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教育)作者与文体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13512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39 大小:34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体教育)作者与文体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文体教育)作者与文体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文体教育)作者与文体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文体教育)作者与文体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文体教育)作者与文体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体教育)作者与文体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体教育)作者与文体精品(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说文作者与文体精读部分第一篇季氏将伐颛臾 精第二篇寡人之于国也 精第三篇 秋水 精第四篇 大同第五篇 谏逐客书 精第六篇 陈情表第七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 精第八篇 答司马谏议书第九篇 论毅力 精第十篇 灯下漫笔 精第十一篇 谈时间第十二篇 论快乐 精第十三篇 选择与安排第十四篇 论学问论说文的特点与写作记叙文精读部分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精第二篇冯谖客孟尝君 第三篇李将军列传 精第四篇张中丞传后叙精第五篇种树郭橐驼传精第六篇报刘一丈书第七篇马伶传第八篇往事第九篇背影第十篇故都的秋第十一篇香市精第十二篇爱尔克的灯光精第十三篇箱子岩记叙文的写作与特点诗词曲赋精读部分 第一篇 氓精第二篇 国殇第三篇 陌

2、上桑 精第四篇短歌行精第五篇 饮酒精 背 第六篇 从军行 背第七篇 山居秋暝 精背第八篇行路难精背第九篇蜀相精背第十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背第十一篇杜陵叟第十二篇无题背第十三篇关山月精背第十四篇炉中煤精第十五篇发 现 精第十六篇再别康桥第十七篇我爱这土地 精第十八篇门槛第十九篇虞美人精背第二十篇八声甘州第二十一篇水调歌头 精背第二十二篇声声慢背第二十三篇水龙吟精背第二十四篇越调天净沙秋思精背第二十五篇前赤壁赋精诗词曲赋的特点与欣赏小说精读部分第一篇 宝玉挨打 精第二篇风波精第三篇断魂枪精第四篇 米龙老爹 精第五篇苦恼第六篇 麦琪的礼物 精第七篇 长亭送别第八篇 日出(节选)小说的特点与欣赏 论说

3、文(精读部分)第一篇季氏将伐颛臾精 一、作家作品。本文选自论语季氏,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是后人研究儒家思想的一部主要著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在教育方面,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二、文体知识。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本篇是一篇记言散文,属于论说文中的驳论文。 三、主旨。本文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季氏将伐

4、颛臾是错误的。 四、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写孔子听到冉有、季路通报季氏将伐颛臾后的回答。主要阐明季氏不该攻打颛臾的理由。第二段写孔子听到冉有说出推卸责任的话以后做出的回答,主要说明冉有、季路对事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段写孔子听到冉有为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辩解时所做的回答。指出问题的要害不在于季氏忧虑颛臾近于费,而在于萧墙之内之患,同时阐明治国治家应用文教德化的主张,体现了孔子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那么这篇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呢?它的特点是先揭示论题,交代引起辩论的原因,摆出应驳的靶子,清晰地表现出论辩双方的论点。然后引古语、用比喻,有利地驳斥了冉有的推辞,最后深入一层提出原则,讲清

5、利害,指出实质,提出主张,形成了围绕中心论点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驳论点、驳态度、驳论据,层层深入,步步紧逼,全面地进行了驳斥。在驳论时,批驳与论说相结合,破中有例,一方面进行驳斥,一方面阐明孔子的主张,使驳论有充分的说服力。五、写作特点。这里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创作特色。(一)应驳的靶子明确,批驳的论点鲜明。 文章的开始就提出了应驳的靶子,所以说对应驳的论点明确,同时批驳的论点也鲜明,正如第一段孔子批驳的“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不仅观点鲜明,甚至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二)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几点呢?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三点: (1)先王以颛臾为东蒙主,即“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6、。 (2)颛臾是鲁国领土的一部分,即“且在邦域之中矣”。 (3)颛臾是国家的臣子,即“是社稷之臣也”。无论从历史情况,还是君臣关系来说,都不应该攻打颛臾。 (三)论据的多样性。本文运用了三种论据: (1)是以历史材料作论据,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2)是以现实事件作论据,如颛臾在邦域之中,而且是社稷之臣,冉有、季路不能辅佐即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是以名人名言作论据,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四)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了驳论,破中有立。文章由冉有的三段话引出了孔子的三段议论。冉有的三段话引出了孔子的三段议论: 1、先报告了季氏

7、将有失于颛臾的事,孔子用历史和现实批驳了他们,之后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颛臾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2、既而冉有推卸责任,即“夫子欲之,是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以史书之名言为论据,及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他们之后,又以反问的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3、最后,冉有又提出“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此时义正辞言的提出自己的主张,指出应该以修文德来治国,并尖锐地指出其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些地方都是都是破中有立。 (五)运用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以增强说理的力量。本文第二段中孔子

8、批驳冉有、季路推卸责任,先是用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说明他们辅佐季氏的失职。“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这一比喻有双重语意。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虎兕出于柙”比作季氏攻打颛臾。“龟玉毁于椟中”比作颛臾被消灭,这是一层语意。第二层语意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人。“虎兕出于柙”行凶,“龟玉毁于椟中”是看管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比喻含义丰富,非常形象地批评了冉有、季路的失职。文中的排比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文中的反诘句有:第一段中“求

9、!,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第二段中“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这些反诘句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比正面阐述更有力,更能引起人的警觉。 (六)疑难词句。 一、请掌握下列词语。 (1)将有事于颛臾。“事”是战争。 (2)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一词当岂不、恐怕讲,“过”是责备,做动词,“尔”指冉有,“与”相当于“吗”。 (3)是社稷之臣也。“是”当这讲,指代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种。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施展,贡献。就:居,担任。列:当职位讲。能够施展自已的才力,就接受这个职务;不能施展才力的就应该辞职让位。 (5)危而不

10、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颠:跌倒,扑倒。相:辅佐的人。盲人站立不稳不能去扶持,摔倒了又不能把他扶起来,那么又何必要用护理人呢?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厌恶。舍曰:不说。辞:推辞,寻找借口。 (7)即来之,则安之。来:是招来的意思,归顺。使动用法,就是“使之来”。安:当“安定”讲,也是使动用法,使之安。(8)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见于:拜见。(9)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使成为。(10)是谁之过与。 与:呢。下面将下列几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翻译:冉求,这岂不责备你们,这

11、是国家的臣子呀,为什么讨伐他呢? 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翻译:我担心季孙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宫廷之内呀。3.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翻译:有封地的诸候还是有食邑的大臣,不担心财产少,就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心人口少,就担心境内不安定。4.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翻译: 所以远方的人如果不归顺,就应该加强文教德化来使他们归顺。在使他们来归之后,就要使他们安顿下来。5.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翻译:君子最痛恨那种嘴上不说想要得到它,而一定要替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的人。 第七项,熟记并理解下列成语。 虎兕出于柙,既来之,则安之。分

12、邦离析、季孙之忧、祸起萧墙。孔子反对颛臾的理由是什么?本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这篇文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展开议论的?这篇文章采取了哪种驳论方式?第三段中的,“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驳立结合,体现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思想。驳立结合,使孔子的驳斥显得更加有理有力。第二篇寡人之于国也精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共七篇。第二项,文体

13、知识。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第三项,主旨。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主要内容是:推行仁政,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从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为第五、第六自然段。孟子

14、具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可以加多了。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构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五项,学习要点。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五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