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技术}轻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艺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3974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工艺技术}轻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产工艺技术}轻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产工艺技术}轻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产工艺技术}轻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产工艺技术}轻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工艺技术}轻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工艺技术}轻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轻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艺 30.1一般规定30.1.1适用范围: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及其他类似工程中的轻集料混凝土施工。30.1.2 必备的施工机械设备: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运输设备、浇筑和振捣设备及手工操作器具等。30.1.3轻集料混凝土性能指标的测定和施工工艺,除本章规定的以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30.1.4轻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艺包括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制、拌制、运输、浇筑和成型、养护。30.1.5轻集料混凝土生产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应经过专门技术训练并具有相关经验。30.2施工准备30.2.1技术准备1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要求、性能要求、施工气温、混凝土运

2、输距离、施工条件、施工部位、浇筑方法确定原材料,并进行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配,配合比必须满足轻集料混凝土设计强度、密度和稠度的要求,必要时尚应符合对混凝土性能(弹性模量、碳化和抗冻性等)的特殊要求。2编制轻集料混凝土施工方案,明确流水作业划分、浇筑顺序、混凝土的运输与布料、作业进度计划等并分级进行交底。3确定浇筑轻集料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机具、水、电、劳动力等需用量,以满足施工需要。4确定轻集料混凝土试块制作组数,满足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的需求。30.2.2材料准备1水泥:应根据具体工程特点、施工及设计要求,选用适当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3、、粉煤灰硅酸盐水泥。2砂:宜选用普通中砂。3轻骨料:宜选用陶粒、浮石、膨胀珍珠岩等。4水:宜选用饮用水。5外加剂:宜选用高效减水剂。6掺合料:宜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等。30.2.3主要机具1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装载机、散装原材料储存罐、磅秤或自动计量设备等。2运输浇筑设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手推车、塔吊等。3混凝土振捣设备: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4主要工具:尖锹、平锹、木抹子、电工常用工具、机械常用工具、对讲机等。5现场试验设备:坍落度筒、混凝土试模30.2.4作业条件1所有的原材料经见证取样试验检查,并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2新下达的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

4、盘鉴定,并符合要求。3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电源及配电系统应安全可靠,符合要求。4需浇筑轻集料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预检手续,轻集料混凝土浇筑的申请单经有关管理人员批准。5轻集料混凝土生产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应经过专门技术训练并具有相关经验。6管理人员应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30.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30.3.1水泥:轻集料混凝土所用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相关规定。 30.3.2砂:所选用区中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规定。30.3.3轻骨料:所用轻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

5、轻集料和膨胀珍珠岩的规定。膨胀珍珠岩的堆积密度应大于80Kg/m3。 30.3.4水:拌制轻集料混凝土所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30.3.5外加剂:所采用高效减水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30.3.6掺合料:轻集料混凝土掺合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的相关规定。30.4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轻集料混凝土的养护轻集料混凝土的浇筑和成型轻集料混凝土拌制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轻集料混凝土的运输30.4.1工艺流程 30.4

6、.2操作工艺1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外,还应满足抗压强度、密度和稠度的要求,并以合理使用材料和节约水泥为原则。2)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试配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645式中 fcu,0轻集料混凝土的试配强度(Mpa);fcu,k轻集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轻集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3)轻集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根据同品种、同强度等级轻集料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计算时,确定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当无统计资料时,确定标准差可按表30.4.21 取值。 表30.4.

7、2-1 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LC20LC20-LC35高于LC354.05.06.04)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轻粗骨料宜采用同一品种的轻骨料。在轻集料混凝土中加入的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掺量及对水泥的适应性,须经试验确定。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配进行调整校核。2轻集料混凝土拌制1)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拌制轻集料混凝土的搅拌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采用的搅拌机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的规定。2)拌制轻集料混凝土时,应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对原材料进行计量。轻粗细骨料和掺合料的质量计量允许偏差为3

8、;水泥、外加剂和水的质量计量允许偏差为2。砂轻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材料应以质量计算;全轻混凝土拌合物中轻骨料组分可采用体积计量,但宜按质量进行校核。3)需对轻粗骨料的含水率及堆积密度进行测定。测定原则为:a 在批量拌制轻集料混凝土前进行测定;b 拌合物稠度反常或雨天施工时进行测定;c 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抽查测定;对预湿处理的轻骨料,可不测其含水率,但应测其湿堆积密度。4)混凝土搅拌时其投料顺序,应按预湿处理的轻粗骨料和未预湿处理的轻粗骨料进行投料,如图30.4.21、30.4.22。外加剂应在轻骨料吸水后加入,采用粉状外加剂,可与水泥同时加入。水泥净用水量外加剂水 预湿拌合物细骨料拌和2.5m

9、in搅拌0.5min搅拌粗骨料预拌 掺合料图30.4.21 使用预湿处理的轻粗骨料时的投料顺序剩余水外加剂水泥1/2用水量干粗骨料搅拌搅拌拌合物拌和2min拌和1min细骨料掺合料图30.4.22 使用未预湿处理的轻粗骨料时的投料数序5)轻集料混凝土加料完毕后的搅拌时间,在不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砂轻混凝土不宜少于3min;全轻或干硬性砂轻混凝土宜为34 min。对强度低且易破碎的轻骨料,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3轻集料混凝土的运输1)轻集料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易引起坍落度损失过大或离析,应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当产生拌合物稠度损失或离析较重时,浇筑前应采用二次拌合,但不得二次加

10、水。2) 轻集料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45min。如运输中停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变差。3)如需用混凝土泵输送轻集料混凝土,可先将粗骨料预先吸水至接近饱和状态,避免骨料在泵压力下大量吸水,然后可正常泵送。4)当用混凝土运输车运送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因运距过远或交通问题造成坍落度损失较大时,可采取在卸料前掺入适量减水剂进行搅拌的措施,满足施工需要。4轻集料混凝土浇筑和成型1)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振捣成型,振捣必须充分。对流动性大、能满足强度要求的塑性拌合物以及结构保温类和保温类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可采用插捣成型。2)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棒的振动作

11、用半径的一倍。当轻骨料与砂浆组分的密度相差较大时,在振捣时须防止过振。连续多层浇筑时,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拌合物约50mm。振捣时间应以拌合物捣实和避免轻骨料上浮为原则,宜为1030s。3)浇筑干硬性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构件,应采用振动台或表面加压成型。4)现场浇筑的竖向结构,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宜控制在300350mm,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5)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1.5m。当倾落高度大于1.5 m时,应加斜槽、串筒或溜管等辅助工具。6)浇筑上表面积较大的构件,当厚度大于200mm时,宜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再表面振捣;当厚度小于或等于200mm时,宜采用

12、表面振动成型。7)浇筑成型后,宜采用拍板、刮板等工具,及时将浮在表面的轻粗骨料压入混凝土内。如果颗粒上浮面积较大,可采用表面振动器复振,振出砂浆,再抹面。5轻集料混凝土的养护1)轻集料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和喷水养护。2)采用自然养护时: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轻集料混凝土,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的轻集料混凝土及在施工中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3)轻集料混凝土构件采用蒸汽养护时,成型后静置时间不得少于2h。养护时温度升高或降低速度不能太快,一般以1525/h为宜。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30.5.质量标准30.5.1主控项目1轻集料混凝土原材料,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轻集料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按以下规定进行,其检验评定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执行。1)每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