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蚕茧收烘是蚕业生产经营中个必备的重要环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20530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蚕茧收烘是蚕业生产经营中个必备的重要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产管理知识}蚕茧收烘是蚕业生产经营中个必备的重要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产管理知识}蚕茧收烘是蚕业生产经营中个必备的重要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产管理知识}蚕茧收烘是蚕业生产经营中个必备的重要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产管理知识}蚕茧收烘是蚕业生产经营中个必备的重要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蚕茧收烘是蚕业生产经营中个必备的重要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蚕茧收烘是蚕业生产经营中个必备的重要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320500 JM 03-2001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50101实施20041231发布蚕茧收烘技术规程DB3205/T 080 -2004DB3205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B051DB3205/T 080-20041. 前 言蚕茧收烘是蚕业生产经营中一个必备的重要环节,季节性特强,时间高度集中。为规范鲜茧收购和干燥处理技术,最大限度地保全茧质,特制定本标准。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市蚕桑指导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新华、卜金星、洪水泉。I蚕茧收烘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桑蚕鲜茧的鲜茧分类、鲜茧分级、抽样、检验方法、茧处理、蚕茧干燥。本标准适用于桑蚕鲜茧

2、交易中采用干壳量法分级的桑蚕鲜茧质量检验和采用江苏83型车子风扇灶二次干燥法烘茧的蚕茧干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B 32/320-1999 桑蚕茧(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干壳量指50g鲜上车光茧的茧层,烘到无水衡量时的质量。3.2上车茧指可缫正品生丝的蚕茧,包括上茧和次茧。3.3上茧指茧形整齐,茧层

3、厚薄较均匀,茧色及缩皱正常,表面无疵点或仅有较轻微疵点的蚕茧。3.4次茧指茧层表面有疵点,但程度较轻、不属下茧、尚可缫次等生丝的蚕茧。3.5下茧指茧层表面有严重疵点,不能缫丝或很难缫正品丝的蚕茧。3.6上车茧率指上车茧占受检蚕茧的质量百分率。3.7色泽指茧层颜色与光泽。3.8匀净度指上茧占上车茧的质量百分率。3.9茧层含水率指茧层所含水分质量占鲜茧茧层质量的百分率。3.10好蛹指化蛹正常,蛹体表面无破损并已呈黄褐色的蛹。3.11好蛹率指好蛹粒数占受检茧粒数的百分率。3.12双宫茧内有两粒或两粒以上蚕蛹的蚕茧。3.13原量指50g鲜上车光茧的茧层质量。3.14二次干燥法经第一次干燥将鲜茧杀蛹并发

4、散大部分水分,达半干程度,出灶散热后,经过一定时间堆放还性,再进行第二次干燥处理后达到适干的干燥方法。3.15还性指半干茧堆放后,蚕茧中水分平衡走匀的过程。3.16烘率一定量鲜茧能烘成的适干茧的百分比。4 鲜茧分类桑蚕鲜茧按茧质不同,分为上车茧和下茧两类。桑蚕鲜茧分类应符合DB32/320-1999的要求。5 鲜茧分级5.1 上车茧分级5.1.1 基本等级分级根据干壳量检验结果对照干壳量分级表确定鲜茧的基本等级。干壳量分级表见表1。表1 干壳量分级表等级干壳量(g)等级干壳量(g)特1011.019.0特910.828.8特810.638.6特710.448.4特610.258.2特510.0

5、68.0特49.877.8特39.687.6特29.497.4特19.2107.2117.0注:干壳量分级规定以0.2g干壳量为一个茧级,满0.1g按0.2g计算,不满0.1g则尾数舍去。11级以下为级外品。5.1.2 补正定级在确定基本等级的基础上,根据上车茧率、色泽、匀净度、茧层含水率、好蛹率的检验结果进行补正定级。5.1.2.1 上车茧率以100%为基础,每降低5%降一级。满2.5%作5%,满7.5%作10%计算。5.1.2.2 色泽、匀净度a)茧层外表洁白,光泽正常,茧衣蓬松者为好;茧层外表灰白或米黄,光泽呆滞,茧衣萎瘪者为差;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者为一般。匀净度85%及以上者为好,70%

6、84.99%者为一般,不满70%者为差。b)色泽、匀净度两项都好者升一级,两项都差者降一级,其余情况者不升不降。匀净度不满50%和每500g鲜茧粒数在400粒及以上者按次茧收购。发现毛脚茧的应退回,待化蛹正常后再行收购。5.1.2.3 茧层含水率茧层含水率12.99%及以下者升一级,13%15.99%者不升不降,16%20.99%者降一级,21%以上者应退回,待晾干后再收购。当大气相对湿度85%以上时,可允许16%17.99%不降级。5.1.2.4 好蛹率好蛹率95%100%者升一级,90%94.99%者不升不降,80%89.99%者降一级,70%79.99%者降二级,余类推。有僵蚕(蛹)者,

7、好蛹率和色泽、匀净度均不得升级,该降则降。僵蚕(蛹)茧占30%及以上者按次茧收购。5.2 次下茧分级5.2.1 双宫茧、次茧和下茧分级双宫茧、次茧和下茧三类分级见表2。表2 双宫茧、次茧和下茧分级等级双宫茧次茧下茧黄斑、柴印、穿头茧印头、薄皮、烂茧一级好双宫占80%及以上,茧层厚,茧色白次茧占80%及以上重黄斑、重柴印、穿头茧及次茧占80%以上印头、薄皮茧占70%以上二级好双宫占60%79.99%,茧层中等,茧色次白次茧占65%79.99%重黄斑、重柴印、穿头茧及次茧占60%79.99%印头、薄皮茧占50%69.99%三级好双宫不满60%,茧层薄,茧色次次茧占50%64.99%重黄斑、重柴印、

8、穿头茧及次茧不满60%印头、薄皮茧不满50%注:好双宫指除去印、烂双宫、重畸形双宫、重黄斑双宫以外的双宫茧。5.2.2 蛾口、削口和鼠口茧壳分级蛾削口茧壳,根据茧层厚薄、茧形和削口大小,色泽好坏分三等定级;鼠口茧壳,根据茧层厚薄、清洁程度、杂质含量多少,分三等定级。6 抽样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在交易的鲜茧中,采取多点随机的抽样方法,一般每笔茧抽大样2.5 kg 3.0kg,将样茧轻轻拌匀后分成二区,任选一区待检。7 检验7.1 上车茧率7.1.1 仪器衡器:量程500g,分度值0.1g。7.1.2 检验方法在选定样茧中,随机称准样茧500g,数清粒数(双宫茧1粒作2粒),选出下茧,称量上车茧质量

9、,计算上车茧率。7.1.3 计算按式(1)计算上车茧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上车茧率(%)=上车茧质量(g)100 (1)测试茧质量(g)7.2 色泽、匀净度7.2.1 色泽将交易鲜茧倒在售茧台上平铺,检验鲜茧色泽,作好记录。7.2.2 匀净度7.2.2.1 检验方法在7.1.2的上车茧中,分别选出上茧和次茧,称量并记录各自质量,计算出匀净度。7.2.2.2 计算按式(2)计算匀净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匀净度(%)=上茧质量(g)100 (2)上茧质量(g)+次茧质量(g)7.3 好蛹率7.3.1 检验方法a)根据定粒定量法,在500g样茧中抽取十分之一粒数(尾数按四舍五入计算),剥去茧衣,

10、称量50g鲜上车光茧,削开茧层,倒出蛹和蜕皮,检验好蛹粒数,作好记录。b)核准茧壳粒数,称量鲜茧茧壳质量(原量),作好记录,然后将茧壳装入样品袋待检。7.3.2 计算按式(3)计算好蛹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好蛹率(%)=好蛹粒数100 (3)50g鲜上车光茧粒数7.4 干壳量和茧层含水率7.4.1 评茧仪检验7.4.1.1 仪器评茧仪:秤量0g13g,读数6g13g,感量25mg。7.4.1.2 检验方法将7.3.1中待检鲜茧茧壳复核粒数,检查茧壳内有无蛹体和蜕皮等,然后摊匀在烘盘内,按评茧仪操作规程顺次进行预烘和决烘,预烘中将茧壳翻身1次2次,待茧壳微变蜡黄,即取出翻身换入决烘盘中,茧壳烘

11、至无水衡量,记录干壳量数值,保留样茧壳备查。7.4.1.3 茧层含水率计算根据7.3.1和7.4.1.2中两项数值,按式(4)计算茧层含水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茧层含水率(%)=茧层原量(g)-茧层干量(g)100 (4)茧层原量(g)7.4.2 电脑评茧仪检验7.4.2.1 仪器电脑评茧仪。7.4.2.2 检验方法将7.3.1中待检鲜茧茧壳复核粒数,检查茧壳内有无蛹体和蜕皮等,然后按电脑评茧仪操作规程,直接测出干壳量和茧层含水率。8 茧处理8.1 鲜茧处理8.1.1 进站处理a)轻装篮、轻运、轻放。b)鲜茧过磅后,要及时铺格进烘,在大称篮中盛放时间不超过1h。不能及时进烘的,随即运送鲜茧处

12、理室,按蚕茧类别和品种分别堆放处理。8.1.2 堆放处理8.1.2.1 堆场与设备具备温度低、干燥通风、离烘房近、避免阳光直射、面积充足等条件,并配备排风扇。一般一付灶收烘鲜茧20吨,应配备茧篮4800只,每50kg鲜茧需1m2的茧篮堆场。8.1.2.2 处理方法应采用篮堆法,装篮要松,以八分满为宜,中间挖成凹形,一般每篮装茧3kg4kg,以品字形堆积,篮堆高度不超过6层,每6行留一通道,四周离墙0.5m。8.1.2.3 堆放时间春茧最长不超过24h;夏秋茧最长不超过16h。8.2 半干茧处理8.2.1 散热刚出灶的半干茧,应在茧格内充分散热冷却后,再行堆放还性。8.2.2 堆放方法根据茧质、

13、干燥程度和出灶先后标明日期、时间、烘率等,采用篮堆法分别堆放,茧篮装茧,九分满为宜,品字形堆放,高度不超过6层,底层倒放一层茧篮,6排为一堆区,四周留通道,保持空气适当流通。8.2.3 还性8.2.3.1 还性要求在半干茧堆放还性适度时,应立即进行二烘,否则要翻篮,一般每3d翻篮1次。8.2.3.2 还性适度检验方法a)手触法:以手插进茧篮或茧堆中间,手感阴凉、茧层柔软、弹性弱为还性适度。b)定时法:根据气候、头烘干燥程度确定还性时间。一般晴天干燥气候条件下,半干茧程度六成半以上的还性需5d,六成的需4d,六成以下的需3d;阴雨气候条件下,各提前1d。c)鼻嗅法:鼻嗅半干茧有轻度馊味,即为还性

14、适当。8.2.4 二烘前垄堆数量以能装满二烘一灶茧量为单位,时间3h4h。8.3 干茧处理8.3.1 散堆干茧出灶后,稍待冷却,再散堆于高燥通风场所,一般堆放在茧站楼上,茧堆高度60cm,冷却后可逐步堆高,最高不超过1.5m,中间挖成凹形或波浪形,四周离墙60cm。堆放时间以充分散热为准,一般不超过24h。8.3.2 打包干茧冷却至以手触茧堆中心有爽燥感时,即可装袋打包,每包25kg,称准重量即时缝口,扎上标签,注明站别、季别、品种、毛重、净重等。8.3.3 堆放茧包应按井字形通风垛或紧密大垛方法堆放于干茧堆场,一般以8层为宜,四周离墙70cm,中间留1.2m通道。次下茧需分别打包和堆放,严禁混杂。9 蚕茧干燥9.1 蚕茧干燥工艺9.1.1 铺茧量铺茧量的多少,应根据当时茧质、气候、干燥程度和灶性而定。要求定量铺茧,四角铺足,中间稍薄,铺松铺匀。一般铺茧量与铺茧厚度见表3。表3 铺茧量与铺茧厚度项目铺 茧 量头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