要求。安装起重量限制器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起重量限制器、防坠安全器应经型式检验合格。(JGJ88-2010第3.0.3条)2、起重量限制器:当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时,起重量限制器应发出警示信号;当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110时,起重量限制器应切断上升及下降的主电路电源。(JGJ88-2010第

2、6.1.1条)防坠安全器应灵敏可靠符合规范要求。防坠安全器推荐做法(一)防坠安全器推荐做法(二)设置要求:1、对于不是由液压油缸直接支承的任何吊笼,安全装置应安装在吊笼上并由吊笼超速来直接触发。(GB26557-2011第5.6.2.6条)。按上述定义安全装置必须安装于吊笼上,才能防止吊笼断绳坠落及制动器失灵或主机断轴等非断绳而产生的吊笼失速坠落。2、安全器在升降机正常作业时不得动作,当吊笼超速运行,其速度达到安全器的动作速度时,安全器应立即动作,并可靠地使吊笼制停。(JG5058-1995第5.1.1条)单一功能的防坠安全器(断绳保护装置)不满足防坠安全器标准定义的技术要求。3、防坠安全器是

3、否灵敏可靠应用试验按钮试验,手动打开制动器试验不可靠。推荐试验方法:吊笼装载额定起重量上下运行三次(试验限速器),吊笼处于约10米高,长按试验按钮(只仅制动器通电),吊笼处于自由落体下坠状态,当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时,靠限速器带动安全钳制停吊笼(若吊笼下坠到离地面3米时不能自动制停应即松开按钮,靠制动器制停吊笼)。安全停层装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定型化。安全停层装置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安全停层装置应为刚性结构,吊笼停层时,安全停层装置应能可靠承担吊笼自重、额定载荷及运料人员等全部工作荷载。(JGJ88-2010第6.1.3条) 并与吊笼出料门联动。2、吊笼停层后底板与停层平台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

4、50mm。(JGJ88-2010第6.1.3条)上行程限位灵敏可靠,安装位置符合规范要求。上行程限位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当吊笼上升至限定位置时,触发限位开关,吊笼被制停,上部越程距离不应小于3m。(JGJ88-2010第6.1.4条)2、上行程限位灵敏可靠检验方法:人为动作上行程限位开关后,吊笼能下降不能上升。架体高度超过30米应安装渐进式防坠安全器及自动停层,语音及影像信号监控装置。架体高度超过30米的渐进式防坠安全器及自动停层,语音及影像信号监控装置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渐进式防坠安全器,其制动距离为0.251.20m。(JG5058-1995第5.1.3条)2、自动停层:非手动控制。3

5、、语音:操作室与各停层平台有清晰的双向对讲功能。4、影像信号监控装置:监视器能清晰观察吊笼内及吊笼所处平层的楼层。二、防护设施防护围栏的高度、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防护围栏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围栏高度不应小于1.8m,围栏立面可采用网板结构。(JGJ88-2010第6.2.1条1款)2、进料口门的开启高度不应小于1.8m。应有电气安全开关,吊笼应在进料口门关闭后才能启动。(JGJ88-2010第6.2.1条2款)3、围栏网板孔径应小于25mm,其任意500mm2的面积上作用300N的力,在边框任意一点作用1kN的力时,不应产生永久变形。(JGJ88-2010第4.1.8条第2款)地面进料口防护

6、棚的长度、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地面进料口防护棚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地面进料口防护棚应设在进料口上方,宽度必须大于通道口宽度,长度必须符合防坠落半径要求,宽度应大于吊笼宽度。(JGJ80-91第5.2.1条)2、当建筑物超过2层时,施工升降机地面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棚。当建筑物高度超过24m时,应设置双层防护棚。(JGJ215-2010第5.2.6条)3、建筑物高度超过24m时,防护棚顶应采用双层防护设置。(JGJ80-91第5.2.4条)4、防护棚的材质应坚硬、铺设材料应有防贯穿能力。(JGJ80-91第5.2.5条)停层平台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应符合规范要求。停层平台两侧防护推荐做法

7、设置要求:1、停层平台两侧栏杆的上栏杆、挡脚板应符合JGJ88-2010第3.0.5条的规定。(JGJ88-2010第6.2.2条第4款)2、停层平台两侧栏杆的上栏杆高度1.01.2m,下栏杆高度0.50.6m,在栏杆一点作用1kN的水平力时,不应产生永久变形。(JGJ88-2010第3.0.5条第4款)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且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冷轧钢板。(JGJ88-2010第3.0.5条第1款)停层平台脚手板铺设应严密、牢固、牢靠。停层平台脚手板铺设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停层平台的搭设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8、,并能承受3kN/m2的荷载。(JGJ88-2010第6.2.2条第1款)2、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JGJ130-2011第6.2.4条第1款)3、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承杆件上。(JGJ130-2011第6.2.4条第)应安装平台门并应起有效防护作用。平台门有效防护作用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平台门下边缘以上180mm内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钢板封闭,与台口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宜大于20mm。(JGJ88-2010第6.2.2条第6款)2、平台门网板孔径应小于25mm,其任意500mm2的面积上作用300N的力,在边框任意一点作用1kN的力时,不应产生永久变形。(参照JGJ88-

9、2010第4.1.8条第2款)3、平层门应向停层平台内侧开启,并应处于常闭状态。(JGJ88-2010第6.2.2条第7款)平台门应定型化并符合规范要求。平台门定型化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平台门应采用工具式、定型化,强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1.8条的规定。(JGJ88-2010第6.2.2条第4款)2、JGJ88-2010第4.1.8条规定强度应其任意500mm2的面积上作用300N的力,在边框任意一点作用1kN的力时,不应产生永久变形。3、平台门高度不应小于1.8m,立面可采用网板结构。(JGJ88-2010第6.2.1条第1款)4、平台门的高度不宜小于1.8m,宽度与吊笼门宽度差不应大于20

10、0mm,并应安装在台口外边缘处,与台口外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200mm。(JGJ88-2010第6.2.2条第5款)5、平台门固定模式应采用螺栓连接,严禁焊接固定。吊笼门应符合规范要求。吊笼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吊笼内净高度不应小于2m,吊笼门及两侧立面应全高度封闭;底部挡脚板应符合本规范第3.0.5条的规定。(JGJ88-2010第4.1.8条第1款)2、JGJ88-2010第3.0.5条第4点规定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且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冷轧板。3、吊笼门及两侧立面宜采用网板结构,孔径应小于25mm。吊笼门的开启高度不应低于1.8m;其任意500mm的面积上作用300N

11、的力,在边框任意一点作用1kN的力时,不应产生永久变形。(JGJ88-2010第4.1.8条第2款)三、附墙架与缆风绳附墙架结构、材质、间距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附墙架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当导轨架的安装高度超过设计的最大独立高度时,必须安装附墙架(JGJ88-2010第8.2.1条)2、安装高度超过30m的物料提升机必须使用附墙架。(JGJ59-2011第3.15.3条第3款第4项)3、宜采用制造商提供的标准附墙架。(JGJ88-2010第8.2.2条)4、附墙架材质应与架体相一致。(JGJ88-2010第8.2.2条第1款)5、附墙架间距、自由端高度不应大于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值。(JG

12、J88-2010第8.2.1条第3款)附墙架应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附墙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附墙架与导轨架及建筑结构采用刚性连接,不得与脚手架连接。(JGJ88-2010第8.2.2条第2款)2、附墙架间距、自由端高度不应大于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值。(JGJ88-2010第8.2.2条第3款)缆风绳设置数量、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缆风绳设置数量、位置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每一组四根缆风绳与导轨架的连接点应在同一水平高度,且应对称设置;缆风绳与导轨架的连接处应采取防止钢丝绳受剪破坏的措施。(JGJ88-2010第8.3.1条第1款)2、缆风绳宜设在导轨架的顶部;当中间设置缆风绳时,应采

13、取增加导轨架刚度的措施。(JGJ88-2010第8.3.1条第2款)缆风绳应使用钢丝绳及与地锚连接缆风绳材质及与地锚连接的连接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缆风绳应采用钢丝绳。2、缆风绳与水平面夹角宜在4560之间,并应采用与缆风绳等强度的花篮螺栓与地锚连接。(JGJ88-2010第8.3.1条第3款)3、缆风绳下垂度小于0.1长度。钢丝绳规格、安装角度应符合规范要求。钢丝绳规格、安装角度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缆风绳直径不应小于8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5。(JGJ88-2010第5.4.5条)2、缆风绳与水平面夹角宜在4560之间,并应采用与缆风绳等强度的花篮螺栓与地锚连接。(JGJ88-2010第

14、8.3.1条第3款)架体高度超过30m严禁使用缆风绳设置要求:当物料提升机安装高度大于或等于30m时,不得使用缆风绳。(JGJ88-2010第8.3.2条)地锚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架体高度30 m的地锚设置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地锚应根据导轨架的安装高度及土质情况,经设计计算确定。(JGJ88-2010第8.4.1条)2、30m以下物料提升机可采用桩式地锚。当采用钢管(48mm3.5mm)或角钢(75mm6mm)时,不应少于2根;应并排设置,间距不应小于0.5m,打入深度不应小于1.7m;顶部应设有防止缆风绳滑脱的装置。(JGJ88-2010第8.4.2条)四、钢丝绳钢丝绳磨损、变形、锈蚀量应

15、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钢丝绳夹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钢丝绳夹推荐做法设置要求:当钢丝绳端部固定采用绳夹时,绳夹规格应与绳径匹配,数量不应少于3个,间距不应小于绳径的6倍,绳夹夹座应安放在长绳一侧,不得正反交错设置。(JGJ88-2010第5.4.6条)吊笼处于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严禁少于3圈。卷筒上钢丝绳推荐做法设置要求: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整齐排列,端部应与卷筒压紧装置连接牢固。当吊笼处于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应少于3圈。(JGJ88-2010第5.1.5条)提升的钢丝绳若要过路时应有过路防护措施及不应拖地。钢丝绳过路防护措施推荐做法设置要求:1、钢丝绳应设置过路保护措施。(GB5972-86第3.15.3.4条第4款)2、钢丝绳宜设防护槽,槽内应设滚动托架,且应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