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6年河北中考复习策略教案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811923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2016年河北中考复习策略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历史-2016年河北中考复习策略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历史-2016年河北中考复习策略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历史-2016年河北中考复习策略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历史-2016年河北中考复习策略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2016年河北中考复习策略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2016年河北中考复习策略教案资料(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2016年河北中考复习策略,2015年河北考题回顾与规律总结,11(2015河北)右侧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某天的日记,其中部分字迹印刷不清。这部分字迹应是( ) A兴办洋务 B兴办学堂 C停止科考 D结束帝制,(2015河北)12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它”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015河北)131940年日本天

2、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 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占和牵制了日军 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2015河北)14右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2015河北)15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2015河北)17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

3、,这条折线是( ),A B C D,(2015河北)19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人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和平共处一项原则的践行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非洲的纳米比来获得独立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2015河北)18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

4、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2015河北)20比尔盖茨是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微软公司的创始。截至2011年,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从1998年到2010年他一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榜首。1983年人物杂志的一篇文章称比尔盖茨在软伯方面的功绩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重要。这此表明( ) A美国是拜金的国家 B美国人怀旧心理明显 C科技既造福人类又创造财富 D比尔盖茨的发明影响最大,选择题命题规律,1、侧重考查历史知识主干,无偏难怪试题,严格依据初中历史学科说明范围内命题。,2、试题体现全新角度并非走高考路线,注重选取适

5、于初中生的史料进行命制。,3、 11道选择题其中题型主要包括,1道一幅图片读图类选择题、1道数据类选择题(柱状图或折线图等)、1道表格式选择题(或主题式选择题)、一道四幅图片的选择题、一拖二选择题一个,其它均为文字叙述型材料题。即无材料不命题的特点。,2015河北)27读图,回答问题。(6分),图一 1991年苏联解体 图二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的出现,都与二战后哪个资本主义强国一直推行的对外政策直接相关?(2分) (2)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分别对该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图一 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图二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 (1)图一著作的

6、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又一伟大思想的诞生,与图二所示的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相距多少年? (2)上述思想的成功实践,各自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什么重大影响?,27.(2013年中考)读图回答问题,读图题命题规律,均选用两幅有密切联系的图片设计两问,其中第一问设计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第二问侧重考查学生站在中国与世界的角度看待事件的影响或两幅图片内在联系或不同(侧重中外结合),20122015年一直体现出这一特点,尤其在于设问中限定词要求非常严格。,(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2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7、?(3分) (1)亚历山大二世。(2分) (2)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政治、经济、教育等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措施行之有效。(4分)(评分说明:每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若考生对“一系列的改革”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具体作答可酌情给分) (3)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统治巩固和扩大)(3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28 (2014河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时期(18751908年),虽然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却增长得更快,1899年,清政府的开支高达1.01亿两,而当年总收入为8840万两,其中2400万两即占总收入的30%,用来偿还外国贷款

8、。从1874年至1911年间,根据合约,政府借款为1.714英镑(约10.83亿两),到1911年,清政府垮台为止,其偿还了3230万镑(约2.04亿两),还有1.39亿镑(约8.78亿两)未偿还,这种借钱来偿还以前贷款的方式,使清政府陷入了一个无望的泥沼中。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抗战已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抗战后一度恢复,可是内战使经济又迅速恶化,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财政金融极度混乱,以国统区米价为例,1947年1月初,每担为6万元,6月份涨至50万元,7月份又涨至65万元,物价飞涨,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工薪阶层,如教师等,最终导致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 摘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

9、1)材料一表明清朝末年政府财政收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经济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经济状况对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造成的共同影响。(3分) (1)入不敷出。(2分)(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2)抗战或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战争;内战。(4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3)使政权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或成为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3分)(评分说明:3分,意思相近即可),(2015河北)29探究问题:(12分) 材料一 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时,即拥有七艘2000吨级以上的战舰等,雄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当时日本望尘

10、莫及。但是,北洋舰队从建成到甲午战争爆发前的整整六年间,再未添置一舰一炮。而这六年,正是日本海军发展最快的时期。其高薪聘请外国著名舰船设计师专门设计针对中国的新型军舰。这六年,日本共添置了15艘新舰。这样,中日海军力量对比的天平迅速向日本方面极大倾斜。 材料二 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甲午海战的关键一役。这场海战失败的教训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永远不要忽视发展武器装备。过去如此,今天更是如此。必须尽早尽快把我军武器装备搞先进、搞强大。在有虎狼环伺周边的情况下,抓紧此事更是毋庸置疑、刻不容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武儒海武器装备发展停滞的 教训甲午黄海海战舰艇对比与启示,(1)据材料

11、一、二,概括中国黄海海战失败的教训是什么。(2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就吸取了这一教训,请举一例说明。(2分) (2)在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材料二认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仍然要吸取黄海海战失败的教训,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试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加以认证。(8分) 29(1)武器装备发展停滞。(2分) (评分说明:3分。思相近即可)示例一:海军装备了核潜艇(2分) 示例二:空军装备了各种型号的飞机。(2分)示例三:导弹部队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导弹(2分)(评分说明:2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给分) (2)认同(2分)因为:黄海海战的教训深刻;中国周边的形势不稳定;

12、中国军队的装备尚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周边一些国家的军队装备不断更新等。(4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这些说明今天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不能停滞。(2分)不认同。(2分) 因为黄海海战教训已经吸取;中国周边和平趋势没有改变;当今中国军队的装备使周边一些国家不敢轻举妄动;中国当前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武器装备建设须量力而行等。(4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这些说明今天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可以暂停。(2分)(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材料题及探究命题规律,1、材料选择新颖独特(绝对不会出现其它省市中考出现过的材料),试题考查点设

13、计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高于学科说明,关注考查历史学习中的某一细节问题即将“一小点”考大。,2、试题设问通常用“依据材料,概括(或指出或表明)”、“依据材料及问题”、“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来限定考生的答案指向,侧重让学生从材料之中最大限度获取答案。,3、试题命制注意关注社会热点及课改新信息,试题命制并非直接选择热点材料而采用隐形方式进行考查相关热点(如2014年28题为2011版新课标新加入的内容;29题关注了关注了马关条约周年纪念及中国抗战阅兵),识记能力,概括能力,对比能力,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河北中考能力要求,读图题、漫画题,数据表格题及材料分析题,分析材料题及材料型选择题,核心,历

14、史有效教学,环节核心提示 抓“三彩”点亮课堂 创设平台激活个体与群体 课堂模式与自我创新 提高业务的最快手段,常规教学抓“三彩”点亮课堂,一、课堂头彩在导入 二、课堂精彩在过程 三、课堂光彩在尾声,作为一名教师什么都可以不如人唯独教学不能不如人,一、课堂头彩在导入,视频式导入,故事式导入,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生母姓薄,刘恒八岁时,被封为代王,必须离开都城,到封地“主持”事务。吕后执政时,薄氏被外放代地,与儿子生活在一起。刘恒贵为藩王,对待母亲尽忠尽孝,早晚请安,有事必报。一时间,母慈子孝,声名远扬。一天母亲突然发病,刘恒立即召来医生诊治。母亲吃的汤药味苦,药煎好后,刘恒都要亲

15、口尝尝,试过温凉,才让母亲喝。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刘恒也一直侍侯了三年。皇天不负孝行人。母亲的病终于好了。刘恒虽累得消瘦了许多,心里却为母亲身体康复无比高兴。后人以诗赞道:几辈高堂有老亲,病来方剂贵留神。汉文侍疾躬尝药,愧煞不知定省人。刘恒就是汉文帝,他称帝后,是如何来治理国家的呢?他在位时又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呢?,情境式导入,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啊! 西汉学家东方朔为什么奏本要用笨重竹简呢?东汉哪位人物的发

16、明改变了以上这种局面?两汉时期还有哪些杰出科技和文化名人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走近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起揭晓问题答案,新闻式导入,八上第1课 鸦片战争 图片中两位媒体人物哪种违法行为一下成为新闻焦点?他们违法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哪些危害?,生活式导入,歌谣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歌谣内容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曾流行几句歌谣:“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没法活。”“南瓜北瓜,天天吃它,无油无盐,稀稀拉拉。”可见当时人们吃的主要是红薯、南瓜,而且“无油少盐” 改革开放后,歌谣内容变成了:“白馍、大米是主饭,煎煎炒炒不稀罕,红薯片子变金贵,留点粗食当改善。”从歌谣可以看出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饭食的要求从“吃饱”变“吃好”。 以上两个歌谣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吃方面的变化,那在衣住行等方面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谈话式导入,人七上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教师:同学们看过与秦始皇相关的影视剧吗? 学生:大秦帝国、古今大战秦俑情、荆轲刺秦王、英雄、神话、墨攻、秦时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