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安全标准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考评标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3687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安全标准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考评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设备管理}安全标准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考评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设备管理}安全标准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考评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设备管理}安全标准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考评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设备管理}安全标准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考评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安全标准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考评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安全标准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考评标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旅游业星级饭店安全标准化通用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考评检查标准(1-7)目录1 特种设备考评检查表702 机动车辆及停车场考评检查表783 空调及给排水系统考评检查表814 维修设备考评检查表845 库房考评检查表886 后勤设施和作业考评检查表927 办公场所和设施考评检查表941 特种设备考评检查表1特种设备管理应得分:15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扣分标准1.1 特种设备 管理制度*1应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特种设备主管部门;2制度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的管理职责、注册登记、检查、检验、报废、建档等要求。一项不符合扣2分带*项一项不符合扣5分1.2 技术资料*1按台(套)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2、,并由专人管理,保存完好;2档案中应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及自行设计或增加的附属安全装置应有设计或产品资料。一项不符合扣2分带*项一项不符合扣5分1.3 特种设备管理 *1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当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2建立特种设备台账或清

3、单,记录设备登记号、设备启用时间、检验周期、检验情况、安全管理人员等;其中应包括单位自有气瓶、构成特种设备的移动式空压机、设备所带的压力容器等;3外购气瓶应明确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或使用部门建立购进和退回的登记台账;*4每月至少对特种设备进行一次检查,由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或设备检修人员进行,并保存记录;*5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日常维护保养,并应由具有资质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6应对各类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校验、检修的周期、职责作出规定,单位不具备条件的,应委托具有资质单位进行,并保存校验、检修记

4、录;锅炉、压力容器的报警参数设定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进行,确保有效;*7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技术性能检验,检验周期和内容应符合TSG R7001、TSG D7004、TSG Q7015的要求;其中星级饭店常用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见表6;表6 常用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名称检验项目检验周期锅炉水压试验正常每6年进行一次,无法进行内部检验则每3年进行一次;移装锅炉投运前;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改造后应进行固定式压力容器(不含简单压力容器)年度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每6年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每3年一次石墨制非金属压力容器:每5年一次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

5、脂压力容器:每3年一次耐压试验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进行一次移动式压力容器(不含简单压力容器)年度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验汽车罐车、长管拖车:1、2级:每5年一次;3级:每3年一次铁路罐车:1、2级:每4年一次;3级:每2年一次罐式集装箱:1、2级:每5年一次;3级:每25年一次耐压试验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进行一次压力管道在线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1、2级:每6年进行一次安全状况等级:3级:每3年进行一次电梯每年进行一次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每2年进行一次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每年进行一次场(厂)内机动车辆每年进行一次压力表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阀每年进行

6、一次8特种设备检验合格证原件或复印件应张贴在设备上,电梯应将检验合格证原件张贴于显著位置;检验记录归入特种设备技术资料存档;9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油、煤气、蒸汽、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设备和管道系统,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并标明各种阀门处于开或闭的状态;各类能源介质管道阀门的末端应挂牌标明介质名称;10涉及人身与设备安全或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之间或单一设备内部的动作程序,应设置程序联锁,前一程序未完成,后一程序不能启动,无论手动还是自动操作都应遵守程序联锁,但单体试运转时可以切除联锁。一项不符合扣2分带*项一项不符合扣5分2特种设备及其作业活动应得分:20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扣分标准2.1

7、 锅炉1锅炉房不应直接设在聚集人多的房间(如公共浴室、餐厅等)或在其上面、下面、贴邻或主要疏散口的两旁;不得与甲、乙类及使用可燃液体的丙类火灾危险性房间相连;与其他生产厂房相连时,应用防火墙隔开,余热锅炉不受此限制; 2锅炉间的外墙或屋顶至少应有相当于锅炉间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如玻璃窗、天窗、薄弱墙等),泄压处不得与聚集人多的房间和通道相邻;3锅炉房地面应平整无台阶,防止积水;4锅炉使用登记证和定期检验合格标志应当悬挂在锅炉房内或者固定在锅炉本体上;并在检验合格期内;5炉墙无严重漏风、漏烟;炉体应完好,构架牢靠,基础牢固;油、汽、煤粉炉防爆式装置完好;6锅炉安全阀数量、规格和安装不得随意

8、改动,符合锅炉出厂设计标准;7额定蒸发量0.5t/h的锅炉至少应安装2个独立的水位表;水位表必须安装合理,灵敏可靠,便于观察;水位表有“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和“正常水位”标志,并设置放水管,有定期冲洗记录;水位表距离操作地面高于6m时,应加装远程水位显示装置;8锅炉压力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表的刻度盘上应划有最高工作压力红线标志;9排污阀操作灵活、无泄漏;污水应排放至安全地点;10蒸发量大于等于2th的锅炉,装设极限高低水位报警器和极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蒸发量大于等于6th的锅炉,装设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燃油、煤粉或以气体为燃料的锅炉装设点火联锁保护和熄火联锁保护装置;报警和联锁

9、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11在用锅炉每月进行一次单位内部设备检查,保存记录;12设备有排气试验装置的,运行时每周应进行一次手动排气试验,每月进行一次自动排气试验,并做好运行记录;13应配置两套给水设备,保持给水系统畅通;14蒸发量2t/h的锅炉应采取炉外水处理,pH值测试记录齐全;盐泵、盐池、水处理系统运行正常,水质符合要求,给水和炉水的化验记录齐全;15各类管道无泄漏,蒸汽、热水管道加保温、防护层,且完好无损,管道构架牢固可靠;蒸汽压力管道的压力表设置上限红线标志,压力控制在红线所示安全工作范围内;16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应合理配置通风设施,运行良好;燃气锅炉现场应配置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定期检定

10、校准,保存记录;*17 锅炉操作人员、水质化验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证件,或将证件或复印件放置在作业现场;18建立岗位责任制,按锅炉房的人员配备,分别规定班组长、司炉工、维修工、水质化验人员等职责范围内的任务和要求;*19制定锅炉房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巡回检查、设备维修保养、交接班、水质管理、清洁卫生、安全保卫等要求;现场有应急处置方案;*20锅炉房应有锅炉及附属设备的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水质化验记录、设备检修保养记录、设备管理人员每月一次的锅炉特种设备检查记录、事件事故记录;保存一年以上;*21作业现场有岗位操作规程,作业人员熟

11、悉并执行其内容(现场有电脑或显示装置的可使用电子版本,否则应发放纸质版本); 22锅炉运行时,司炉人员2人当班;人员进出锅炉房执行出入登记制度;23锅炉运行中水位正常;锅炉运行时,维修人员不得随意拆卸防护装置,严禁擅自调整锅炉上各种仪表的数据和阀门位置;更换阀门或维修管路时,应停止供汽,停汽前严禁维修;操作前应将余汽放尽,并在阀门处悬挂警示牌;24进行锅筒、炉膛或管道等有限空间检修时,应符合相关要求,设专人监护;进入锅筒或管道内,照明灯具应使用12v电压。一项不符合扣2分带*项一项不符合扣5分2.2 压力容器*1压力容器应按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现场悬挂登记标志和检验合格标志,并在有效期之内;

12、*2压力表有定期检验的合格标志,并在有效期内;*3安全阀有定期检验的合格标志,并在有效期内;*4设备管理人员每月一次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查,并保存记录;5本体、接口部位焊缝、法兰等部件无变形、无腐蚀、无裂纹、无过热及泄漏等缺陷,油漆应完好;支座支撑应牢固,连接处无松动、移位、沉降、倾斜、开裂等缺陷;6连接管元件无异常振动,无磨擦、松动现象;7压力表指示灵敏,刻度清晰,在容许最高压力处标志红线,铅封完整;压力表量程选用容器设计压力的2倍,最小不能小于1.5倍,最大不能超过3倍;8温度表(计)指示应清晰可靠,符合设备运行要求,严防超温;9安全阀铅封完好,动作可靠;安全阀与本体之间不得装设截止阀;10爆

13、破片应满足容器压力、温度参数的要求;爆破片单独作为泄压装置时,爆破片与容器间的截止阀应开启,并加铅封; 11液位计(油标)能清晰显示液位,并有明显的最高和最低安全液位标记;12对于盛装易燃介质、毒性介质的压力容器,安全阀或爆破片的排放口应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进行妥善处理;*13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 应当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证件,或将证件或复印件放置在作业现场); *14作业现场有岗位操作规程,作业人员熟悉并执行其内容(现场有电脑或显示装置的可使用电子版本,否则应发放纸质版本。一项不符合扣2分带*项一项不符合扣5分2.3工业气瓶#1气瓶使用部门

14、宜建立气瓶清单或台账,对气瓶的入库与发放实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气瓶类别、编号、定检周期、外观检查、出入库时间和领用单位、管理责任人等;2气瓶有检验合格标志;其中氧气瓶、氢气瓶、乙炔瓶等每3年检验一次,氮气等惰性气瓶每5年检验一次;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气瓶应报废;3外观无缺陷及腐蚀; 4气瓶表面漆色、字样和色环标志应符合要求:(氢气瓶为淡绿色;氮气瓶为黑色;氨气瓶为淡黄色;二氧化碳瓶为铝白色;乙炔瓶为白色;氧气瓶为淡蓝色)5气瓶附件齐全完好,含气瓶专用爆破片、安全阀、易熔合金塞、瓶阀、瓶帽、防震圈等;6气瓶应储存在专用位置;同一地点放置的气瓶数量不应超过5瓶;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时,应有防火措

15、施;超过20瓶以上时应设置瓶库,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库房门口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库房应远离热源,严禁明火,有防止阳光直射库内的措施,库内通风良好,保持干燥;*7各种气瓶及空、实瓶应分开存放,存放量符合规定;空实瓶的存放应有明显标识,并保持间距1.5m以上;气瓶立放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倾倒措施;存放时安全帽应旋紧;*8使用气瓶的作业人员有岗位操作规程,作业人员熟悉并执行其内容(现场有电脑或显示装置的可使用电子版本,否则应发放纸质版本); 9作业现场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助燃气体气瓶与明火间距应大于10m,与氧气瓶距离不小于3m;10气瓶壁温应小于60,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按照规定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11乙炔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与明火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0m;*12乙炔气瓶严禁在通风不良或有放射性射线场所使用,严禁敲击、碰撞,严禁在气瓶体上引弧或放置在绝缘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