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生产条件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2568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生产条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卷六 农业 林业 水利 第一章 农 业 第三章 林 业 第一节 生产条件 第一节 森林资源第二节 农作物 第二节 林木营造第三节 农技农艺 第三节 林木保护第四节 农业基地 第四章 水 利第二章 饲养业 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第一节 畜禽饲养 第二节 水土保持第二节 疫病防治 第三节 管 理第三节 饲养专业户 石狮地处沿海。民国及其以前,境内土壤瘠薄,森林覆盖面积小,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威胁大。虽有塘、陂、坝、圳等水利设施,但灌溉面积小,抗灾能力差。由于内忧外患,水利失修,灾害频繁,以及耕作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低。在漫长的封建制度下,广大劳动人民终年劳作,不得温饱,多外出谋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视水利为农业命脉,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筑堤防潮,建闸蓄水,疏河排洪。建设小(一)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10座,兴建金鸡南渠引水工程,建筑蚶江、西岑等海堤3条,围海造田5955亩。封山育林,造林绿化,营造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治山治水,控制水土流失。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农业、林业生产不断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促进畜禽饲养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山林遭受破坏,水利设施被毁、损严重,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生产条件,农、林、牧、副、渔,各业兴

3、旺。 石狮建市以后,市人民政府加大对农、林、水各业的投入,制定优惠措施,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支持各种专业大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水利工程技术改造,开展群众性造林种果,建立农田保护区,建设高优产业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化、商品化。1992年,石狮市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1997年,全市建立“良种、粮食、果蔬、渔业、畜牧、加工”六大基地,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8.7提高到14。 第一章 农业第一节 生产条件 一、耕地 (一)耕地面积 石狮境内水资源缺乏,旱地多。1955年,有耕地102858亩,其中水田16704亩,占16.24;旱地86154亩,占83.76;人均耕地面积0.91亩,每个

4、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09亩。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水田面积逐年增加。1965年,有耕地97001亩,其中水田17199亩,占17.73;旱地79802亩,占82.27;人均耕地面积0.64亩,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0.83亩。1978年,有耕地95613亩,其中水田23690亩,占24.78,旱地71923亩,占75.22;人均耕地面积0.46亩,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0.61亩。1986年,耕地面积为85633亩。其中水田22369亩,占26.12,旱地63264亩,占73.88;人均耕地面积0.36亩,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0.49亩。1988年,耕地面积为83892亩,1989年,有耕地面积83

5、628亩。其中水田22056亩,占26.37,旱地61572亩,占73.63;人均耕地面积0.33亩,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0.46亩。随着石狮市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不断增加,以及土地成片开发。1997年,全市耕地面积已减少至53527亩,其中水田15306亩,占28.6,旱地38221亩,占71.4;人均占有耕地0.18亩,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0.21亩。 (二)土壤类型与分布 据1980年土壤普查分类,石狮境内的91810亩的耕地主要有5个土类。 砖红壤性红壤 又称赤红壤,面积44041亩,占耕地总积的47.97,多分布于海拔50米以下的台地。 水稻土 面积22096亩,占

6、耕地面积24.06,主要分布于宝盖、蚶江2镇。 风沙土 面积18635亩,占耕地面积20.30,主要分布于海拔010米低平的沿海地带和一、二级滨海台地。 潮土 面积6779亩,占耕地面积7.38,主要分布于溪流两岸及河沟发达的水网平原地带。 盐土 在石狮市仅见咸土壤,为经旱耕熟化形成的耕作土壤,但发育尚未完善,仍处于脱盐阶段。面积264亩,占耕地面积0.29,集中在永宁镇的滨海平原局部高潮位以上脱离海潮影响的低平地带。 二、劳力 石狮境内人多地少,长期以来劳动力均过剩。1955年,总人口113537人,其中劳力38466人,占33.88% 。1965年,总人口151971人,其中劳力51468

7、 人,占 33.86。1978年,总人口为207092人,其中劳力70342人,占33.97。扣除部分在渔业及社、队企业的劳力,从事种植业的劳力有57635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有相当部分泿劳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从事各种工副业生产。1989年,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有21161人。1992年,有17680人,占总人口的6.54。1995年,有14411人,占总人口的5.04。1997年,有13708人,占总人口的4.72。 三、畜力 石狮境内传统耕畜以牛为主。1952年,有耕牛4376头,每头负担耕地23.76亩。随着农业生产发展,耕牛饲养量逐年增加。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社员的耕牛

8、折价入社归集体所有,统一安排使用,畜力利用率提高。因实行耕牛公有私养,管理不善,加上役使过度,耕牛病死率上升。1957年,有耕牛3701头,每头负担耕地27.45亩。1962年,减至2848头。此后,采取保护耕牛措施,耕牛数量逐年增加。1971年,有耕牛4246头,每头负担耕地22.73亩。70年代后,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和普及,机耕面积扩大,耕牛数量减少。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耕牛折价归个人所有,耕牛繁殖率上升。1988年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耕地面积的缩小,耕牛的数量逐年减少。 四、肥料 解放前至50年代,石狮境内农作物施用的肥料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有水肥

9、、土杂肥、稿秆、海肥、绿肥、饼肥、骨粉、灰肥等。其中绿肥以蚕豌豆、箐锭、无头菜、“九月豆”为主。60年代,仍以农家肥为主。同时引进种植紫云英、臭菊等绿肥。19621963年,重点示范施用石灰氮、碳酸氢铵、氨水、过磷酸钙、钙镁磷和尿素等化肥(无机肥)。70年代,虽然化肥品种、数量增加,但农家肥还是主要肥料,增加红萍、太阳麻等绿肥。在全面推广施用氮肥、磷肥的同时,重点示范推广钾肥和复合肥。并且示范推广施用九二、卅烷醇、增产素、五四六(菌肥)、腐植酸铵,钼酸铵和硼砂等生长素及微量元素。80年代,农家肥和化肥并重。其中绿肥从专用转化为菜肥兼用。化肥在施用氮、磷、钾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和微

10、量元素。90年代,以化肥为主,农家肥为辅。农家肥主要为人粪尿,大部分用在果树及蔬菜上。大田作物使用的化肥主要有尿素、碳铵、复合肥、氯化钾和过磷酸钙。同时推广施用植物营养生长素及植物生长促进素有碧全、磷酸二氢钾、云大120和叶绿素等。 五、农机具 (一)耕作机具 传统耕作机具有木犁、耙、拉挞、锄锥、草锄、铳仔、土铧等。1980年,使用ISP3.5水田平整机整地。1988年,水田95以上采用拖拉机旋耕;农地使用机械较少,缺少适用配套机具,使用半机械化花生、大豆播种机。1992年,市农业科技试验场使用2XT9356型机动水稻插秧机,配合编织布育秧技术,进行水稻机插作业。1990年,市农业科技试验场用

11、手扶拖拉机带旋耕机配套开沟机用于冬种水麦及菜畦作业。1995年春,引进一台2ZPY型抛秧机。冬种小麦使用ZBG6A式旋耕小麦条播机。是年冬,又购进ILYQ320手扶驱动式园盘犁1台,用于稻草回田和农田除翻。 (二)排灌机具 传统排灌机具有水车、桔槔、戽榉 、戽斗、漏桶、喷桶等。70年代,小型移动式内燃机水泵机组已普遍应用。1981年,在蚶江、祥芝、永宁、石狮投资建设连片喷灌系统后,水泵机组除部分果林场尚有应用外,大部分已被遗弃,失去效益。1995年起,由市、镇、村、农户联合投资建有永宁前埔、蚶江莲中、祥芝奈厝前等连片蔬菜基地微喷灌系统。 (三)植保机具 70年代,水田和果园普遍使用3WZ40型

12、担架式机动喷雾机。80年代,引进小量18型背负式机动弥雾喷粉机。每百亩耕地有手摇喷雾器7台。 (四)收割机具 传统收割机具有镰刀、薯挖等。1987年,使用龙江120型和农友90型联合收割机。水田区有机动脱粒机50台,每百亩水田有人力脱谷机14台。1992年,石狮街道办事处上浦村王明建陆续购置农友90型联合割机台,组建农机服务队,为农民收割服务。场上作业用扬场机。 (五)农产品加工机具 传统农副产品加工有土笼、石槌臼、油车、石宕、石碾、地瓜片刨等。60年代起,开始使用碾米机、磨面机、榨油机及淀粉加工机具。 (六)农用运输机具 传统装卸、运输机具有竹篮、畚箕、粪桶、独轮车、板车、马车、木船等。60

13、年代,使用手扶拖拉机运输。1988年后,石狮市农业机械化侧重于农村运输机械化。短途运输以手扶拖拉机、农用三轮运输车为主,主要从事砂、石、土等建筑材料及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中短距离运输用农用运输车,由于货源不多,发展相对较慢。农用载重汽车即从事长途运输。1997年,全市有农用运输车240台、农用三轮运输车300台。 第二节 农作物 一、水稻 宋代,石狮境内引种“占城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水利失修,栽培技术落后,耕作粗放,且大面积的稻田是埭田,常因缺水反碱,严重影响水稻生产,亩产只有140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条件改善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稻产量不断提高。50年代,

14、引种高秆常规良种。1957年,亩产178.9公斤。60年代中期,推广矮秆良种水稻,产量普遍提高。1962年,改漫灌为渠灌,水稻亩产180.4公斤。1966年,亩产193.2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水稻生产绯徊不前。1976年,亩产255.7公斤。1976年以后,推广杂交水稻良种。1978年,早稻亩产352.9公斤,晚稻亩产337.3公斤。80年代,随着杂交水稻优良组合的不断更新换代,水稻保持稳产高产。1987年,亩产400.8公斤。90年代,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水稻亩产稳定在400公斤以上。1997年,水稻亩产430.7公斤,总产量13346吨。 二、甘薯 明万历年间,石狮境内引进甘薯种植。甘

15、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于种植,至民国时期,逐渐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地处沿海丘陵旱地,风大水缺,早、晚薯亩产只有150多公斤。缺水严重的山埔园只种植一季越冬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修水利,改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不断提高甘薯产量。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普及甘薯“五改”(改旧品种为新品种,改弱苗为壮苗,改稀植为合理密植,改不施基肥为增施包心肥,改粗放管理为精心管理)技术,四大电灌站灌溉面积逐年扩大,促进甘薯增产。1982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部分甘薯由主粮转为饲料,加以联产承包,土地分散,耕犁、抗旱不便,“五改”措施难以落实,影响甘薯生产的继续发展。 三、大小麦 宋代,石狮境内引进小麦种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只有60公斤。 50年代,种植地方品种,大小麦的产量低。6070年代,相继引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