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高档数控机床第二批课题指南doc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13484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加工)高档数控机床第二批课题指南doc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数控加工)高档数控机床第二批课题指南doc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数控加工)高档数控机床第二批课题指南doc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数控加工)高档数控机床第二批课题指南doc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数控加工)高档数控机床第二批课题指南doc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高档数控机床第二批课题指南doc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高档数控机床第二批课题指南doc精品(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度第二批课题申报指南“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二OO九年三月4第一章 申报须知一、指南说明“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设立,其内容的依据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本批次发布的课题申报指南,重点支持高档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工具、关键部件、共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本次公开发布的课题申报指南,通过评审选择课题承担单位。二、申报条件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

2、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的生产企业、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等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2、对课题申报单位的要求(1)申报单位须是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或研究单位,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配套资金和相关的配套条件,单位财务状况良好。(2)在本批课题申报中,同一申报单位牵头申报的课题不得超过两项,作为主要参加单位参与申报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3、对课题负责人的要求(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龄在60岁(含)以下(按指南发布之日计算);(3)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4)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5)过去三年内在申报和承担国家科

3、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6)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申报课题。(7)为保证课题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能将主要精力投入本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在研的国家级科技计划(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的课题负责人,不得作为此次申报课题的负责人;申报课题的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同期参与的国家级科技计划课题数(含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4、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课题。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各方须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约定课题申报单位、参与单位承担的研究任务、考核指标、专项经费比例和知识产权归属等,并作为课题申报书

4、的附件。5每个申报课题须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科技查新,并提供由部省级以上科技查新部门出具的查新报告,查新时间应在2008年10月1日以后。6、申报单位应按照指南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否则不予受理。7、课题申报书应经课题责任单位所在地方主管部门(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或工业主管部门)盖章并签署意见(无论是否承诺提供配套支持)。8、指南中凡提出拟支持2项以上(含2项)课题研究的课题,申报单位应针对申报内容的主要特点,在所申报课题名称上添加相关定语,以示区别。9、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将对课题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凡不符合上述申报要求的,视为无效,不进入评审程序。三、申报要求1、课题申报单位须提交下列申报资料

5、,并按顺序装订:(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2)课题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提供电子版即可);(3)申报单位(含参加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4)自筹及地方配套资金承诺函;(5)联合申报合作协议;(6)国家或部省级以上科技查新部门出具的查新报告;(7)其他附件。2、申报文件一律用A4纸,宋体小四号字打印,双面印刷(含附件),用订书机简单装订成册(不要加塑料封皮,不要胶订)。3、申报文件一式十二份(原件至少一份),封面要求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并附电子版(光盘)1份,光盘标签上要注明申报单位名称和申报课题名称。4、自申报指南发布之日起开

6、始受理课题申报,送达申报文件的截止时间为2009年4月7日17:00时整,过时不再受理。5、申报文件送达地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6号5018房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秘书处邮 编:100823联系人:张海珠、杜智强、马为清联系电话:010-68595182、010-68595195申报过程中,如对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程序有疑问,请及时与联系人进行联系。38第二章 申报指南内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度第二批课题分别属于以下十一个项目:项目一 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项目二 数控特种加工机床项目三 大型数控成形冲压设备项目四

7、 清洁高效铸造设备项目五 新型焊接设备与自动化生产设备项目六 高档数控装置项目七 电机及驱动装置项目八 数控机床功能部件项目九 数字化工具系统及量仪项目十 关键部件项目十一 共性技术项目一 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课题1 立式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1、研究目标开发中型规格的系列化立式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掌握设计、制造、综合性能检测等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参数、可靠性与精度稳定性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2、考核指标完成800/1000两种规格机床的开发。铣削主轴最高转速12000r/min;车削主轴最高转速:600r/min(800mm),500r/min(1000mm

8、);快移速度(X/Y/Z轴)50m/min;交换工作台承重: 1200kg(800mm),1500kg(1000mm);联动轴数5。形成2-3项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提出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典型试件的加工精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完成3-5台机床在实际生产应用,其中1-2台机床采用国产数控系统和部分国产功能部件;提出提高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的具体方法,建立基本的可靠性试验手段,消除产品早期故障;机床MTBF达到900小时。3、研究内容系列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机床动态特性研究;摆头动力刀架研制;热变形及补偿技术的研究;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双功能车铣转台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4、实施期限2009年3月-

9、2010年12月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拟支持不超过4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产品关键技术研究、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比例不低于2:1,其中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的20%。6、申报条件课题牵头单位应是国内机床生产企业,在上述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开发队伍,具有较完善的试验、生产条件;申报单位应针对指南提出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进行申报;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优先支持已落实最终用户的课题申报。课题2 精密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1、研究目标开发完成加工直径250mm、320mm、400三种系列的精密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

10、机床,实现小批量生产。2、考核指标加工直径250mm、320mm、400;铣削主轴最高转速:12000 r /min;车削主轴最高转速:8000 r/min(250mm),5000 r/min(320mm),4000 r/min(400mm);快速进给(X/Z轴)42/42m/min;主轴径向跳动0.0005mm;主轴轴向跳动0.001mm;重复定位精度0.0002mm。形成2-3项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提出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典型试件的加工精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完成3-5台机床在实际生产应用,其中1-2台采用国产数控系统和部分国产功能部件;提出提高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的具体方法,建立基本的可

11、靠性试验手段,消除产品早期故障;机床MTBF达到900小时。3、研究内容研究和掌握精密主轴设计制造技术;微量进给技术;伺服参数优化技术;减隔振技术;热变形控制和补偿等关键技术;在小批量试制过程中,对精密主轴单元、静压导轨、微量进给机构、伺服动力刀塔、液压与气动系统等实现国产化。4、实施期限2009年3月-2010年12月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拟支持不超过4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产品关键技术研究、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比例不低于2:1,其中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的20%。6、申报条件课题牵头单位应是国内机床生产企业,在上述领

12、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开发队伍,具有较完善的试验、生产条件;申报单位可针对指南提出的目标申报其中一种或全部规格机床,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优先支持已落实最终用户的课题申报。课题3 数控切点跟踪曲轴磨床1、研究目标针对动力系统的发动机曲轴精密加工的迫切需求,开展切点跟踪磨削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开发数控切点跟踪曲轴磨床,实现曲轴在一次装夹中完成主轴颈和连杆颈的高效、精密磨削,并在用户生产中实现应用。2、考核指标(1)汽车发动机曲轴磨床:磨削回转直径400-630mm;磨削长度1000-3000mm;砂轮线速度100-120m/s;磨削主轴颈圆度0.004mm,圆柱度0.005mm;磨

13、削连杆颈圆度0.005mm;圆柱度0.006mm;外圆表面粗糙度Ra0.32m。研制2-4台样机,并在用户实际应用。(2)船舶曲轴磨床:磨削回转直径800-1250mm;磨削长度3500-5000mm;砂轮线速度110-140m/s;磨削轴颈圆度0.010mm;圆柱度0.013mm;外圆表面粗糙度Ra0.32m。研制样机1-2台,并在用户实际应用。形成3-4项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提出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提出提高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的具体方法,建立基本的可靠性试验手段,消除产品早期故障。3、研究内容CBN砂轮随动磨削技术和工艺方法;曲轴磨削过程中动力学特性和随动磨削运动控制模型研究;随动磨削控制软

14、件开发;静压导轨与静压主轴设计与制造技术;微进给传动元件与驱动技术;数控切点跟踪技术及在线测量技术;高响应(高随动特性)砂轮架设计与控制技术;高速CBN砂轮设计及精密修整技术;加工误差补偿技术;基于试验数据库的典型曲轴零件高速、超高速磨削工艺专家系统;磨削力、磨削温度、磨削表面完整性试验研究;相关试验、检测技术等。4、实施期限2009年3月-2011年12月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拟支持不超过2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研究、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比例不低于2:1,其中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的20%。6、申报条件课题牵头

15、单位应是国内机床生产企业,在上述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开发队伍,具有较完善的试验、生产条件;可针对指南提出的目标申报其中一种或全部规格机床,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优先支持已落实最终用户的课题申报。 课题4 精密曲面成形数控磨床1、研究目标针对直线导轨、精密复杂工具等成形磨削加工需求,开展数控成形磨削等关键技术,掌握一次装夹实现多型面、多工序的磨削加工工艺,研制开发精密成形数控磨床,并在用户生产中实现应用。2、考核指标分为两个研究方向:(1)直线导轨数控成形磨床1-2台;磨削工件宽度范围15-120 mm;磨削工件长度范围3000-6000mm;砂轮线速度45m/s;磨削工件平行度0.003/3000mm,0.006/6000 mm,表面粗糙度Ra0.2m,表面无振痕。机床定位精度0.003 mm,重复定位精度0.0015 mm。(2)精密拉刀数控成形磨床1-2台;磨削工件宽度280 mm;磨削工件长度1200 mm;砂轮线速度45m/s;机床定位精度0.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