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奶山羊繁殖力的方法和途径.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13748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奶山羊繁殖力的方法和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提高奶山羊繁殖力的方法和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奶山羊繁殖力的方法和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奶山羊繁殖力的方法和途径.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奶山羊繁殖力的方法和途径繁殖是养羊业生产中的关键性环节。无论是发展羊群数量,还是提高羊群质量,都必须通过繁殖这个过程才能实现,也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应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奶山羊的繁殖力。注重基础母羊群多胎性能的选育母羊的多胎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羊群的繁殖力。因此,应首先选择繁殖性能本身较好的母羊组建基础群,以后各世代繁殖过程中不引进其他种羊,实行闭锁繁育,同时应避免全同胞(亲兄弟姐妹)的近亲交配,第三世代群体近交系数控制在12.5%以内。不间断地引入多胎基因通过不间断地引入多胎性品种杂交改良,可有效迅速地提高群体繁殖力。奶山羊的繁殖力仅次于猪。如西农奶山羊一般在5月龄6月龄性成熟,饲

2、料条件好时,7月龄8月龄即可配种。奶山羊一次发情成熟的卵泡数为2枚5枚,高于绵羊和牛,平均产羔率200%左右,多为双羔,3羔也较为常见,甚至一胎有6羔7羔。如奴比亚奶山羊一年两胎,每胎2羔3羔,其繁殖力居奶山羊品种之首。山羊品种的多胎性在育种上是很重要的,它决定着这种羊的利用价值和一个品种的经济效益。世界上奶山羊品种有60多个,其中著名的有瑞士的莎能奶山羊、吐根堡奶山羊,法国的阿尔卑奶山羊,德国的改森奶山羊,英国的英奴奶山羊及北非的努比亚奶山羊等10多个品种。我国曾引入莎能奶山羊、吐根堡奶山羊、努比亚奶山羊和改森奶山羊,自已培育了西农莎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崂山奶山羊、唐山奶山羊、延边奶山羊等

3、品种。西农莎能奶山羊是西北农业大学引进加拿大莎能奶山羊,经过长期培育而形成的优良奶山羊品种,先后被引种到全国许多地区,为奶山羊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作出了巨大贡献。西农莎能奶山羊性成熟早、繁殖能力强。公母羊一般在4个月6个月性成熟,8月龄10月龄配种,发情季节在每年的8月12月份,9月11月份为发情旺季。一般产双羔或3羔,产羔率在200%以上。泌乳期为10个月,年产奶800公斤左右,最高日产奶10.05公斤。利用年限为7胎8胎。选择多羔的公母羊作种用奶山羊的产羔率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研究认为,多胎的公母羊其后代也多。第一胎产羔多的母羊终生产羔也多。据西北农业大学对莎能羊群的统计,第一胎产1羔的,

4、5胎共产羔9.3只;第一胎产2羔的,5胎共产羔10.62只;第一胎产3羔的,5胎共产羔13.18只。第一胎产羔数与终生产羔数呈显著正相关。所以,加强对第一胎母羊产羔性能的选择,可不断提高羊群的产羔率。试验还证明,选择具有较高产羔率的公羊,与多胎母羊交配,比仅选择多羔母羊在遗传上更有效。最大限度提高适龄母羊比例及时淘汰不孕羊及流产母羊。如果让适繁母羊(2岁5岁)比例在整个羊群中达到65%70%以上,可大大提高羊群繁殖力。母羊一般到5岁时达到最佳生育状态,7岁老龄羊应逐渐减少,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使羊群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后备生命力旺盛状态。提高种羊的饲养管理水平全价的营养、良好的管理,可以提

5、高种公羊的性欲、射精量和精液品质,促进母羊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可使母羊早发情、多排卵。生产实践中,为了使空怀母羊多排卵、多受胎,可在发情配种前后一周内给予充分饲养,把日喂饲料量提高10%,这叫做发情配种的支持饲养法。在配种季节,应加强公母羊的放牧补饲,满足羊的营养需求。配种期的种公羊,应额外补充蛋白质饲料,如鸡蛋、鱼粉、羊奶、猪血等,以及时补充种公羊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消耗,提高其精液品质。此外,在抓膘催情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让繁殖种羊过度肥胖。公羊要合理利用,过度利用会使性欲下降,精液品质差,受胎率低。母羊要及时发现发情,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实行两年3胎的产羔模式两年3胎就是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每8个月产一次羔,即每年8月9月配种,翌年1月2月产羔;3月4月配种,8月9月产羔;11月12月配种,翌年4月5月产羔。羔羊一般2月龄3月龄断奶。诱产多胎目前我国已研制出诱产多胎类药物,商品名为HC-A型双羔素,配种前40天,肌注双羔素2毫升,28天30天后再注一次,用量2毫升,10天后即可发情配种,可提高产羔率27.97%。此外,利用外源激素(如孕马血清),结合补饲催情的方法,可提高排卵率,增加双羔比例。外源激素的用法是:第一天注射孕马血清800国际单位,第二天注射前列腺素1毫克,3天内有95%的母羊发情。此法必须与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