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书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19379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规范标准}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技术规范标准}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技术规范标准}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技术规范标准}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技术规范标准}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规范标准}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书(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技术规范书2002年1月目 录1总则22工程简介22.1本地电话网管理结构22.2本地电话网网络现状42.3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目标42.4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利旧要求43应用软件43.1总体要求43.2系统结构53.3系统功能64硬件设备164.1计算机设备部分164.2网络设备部分174.3磁盘阵列174.4其它设备要求175系统集成186技术要求186.1软件要求186.2硬件要求216.3网络要求246.4其它要求247工程实施和管理258报价要求259供货范围2610供货时间2611技术文件2612技术服务

2、2713人员培训2714附件1:工程报价模板.2915附件2:本地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311 总则1.1 卖方应根据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并按照各本地电话网的实际情况提供应用系统的技术建议书和报价。1.2 卖方在建议书中应对本技术规范书内所提各项要求能否实现及满足的程度逐条逐项地予以说明与答复,同时要求提供相应软、硬件产品(包括第三方产品)的详细技术资料。1.3 卖方应根据本技术规范书中的相关说明和要求,提出总体技术建议和解决方案。卖方若对本技术规范书中的部分要求不能满足或者有不同于本技术规范书相关要求的其它建议,也应在建议书中详细说明。1.4 卖方建议的技术方案及软、硬件系统配置应符

3、合有关标准(例如ISO建议、ITU-T建议、IEEE标准等),卖方应在建议书中具体说明,并附上相应的技术资料。1.5 本文件中未给出,但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EE、ITU-T、IETF)已有建议的系统、设备性能(针对本技术规范书所提的功能),卖方提供的设备均应满足。1.6 卖方在建议书中应提出详细的设备配置方案、设备单价及总价。1.7 卖方在建议书中应提出供货时间、设备检验、安装调测等的建议。1.8 卖方在建议书中应说明给买方提供的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的范围和程度。1.9 卖方对于规范书的疑问可以通过书面材料与买方联系;在技术谈判的各个阶段,要求卖方以书面形式对有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技

4、术澄清和答复;所有各阶段的技术澄清文件都将作为合同附件。1.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中的特殊要求在相关的工程要求中规定。1.11 买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书的解释和修改权。2 工程简介2.1 本地电话网管理结构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本地网集中维护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各本地电话网的管理结构如图2.1所示。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负责对所辖范围内的长途局(TS)、端局(LS)、汇接局(MS)、关口局(GW)、无线市话和农话交换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各省视具体情况考虑对接入网的管理。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通过与本地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即“九七工程”连接,进行部分业

5、务工单的自动执行。同时,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与省电话网网管系统纵向连接,提供必要的设备运行状况、告警、话务、统计等信息,以保证省电话网网管系统管理功能的实现。省电话网网管系统通过与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互联,可以获取相应的管理信息,对全省范围内所有本地电话网交换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视;对告警和话务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必要时实施对某本地网交换设备的操作维护。省电话网网管系统和长途三期网管系统放置于省网管中心;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放置于本地网网络集中维护中心;本地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放置方式在由不同地市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通过I1接口与本地电话网相连接

6、;通过I2接口与省电话网网管系统向连接;通过I3接口与本地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相连接;预留I5接口与其它系统(如资源管理系统等)相连接。长途三期网管系统通过I4接口与本地网中的长途交换设备相连接,完成对长途交换网的管理。省网管中心长途三期网管系统本地网网络集中维护中心1I3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本地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GWTSLSMS省电话网网管系统I2I5I42I1本地电话网注1:本地网网络集中维护中心的名称根据各地本地网维护管理组织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为便于描述,在此统一定义为“本地网网络集中维护中心”。注2:I4接口的具体物理实现可以通过前置机提供。 图2.1 本地电话网管理结构2.2 本

7、地电话网网络现状本期工程涉及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四川和内蒙等11个省的122个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在本期工程中,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规模按照本地网规模而定,本地网规模按照局点数划分为:(1) 超大型:多于70(含)个局点(2) 大型:多于35(含)少于70局点(3) 中型:多于20(含)少于35个局点(4) 小型:少于20个局点本期工程中所涉及的本地电话网和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现状参见各省工程要求。2.3 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目标本工程的主要建设目标是对西部11省(自治区、直辖市)122个本地网已经建成的本地电

8、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告警和话务数据的集中采集和监视、局数据集中制作、话务流向集中控制、重大技术故障集中支撑和维护等要求。应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对于在本工程中需要升级改造的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在完成系统建设的同时,与相应的本地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互联工作需要在本工程中一并完成。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应该满足较强的扩展性,在将来出现与其它系统之间的互联需求时,本系统应该支持平滑升级。2.4 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利旧要求对于在本期工程涉及的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在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

9、考虑原有设备和系统软件的利旧要求。对于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必须给出利旧方案,利旧方案应至少包括对以下资源的利旧:(1) 网络和传输设备;(2) 小型机、工作站、微机等硬件设备;(3) 数据库、中间件等系统软件。3 应用软件3.1 总体要求本系统的总体要求必须满足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第2章的规定。3.2 系统结构应用软件的系统构架要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适应业务发展、满足网络扩展、易维护、可移植。应用软件的架构应遵循TMN的规范要求,按代理-服务-客户端分层,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应用软件应采用商用化图形构件、企业级决策支持工具等第三方软件加强系统的开放性、可靠性、快速开发能力和可扩

10、展性。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典型的软件结构如图3.1所示。客户机客户机集中操作维护实时监视统计分析报表Web信息发布运行维护服务器数据库服务Web服务系统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维护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网管系统与省电话网接口-I2网管系统省电话网网管前端机网管前端机网管前端机话务分析告警处理端口管理数据采集接口-I1报告分析接口-I3务管理系统与综合业业务管理系统本地网综合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图3.1 应用软件结构示意图应用软件应该能够提供一系列接口适配模块,完成数据采集和交换设备接口管理工作,这些软件模块可以运行在前置机上。应用软件应该能够提供一系列应用功能模块、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块和WEB

11、服务模块,完成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的各项管理功能,这些软件模块可以运行在一台或多台主机设备上,并能根据管理规模灵活配置。应用软件应该能够提供多种管理用户接入模式,这些模式至少包括本地图形终端接入方式、远端图形接入方式和WEB接入方式。应用软件能够按照本技术规范书的相关要求提供与省电话网网管系统之间的接口。应用软件能够按照本技术规范书的相关要求提供与本地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应用软件能够为其它管理系统预留接口。3.3 系统功能本系统的系统功能在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第3章的规定基础上作如下修订。卖方必须对包括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第3章规定在内的所有要求进行应

12、答。3.3.1 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3.1.1告警信息实时采集删除:机房环境告警(如温度、湿度、烟雾、空调、电源等)的管理;告警字段中增加:- 告警匹配关键字- 告警状态3.3.2 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3.1.3告警信息的显示增加:支持采用WEB方式进行告警发布。3.3.3 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3.1.5告警信息的统计统计结果表现形式修改如下:统计结果以图形和表格方式体现,并可方便转换为文本格式,同时可以支持结果的保存和打印输出。3.3.4 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3.1故障管理中增加“告警同步”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第3.1故障

13、管理中增加一节:3.1.6告警同步对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告警信息丢失,本系统应该支持告警同步。3.3.5 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3.2.1.1基本功能具体功能中增加第5点要求:5. 支持连接中断后的自动连接。3.3.6 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3.2交换机集中操作维护中增加“局数据自动收集整理”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第3.2交换机集中操作维护中增加一节:3.2.4局数据自动收集整理可以对各种制式的交换机发送指令收集局数据信息,然后自动整理成比较规范的格式并与规范数据进行对照比较,以便对交换机的局数据进行核查和清理。3.3.7 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

14、3.3.1话务数据采集和保存修改如下:从交换机采集的话务数据分为:周期性数据和非周期性数据。根据各类交换机的实际情况,周期性数据的统计周期为15分钟或1小时的数据采集。支持数据备份和恢复。3.3.8 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3.3.1话务数据采集和保存中增加“其它要求”本地电话网集中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第3.3.1话务数据采集和保存中增加一节:3.3.1.3其它要求(1) 应用软件应能够将话务数据的原始话务报告分交换局、统计周期,按时间顺序存放在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应用软件提供的界面进行浏览。(2) 当由于新增交换机或交换机版本升级导致数据格式变化时,应用软件应该可以保证仅仅通过修改配置文件,而不需要修改程序做到自适应。(3) 应用软件中各种话务数据的数据库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字段,并提供手段保证在由于业务需要而增加话务数据的采集项目时能仅仅通过修改系统配置实现对新增数据项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4) 用户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要求修改或自定义新的管理参数,应用软件应能识别和处理用户定义的管理参数。(5) 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