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高速铁路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序过程记录表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2687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高速铁路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序过程记录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生产管理知识}高速铁路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序过程记录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生产管理知识}高速铁路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序过程记录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生产管理知识}高速铁路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序过程记录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生产管理知识}高速铁路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序过程记录表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高速铁路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序过程记录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高速铁路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序过程记录表(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模架法简支箱梁施工工序过程记录表一、填写说明1.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相关表格进行过程工序记录,有的要作为质量验收或隐蔽工程检查的支持性记录附在其后,并纳入竣工文件,有的要作为追溯性资料待时查询,需要自行妥善保存。2. 施工日志采用A4纸大小,自行印刷(采用纸张材质不低于70gA4纸),其封面、填写要求和内页按本册样式执行。3. 关键工序记录表应由技术负责人、质检工程师、施工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四方签字,签字要由本人手签,不得他人代签或打印。其中:“技术负责人”是指负责本工点技术指导和管理的技术员或工程师;“质检工程师”是指取得局级及以上部门质量检查证的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或质检员;

2、“施工负责人”是指具体负责本工点施工组织的行政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是指取得铁道部或国家监理资格证书的现场监理人员。凡其它记录表中涉及上述人员时,含义均同(除有专门说明外)。记录表中涉及其它人员签字的,按相应岗位职责人员签字。“记录人”应优先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当委托其它人员进行记录时,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对记录人进行专门交底或培训相关知识。4.施工工序记录表由工班、工程部技术分管,试验室,机务部,测量班以及质检部负责完成,具体分工如下:(1)通知单类: 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后,发出人,接收人各留存一份,并统一归档;(2)测量数据类表格由测量班负责,抄送工程部及质检部,并归档;(3)混凝土温控

3、表以及养护记录表由试验室负责,工程部和质检部检查分析,并试验室归档;(4)钢筋工序自检表、模板工序自检表、工序交接记录表、梁体保护层厚度自检记录表由工班负责填写,凭填写好的自检表报工程技术部检查,工程部及工班各保存一份;(5)检查记录表类以及张拉压浆类记录表由工程部负责填写并整理归档;(6)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质量控制记录表由机务部负责。试验室,工程部,质检部等检查,机务部统一归档;(7)所有表格必须及时,准确填写,并及时归档,保证每片梁具有完整的施工记录过程。(8)各部门负责填写表格完成后,各方签字完整,监理签认后,统一报质检部归档(试验室可以用复印件报质检部归档)。二、表格式样(附后) 应结合

4、移动模架型号及操作手册进行修改!工序通知单经监理审核签认!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序交接单单位工程名称: 箱梁编号:第 跨 工序名称交接时间工班自检人技术员质检员1移动模架拼装年 月 日工序交接检验情况:2空载试验(每跨进行?)年 月 日工序交接检验情况:3移动模架预压年 月 日工序交接检验情况:注:预压的条件及时机(第一跨,重新拼装转场后第一跨?)4模板 钢筋年 月 日工序交接检验情况:5混凝土年 月 日工序交接检验情况:6预张拉年 月 日工序交接检验情况:7初张拉年 月 日工序交接检验情况:8移动模架过孔年 月 日工序交接检验情况:9终张拉年 月 日工序交接检验情况:10压浆年 月 日

5、工序交接检验情况:11封端年 月 日工序交接检验情况:3移动模架法现浇简支箱梁工序流程卡梁号:序 号工序要求工班自检工程部检查质检部检查1移动模架拼装拼装场地:1、利用桥台台尾一段基本成型路基作拼装场地,场地长70m,宽20m。临时支撑平台:1、基础结构尺寸不小于设计;2、基础顶面高程10mm;3、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4、钢支撑位置30mm,联系杆件连接,顶部双拼I30a工字钢,工字钢顶部标高20mm。模架拼装:1、目测检查所有待拼零件是否异常,润滑脂是否加注,毛刺等异物是否清除,安全措施是否齐备;2、安装后走行机构和后支撑机构,符合设计要求;3、安装各节主梁与连接系,各横梁顶面标高误差小

6、于10cm;4、安装中主支腿,符合设计要求;5、安装前支腿,安装导梁与梁端连接系;6、各支腿支撑,拆除临时支墩,拼完后校正两主梁的平行度,定位尺寸合格,锁定两根主梁。注意防撞、防旁弯;7在主梁上拼装挑梁,分段吊装吊挂外肋和外模系统。安装电器、液压泵并驱动调试液压缸;8、安装走道、栏杆、梯子、防位移支撑等;9、全面检查、检测模板及主框架安装质量。2空载试验(时机?)1、拉线测量两根箱梁轨底相对高差,操作两主梁竖直油缸,使整个模床基本同步顶升120mm。停15分钟,观察垂直油缸的保压性能;2、使模架向前移动过孔,并测量纵移速度,使两主梁基本同步向前移动;3、回位后,微调准确定位各梁的纵向位置;4、

7、顶升模床到浇筑位置;5、在以上动作中,要同步检查电、液、机部分是否正常。3移动模架预压第一跨,重新拼装转场后第一跨?1、应采用重量稳定、易于计量和装卸、不易受雨水影响的材料;2、预压按支架所承受最大施工荷载的60%、100%、110%三级进行;3、荷载分布与支架施工荷载分布基本一致,加载重量偏差在同级荷载的5%内;4、必须进行竖直和水平位移监测,加载前测量初始值,每级加载完成1h后进行观测,间隔时间6h,当相邻两次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2mm时方可进行后续加载,全部加载后,当连续12h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2mm时方可卸载;5、预压加载和卸载按对称、分层、分级的原则进行,严禁集中加载和卸载;6、预压完

8、成后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移动模架桁架弹性变形量、非弹性变形量,评价模架安全性和确定立模标高,形成预压报告。4外模修整及清理、支座板及防落梁安装1、模板干净无锈,脱模剂涂刷均匀,拼缝严密;2、模板总长10mm,底模板宽+5,0mm,底模不平整度2mm/m,底模板中心线与理论位置偏差2mm;3、支座板及防落梁与设计位置的偏差3mm,支座板及防落梁处任意两点高差1mm,两端支座板及防落梁高差2mm,螺栓孔中心位置偏差2mm;4、底模预设反拱准确;5、制梁台座沉降稳定。5梁体钢筋绑扎、波纹管1、钢筋数量无误、弯起位置准确,焊接质量合格,垫块数量、排列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2、桥面主筋间距及位置偏差15mm,

9、底板钢筋间距及位置偏差8mm,箍筋间距偏差15m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5,0mm;3、管道在任何方向与设计位置偏差4mm,接头部位密封、牢固;4、接地钢筋连接可靠,位置无误;5、管内穿钢绞线。6端模、预埋件安装1、模板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拼缝严密,无错台;2、端模位置准确,且设置预留压缩量;3、预埋件型号、数量及位置安装准确。7模板校正1、拼缝严密,无错台;2、模板总长偏差10mm;3、底模板宽度偏差0,+5mm;4、模板倾斜度偏差3;5、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6、底模不平整度偏差2mm/m;7、腹板厚度偏差+10mm,0,底板厚度偏差+10mm,0,顶板厚度+1

10、0mm,0,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8混凝土灌注1、浇筑方案及应急措施,明确分工;2、灌注通知经监理、施工负责人签认。3、浇筑时间不宜超过6h;4、混凝土拌合物入模前含气量应控制在2%4%,坍落度控制在20020mm;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宜在535,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宜在530;5、混凝土浇筑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灌注、一次成型,水平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6、振捣以插棒为主,侧振为辅;7、振动棒垂直点振,严禁横拖,振捣合格以表面泛浆发亮、混凝土不再下沉、以无气泡溢出为度,严禁触碰模板、预埋件、波纹管和钢筋;8、夏季混凝土浇筑避开高温时段。9模板拆除1、强度达到60%;3、

11、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大于15;4、先松内模丝杆,再拆除模板。移动模架法现浇简支箱梁工序流程卡(续表一)10终张拉(有砟轨道)1、混凝土强度达到95%,弹模达到100%,龄期不小于5d,工程部下发终张拉通知单;2、三同心:孔道、锚具、千斤顶同心,两端同步;3、张拉三控:应力、应变、持荷时间;4、实际伸长值两端之和不超过理论值(实际弹模计算)的6%;5、每件预制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预应力钢丝总数的0.5%,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也不得在同一侧;6、锚具回缩量6mm;7、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更换锚具或换钢绞线来重新张拉:A后期张拉时发现早期张拉的锚具中夹片断裂

12、者;B锚具内夹片断裂;C一片梁中断滑丝量超过规定,选最不利的一束进行处理;D锚环裂纹损坏者;E切割钢绞线或压浆时又发生滑丝者;8、终张结束立即测弹性上拱值,应1.05倍理论弹性上拱值;9、张拉结束做好滑丝标记。10、预应力应采用两段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11预张拉(无砟轨道)1、强度达到60%,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箱内与箱外温差不大于15,拆除端模、松开内模,工程部下发预张拉通知单;2、张拉顺序为:00.2k(作伸长量标记)930MPa(锚下控制应力)(持荷5min,测伸长量)锚固。12初张拉(无砟轨道)1、强度达到80%,工程部下发初张拉通知单;2、三

13、同心:孔道、锚具、千斤顶同心,两端同步,不同步率10%;2、张拉三控:应力、应变、持荷时间。3、初张拉前在梁体做永久标记并测量弹性上拱初始值。13终张拉(无砟轨道)1、混凝土强度达到,弹模达到35.5GPa,龄期至少10d,工程部下发终张拉通知单;2、三同心:孔道、锚具、千斤顶同心,两端同步;3、张拉三控:应力、应变、持荷时间;4、实际伸长值两端之和不超过理论值(实际弹模计算)的6%;5、每件预制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预应力钢丝总数的0.5%,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也不得在同一侧;6、锚具回缩量6mm;7、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更换锚具或换钢绞线来重新张拉:A后期张拉时发现早期张拉的锚具中夹片断裂者;B锚具内夹片断裂;C一片梁中断滑丝量超过规定,选最不利的一束进行处理;D锚环裂纹损坏者;E切割钢绞线或压浆时又发生滑丝者;8、终张结束立即测弹性上拱值,应1.05倍理论弹性上拱值;9、张拉结束做好滑丝标记;10、预应力应采用两段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14孔道压浆1、终张完后,工程部下发钢绞线切割通知单,切割处离锚环355mm,使用砂轮机切割,切割完后聚氨酯防水涂料对锚具、锚垫板及外露钢绞线头进行防锈处理。2、终拉完成后48小时内进行管道真空辅助压浆。2、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