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度表格}苹果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2297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7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制度表格}苹果种植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生产制度表格}苹果种植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生产制度表格}苹果种植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生产制度表格}苹果种植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生产制度表格}苹果种植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制度表格}苹果种植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制度表格}苹果种植生产技术规程(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安达农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苹果种植生产技术规程目录1 建园71.1 要求的自然条件71.1.1 气温71.1.2 降水81.1.3 光照91.2 土壤条件91.3 地形地势91.3.1 海拔高度91.3.2 地形101.4 灌溉与保墒101.4.1 苹果对水分的需求101.4.2 苹果树水分供应的途径和措施111.4.3 灌水注意事项122 规划栽植与园地管理132.1 规划栽植132.2 园地管理153 树形培养与改造153.1 总体原则、要求和目标163.1.1 总体原则163.1.2 要求163.1.3 目标173.2 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173.3 树形选择与树体结构183.3.1

2、树形选择183.3.2 树体结构183.4 整(改)形修剪方法193.4.1 间伐193.4.2 提干193.4.3 落头193.4.4 缩冠193.4.5 疏枝193.4.6 长放203.4.7 刻芽、抹芽203.4.8 摘心203.4.9 拉枝203.4.10 拿枝、扭梢213.4.11 环切214 花果管理224.1 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224.1.1 保花保果224.1.2 疏花疏果224.2 果实套袋与除袋244.2.1 套袋244.2.2 除袋254.3 摘叶转果254.3.1 摘叶264.3.2 转果264.4 果实增糖增色264.4.1 重视秋剪264.4.2 铺反光膜275 清

3、园管理275.1 秋耕275.2 施秋肥285.3 清园操作286 障碍土壤改良及营养管理306.1 障碍土壤改良306.1.1 深翻熟化306.1.2 覆盖保墒306.1.3 果园生草306.2 营养管理316.2.1 当前果园施肥存在的突出问题316.2.2 苹果树的矿质营养元素及其作用326.2.3 苹果树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336.2.4 施肥技术347 病虫害管理357.1 病害管理357.1.1 苹果树腐烂病357.1.2 苹果早期落叶病367.1.3 苹果白粉病377.1.4 苹果果实轮纹病377.1.5 苹果炭疽病377.2 虫害管理387.2.1 桃小食心虫387.2.2 山楂

4、红蜘蛛397.2.3 二斑叶螨397.2.4 苹果小卷叶蛾407.2.5 梨星毛虫417.2.6 黑绒金龟子418 采收、包装与贮藏428.1 采收428.2 包装438.3 贮藏431 建园苹果是多年生经济作物,根系深、树冠大、寿命长,而且管理的连续性强、直接投入多、技术要求高。因此,园址、品种的选择和建园质量的好坏对苹果产量、质量和果园管理、效益的发挥、树的寿命都有直接的影响。建园时必须遵守自然法则,把苹果园建在自然条件适宜、无污染的地域,并进行合理规划、科学栽植,才能为安全、丰产、优质、高效奠定良好的基础。1.1 要求的自然条件苹果与其他植物一样,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适应了一定的外界

5、环境条件,并产生了特定的要求。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和生产,在良好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1.1.1 气温气温是苹果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生态条件之一,也是影响果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苹果比较喜欢冷凉气候,对各季节都有具体的要求。年平均气温 我国苹果适宜区年平均气温在8.0-14之间,最佳适宜区为8.5-12。冬季气温 冬季为苹果树休眠期,要求一定低温并持续一定时间顺利度过休眠,次年才能正常生长。一般冬季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应不低于-14,也不高于7,极端低温-27以上为合适,低于-30时会发生严重冻害。生长期气温 这一时期的温度对苹果生产和果实品质有着明显影响,一般平均气温应达到1

6、3.5-18.5,而6-9月的平均气温宜在16-24。在生长期内,不同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开花期适温为15-25,气温过低,也会影响传粉昆虫活动,影响授粉坐果;如果气温过高,花期缩短,进而影响到授粉,坐果率大大降低。花芽分化期温度:一般苹果花芽从6月份开始分化并延续1个多月,这个时期日平均温度在20-27比较有利,日温差越大,花芽形成率越高。夏、秋季温度与果实生长和品质形成有密切关系。果实发育以25上下最为适宜,昼夜温差大,果实着色好,含糖量高,风味浓郁;温度过高,味淡、着色差。1.1.2 降水苹果喜较干燥气候,适于年降水量在560-800mm且分布较均匀,或生长期一般保持土壤水分达到田

7、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的地区栽培为好。1.1.3 光照苹果属喜光果树,体内的干物质90%-95%是来自光合产物。苹果生产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000-2500小时,特别是8-9月份不能少于300小时;树冠内自然光入射率应在50%以上,透光率应达20%左右。光照在全日照70%以上着色最好,70%-40%着色渐差,40%以下着色不良或不着色。1.2 土壤条件土壤是苹果树赖以生长发育的基础,良好的土壤是丰产优质的先决条件之一。苹果树大、根深,一般要求土层深度2米以上,地下水位2米以下,土壤含有机质1.5%以上,土壤氧气浓度10%-15%,酸碱度(pH)5.7-6.7,总盐量低于0.28%为宜。还要

8、求土壤质地良好,通气、透水性也要好。故以保肥、保水力较强的黄绵土、沙壤土为最佳。1.3 地形地势地形、地势对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到苹果树的生长与结果。1.3.1 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在一定范围内时,苹果树长势缓和、产量较高,果实着色好,维生素含量高,糖酸比高,风味浓,硬度大,耐贮藏。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在海拔850-1300米范围内,生产的苹果品质最佳,成为世界著名的苹果优生区。但适宜的海拔高度也因地而异,一般随纬度增高而逐渐降低,如渤海湾、辽东半岛地区,海拔不高,也能生产优质苹果,这当然也不可排除科学技术的作用。1.3.2 地形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它直接影响着小区域的光照和温度等,从而

9、影响苹果的生长发育。适合苹果建园的地形一般以塬地为好,塬地一般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空气流畅,管理方便,是发展优质苹果的首选地形。1.4 灌溉与保墒我国优质苹果主产区大部分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优生区,主要靠自然降水供给果树利用,但该地区降水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而春季干旱对苹果生长极为不利。1.4.1 苹果对水分的需求水分的功能 水是各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水是果树养分吸收、运输、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的基质;水是果树进行蒸腾作用的必需物质;水使果树生长中的细胞处在膨胀状态等。苹果的需水量 一般苹果树每生产1克干物质的需水量约为146-233克,其中用于蒸腾消耗

10、的有95%以上。每亩盛果期苹果树的年耗水量约为100-110吨,相当于150-170mm的降水量。维持苹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的土壤含水量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春季是苹果树生长结果的关键时期,必须保证持水量80%左右。5-6月是苹果树新梢旺盛生长期,营养生长需要消耗大量水分,叶片蒸腾也需要大量水分,此期称为“果树需水临界期”。缺水危害与多水弊端 苹果的缺水危害表现为:发芽慢,新梢细短,叶片小;花期缩短,坐果率低,花后幼果发育差,落叶严重;夏旱春梢停长早、日灼严重;秋旱叶片早衰,果实膨大慢,着色差,遇雨裂果严重,果汁含量减少,口感较差;冬旱树抗寒性降低。但多雨对苹果的生长结果也不利,主要表现

11、为:新梢旺,树徒长,坐果低;停长不及时,成花难;果实着色差,肉质粗,风味淡;土壤养分淋溶重,且透气差,根系易因窒息而中毒。1.4.2 苹果树水分供应的途径和措施通过耕作保墒、覆盖保墒、积雪保墒,以及修筑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减少蒸发和拦蓄自然降水。努力创造条件,广开水源,在苹果树需水的关键时期及时、适量的灌溉,确保树体生育需要。西北黄土高原等地资源短缺,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域必须立足抗旱保墒。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保墒措施,提高水分利用率;另一方面应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浪费,减少无效消耗。措施主要有:耕作保墒、覆盖保墒和喷布抗旱剂、土壤保水剂。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欠丰的国家,苹果主产区多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

12、且自然降水存在着严重的降水时期分布不均问题。因此推行节水灌溉,一方面可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要求,获得优质果品;另一方面可减轻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实现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节水灌溉方式有:滴灌、喷灌、穴灌。1.4.3 灌水注意事项水分状况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对优质苹果生产不利。因此,果园的水分管理应注意:1灌水必须注意水质,雨/雪水、地面径流水、河水是最好的灌溉用水,含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绝不能作灌溉用水;2灌水必须与果树生长节奏相吻合,盲目灌水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3灌溉必须与施肥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4旱地果园土壤管理,要围绕节水来进行,多采用旱作措施,促进

13、果园水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2 规划栽植与园地管理2.1 规划栽植在苹果适生区特别是优生区建立商品基地,发展安全、丰产、优质、高效生产,必须依据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区良种,集中连片”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使苹果生产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高起点的基础上。基地规划:摸清底子;要在国家及各级政府大农业结构调整、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建园的地点和规模;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基地建设的步骤和方法。果园设计:基地规划完成之后,本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符合果树生育要求,便于田间作业,利于果园经营管理的原则,对园地进行精心设计、

14、统筹安排,以达到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目的。栽植区是果园生产的区域,大面积果园可划分为大区和小区,小面积果园只划小区,小区是果园生产的基本单位。小区一般以长方形为宜,长边应与当地主要风向垂直,平地果园多为东西向;塬地果园,大区以100亩左右为宜,小区以30亩左右为好。道路和排灌系统。果园道路一般由干路、支路、小路组成。干路贯穿果园内外,接通公路干线,是大区间的界限,一般以两道为宜,宽约5-7米;小路为小区田间作业道,一般以相邻两户的边界行间加宽而成,宽约1-3米。灌水系统主要是干渠、支渠和蓄水池、水窖等。这些设施应与道路、防护林等结合,使路、渠、林三者成为一体,同时应保持0.1%-0.02%的比

15、降。防护林。大规模建园均应设防护林,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更应如此。防护林一般分为防风林、水保林等。授粉树的配置,应与主栽品种选择统筹安排。选择的授粉树必须是既要适宜当地条件,又与主栽品种花期基本一致,花粉量多,相互授粉亲和力好的品种。三倍体品种及其芽变与亲本品种不能作授粉树。授粉树和主栽品种的比例以2-3:7-8为宜,但当授粉品种同属优良品种时,比例可按1:1栽植。栽植方式与密度确定。栽植方式应以便于耕作管理,经济利用土地和通风透光为原则,根据当地条件确定。一般采用长方形栽植,行距应大于株距1.5-2米。行向以南北为好。栽植密度应根据成龄树冠大小、通风透光状况、田间机械作业等确定。因此,栽植密度应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