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线索、人物形象 复习.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13885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线索、人物形象 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章线索、人物形象 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章线索、人物形象 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章线索、人物形象 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章线索、人物形象 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章线索、人物形象 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线索、人物形象 复习.ppt(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定义: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线索是文艺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 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脉络清晰,中心明确。,二、文章线索分类:,1、以人物为线索: 有些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感受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如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孔乙己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麻木,而又心地善良,最后被打折了腿而死去。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来的。,2、以事件为线索: 叙事性文章写作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进行材料的组织,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散步以散步这一事件作为线索,文章紧紧围绕散步这一这一中心事件,写了事情的起因(母亲身体不好,要母亲多走走)、经过(散步中发生走大路或小路的分歧)、结果(母亲顺从孙儿,走小路)。又如陈太丘与友期。,3、以物品为线索: 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它来展开故事情节。如羚羊木雕,全篇以羚羊木雕这以物品为线索,围绕其写了父母逼问木雕,我送木雕,我要回木雕几件事,表现了父母的重财轻义,孩子的重情重义。又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4、以情感为线索: 有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

3、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贯穿全文。如春这篇写景抒情散文就以作者对春的喜爱为线索,济南的冬天以老舍对济南的喜爱、热爱为线索。秋天的怀念全文写三次看花,作者对母爱由漠视到理解。文章以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我不理解母爱的愧疚、自责为情感线索。,5、以时间为线索: 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如金色花写孩子变成金色花与妈妈一天嬉戏玩闹。以“当你沐浴后做祷告、吃过午饭、黄昏时”这些表示一天内时间推移的词句来组织全篇,推动情节的发展。 6、以地点为线索: 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如小橘灯,按地点的转换,全文可分为四部分:叙述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叙述小姑娘家的情形;叙述回寓所后的交谈;交代离村后的情形。,三、单线、

4、复线,单线:文章只有一条线索。 复线:有的文章是双线并行甚至是三条线索展开的。一般情况下是两条并行,明线、暗线(情感线索)交织。 如我的老师明、暗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明线:我与老师的交往过程(事线),暗线:我我对老师的热爱、依恋、思念(情线),四、查找文章线索的方法:,1、看标题 2、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物线、事线)。 3、注意抒情议论句(情线)。 4、开头结尾句(段)。 题型设置及答题规范: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答:线索 是,本文围绕写了(简要复述文章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情感。,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是一个怎样的人?( 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简

5、要说明。 解析:这是在对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性格特征做分析,不可理解为描叙人物的外在形象。 答题方法:1、聚焦事件(从某人做的事看出某人的精神品质) 2、品析细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课文案例:,1、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教学有方,善良,智慧的老师。莎莉文老师能够耐心的面对我的喜怒无常,一如既往的给与我关爱。当我不能区分“杯”与“水”时,老师就带我到井房认识什么是水,体现老师讲究教育方法,体现老师的聪明智慧。(从事件着手分析),2、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说说王几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王几何课后练习一) 外在特征: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外貌、衣着、职业、生活习惯等。) 内在特征、精神品质:幽默风趣、业务水平极高、热爱教育。 王老师哑笑、王老师介绍自己的绰号:幽默风趣。 王老师能反手画图,画得还很标准:业务水平高。 “我教了二十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热爱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