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技术}技术要求设计精度和装配的工艺性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38938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工艺技术}技术要求设计精度和装配的工艺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产工艺技术}技术要求设计精度和装配的工艺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产工艺技术}技术要求设计精度和装配的工艺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产工艺技术}技术要求设计精度和装配的工艺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产工艺技术}技术要求设计精度和装配的工艺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工艺技术}技术要求设计精度和装配的工艺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工艺技术}技术要求设计精度和装配的工艺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要求、设计精度和装配的工艺性一、铸件(铸铁、铸钢)技术要求1、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气孔、砂眼、缩松夹沙等质量缺陷;2、未注明铸造圆角按R3R5;3、拔模斜度按1303(厚件130,小件3)4、消除铸件内应力退火;5、铸件的未注尺寸公差为GB/T6414-CT96、铸件的未注形位公差为GB/T1184-K;7、加工面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为GB/T1804-m;8、清除飞边及毛刺;9、修钝锐边,棱角倒钝;10、表面涂防锈底漆。二、焊接技术要求1、焊接件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夹渣、未焊透等质量缺陷;2、焊接牢固可靠,表面平整光滑;3、焊接件未注公差为JB/T 59434、焊接件质量保证按GB/T 12

2、469执行;5、清除焊渣、焊瘤。三、钢管技术要求1、管子内表面应无绣,无杂质;2、管子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和机械损伤的深度,(或凸起高度不得大于0.75mm;压坑深度不得大于1.2mm);3、管子扩口处不允许有裂纹;4、管子加工端面修钝尖角;5、管子长度和弯曲半径未注公差按GB/T1804-m。四、板件技术要求1、表面平整无绣、无划伤、无压痕;2、修钝锐边,棱角倒钝;3、未注内外圆角为R1R2;五、螺纹配合精度及粗糙度1、螺纹连接一般部位用粗牙,关键部位(包括防冲击、防震动)用细牙;2、螺纹配合精度(公差带)的选择: 1)配合精度高的内螺纹公差带选取5H 外螺纹公差选4h; 2)一般用途的内螺纹

3、公差带选取7H, 外螺纹公差带选取6h; 3)对于配合精度要求不高的内螺纹公差带选取 7H,外螺纹公差带选取8g3、螺纹粗糙度为6.3 ,内螺纹允许12.5 )。六、机加工综合性技术要求1、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为GB/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角度未注公差按GB/T 11335-C;2、未注倒角(0.5x45、 1x45、 2x45);3、未注圆角(R2、R3、R5)4、单个螺纹距公差为0.025;5、热处理,调质硬度HRC2832(45钢)6、去除毛刺;7、修钝锐边。七、热处理技术要求45# 淬火硬度 HRC3540 (最高硬度) 40Cr 淬火硬度 HRC4050

4、 ( 最高硬度HRC50)T10A 淬火硬度 HRC6064 (最高硬度) (渗碳:注明渗碳层深,表面硬度,芯部硬度。) 八、机加工过程中的几个粗糙度规定1、精磨前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6.3m(6.3 );2、绞孔前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12.5m (12.5 );3、凡是下道工序需进行表面处理(如镀锌、镀铜等)和超声波(磁力)探伤的工件表面,在未工序加工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6.3m( 6.3 );4、工艺中未规定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粗加工工序,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25m。九、孔连接中心距公差要求为了确保设计精度和装配的工艺性,设计员一般按如下要求绘制设计图样:1、重要

5、定位孔中心距公差 大件为 0+0.041,小件0.03;2、结构件的螺纹连接中心距公差为0.25 3、板焊件的螺纹连接中心距公差为0.50. 十、轴承与轴、座孔的装配精度轴承在机械工程中为常用件,它的整体结构和尺寸已经标准化,所以也称为标准件。1、轴承与轴、轴承与座孔的配合种类均属过渡配合;2、轴承内圈与轴的装配精度为k6,轴的表面粗糙度1.6 0.4 ;3、轴承外圈与座孔的装配精度为K7(公差带),孔的表面粗糙度1.6 0.4 ;4、在装配图上必须标出其装配尺寸与精度,例205轴承:轴承内径与轴装配尺寸和精度为25k6;轴承外圈与座孔的装配尺寸和精度为52K7(注:轴内径25,外径52)。

6、十一、齿轮、皮带轮与轴的装配精度齿轮、皮带轮与轴的配合精度为H8/h7.分析如下:1、H8/h7为间隙定位配合,零件可自由装拆,而工作时一般相对静止不动;2、在最大实体条件下的间隙为零(如40H8/h7,孔的最小极限尺寸=40+0=40.轴的最大极限尺寸=40+0=40.故:最大实体配合间隙为零。3、在最小实体条件下的间隙由公差等级决定。如(40H8/h7,孔的最大极限尺寸=40+0.039=40.039,轴的最小极限尺寸=40-0.025=39.975. 故:最小实体配合间隙=0.039-(-0.025)=0.064. 4、基准孔在配合代号中分子为H,基准轴在配合代号中分母为h。 1)、基准

7、制的孔是配合的基准件,基孔制中的轴是非基准件;基准孔的公差带在零件上侧,如40H7/(); 2)、基轴制的轴是配合的基准件,基轴制的孔是非基准件,基准轴的公差带在零线的下侧,如40()/h7 。5、当配合代号中出现双重基准时(H/h),一般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十二、装配件的尺寸链所有的装配件、连接件的尺寸链必须在图面标出,把尺寸链的开链留在可调整段或可调整件上。十三、链条设计要求链条要绘制设计图,标示出链条的节数、节距、宽度等参数以及其上的装配件,并标明数量、标准号等。十四、选择配合的大体规范1、无相对运动: 1)要传递扭矩,要精确同轴,永久结合,选用过盈配合;2)要传递扭矩,要精确同轴,可拆

8、结合,选用过渡配合或基本偏差为H(h)的间隙配合加紧固件;3)要传递扭矩,不要精确同轴,选用间隙配合加紧固件 4)不需要传递扭矩,选用过渡配合或轻的过盈配合。2、有相对运动:1)只有移动 选用基本偏差为H(h)、 G(g)的间隙配合;2)转动或转动和移动复合运动,选用基本偏差AF(af)的间隙配合。十五、配合的选用(经验归纳)1、a.间隙非常大、用于很松的、转动很慢的动配合;b.要求大公差与大间隙的外露组件;c.要求装配方便的很松的配合。基孔制选用H11/c11;基轴制选用C11/h112、a.间隙很大的自由转动配合; b.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大的轴颈压力时,基孔制选用H9

9、/d9,基轴制选用D9/h7;3、a.间隙不大的转动配合; b.用于中等转速与中等轴颈压力的精确转动; c.用于装配较易的中等定位配合。基孔制选用H8/f7;基轴制选用F8/h7.4、a.间隙很小的滑动配合; b.用于不希望自由转动,但可自由移动和滑动并精密定位时; c.用于要求明确的定位配合。 基孔制选用H7/g6;基轴制选用G7/h6.5、a.间隙定位配合; b.零件可自由装拆,而工作时一般相对静止不动; c.在最大实体条件下的间隙为零,在最小实体条件下的间隙由公差等级决定。基孔制选用H7/h6,H8/h7,H9/h9,H11/h11;基轴制选用H7/h6,H8/h7,H9/ h9,H11

10、/h116、过渡配合,用于精密定位: 基孔制选用H7/k6;基轴制选用K7/h6.7、过渡配合,允许有较大过盈的更精密定位: 基孔制选用H7/n6;基轴制选用N7/h6.8、a.过盈定位配合,即小过盈配合; b.用于定位精度特别重要时,能以最好的定位精度达到部件的刚性及性能要求,而对内孔承受压力无特殊要求,不依靠配合的紧固性传递摩擦负荷基孔制选用H7/p6;基轴制选用P7/h6。9、a.中等压入配合,适用于一般钢件; b.用于薄壁件的冷缩配合; c.用于铸铁件可得到最紧的配合。基孔制选用H7/s6;基轴制选用S7/h6.10、压入配合,适用于可以承受高压的零件基孔制选用H7/u6;基轴制选用U7/h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