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规范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1116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规范标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技术规范标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技术规范标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技术规范标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技术规范标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规范标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规范(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规范(580108)教育部高职高专材料类教指委2009年5月目 录第一部分 专业培养目标与工作任务2第二部分 专业办学条件4一、专业教学团队4二、教材及图书资料4三、教学设施4四、教学制度5第三部分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6一、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6二、毕业生具备的职业能力6三、毕业生具备的综合素质6第四部分 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8一、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结构及课程体系8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9第五部分 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11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工艺课程标准11焊接结构生产课程标准17焊接方法及设备课程标准22焊接检验实训课程标准27第六部分 专业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方案32第一

2、部分 专业培养目标与工作任务一、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焊接工程领域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操作、焊接结构生产组织管理、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焊接设备的选用、运行与维护等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基本学制三年三、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四、工作任务主要工作岗位: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操作,焊接结构生产组织管理;次要工作岗位: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焊接

3、设备的选用、运行与维护;相关工作岗位:焊接结构产品、焊接设备的营销。五、毕业条件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第二部分 专业办学条件一、专业教学团队(1)生师比 学生:教师18:1。(2)师资结构 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及以上学位比例15%;高级职称比例20%;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50%;有一支符合专业教学,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生产一线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教师合计数之比达到50%。(3)师资质量 专业带头人知识能力素质符合要求;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经历;注意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教学,重视师德师风,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主持或参与专业科研、生产技术改造或技术服务项目;主持或参与高职教育教学科研项目;有适应教学的科研能力与成果。二、教材及图书资料1教材能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高专教材,有自编教材,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面达到30%。2图书资料(1)有材料类专业中、外藏书5000册以上(含电子读物),生均图书不少于35册,种数不少于500种。(2)由材料类中、外专业期刊20种以上。(3)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情报资料和专业技术资料。三、教学设施1校内实训基地建有机械制造基础训练、焊接操作、焊接工艺训练、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等专业实训基地,一般应满足一个教学班同时进行试验和实训的需要。部分实训设施可与其它

5、专业共用。建有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2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建立稳定并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的实训基地,建有满足100%学生顶岗实训半年以上的实训基地。3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条件建有连接互连网的计算机教室,计算机数量不少于8台/百人。具有必备的专业通用软件,并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有适应专业教学的多媒体教室和配套的专业教学资料(幻灯、录像、课件、仿真软件等)四、教学制度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毕业生质量标准要明确具体,人才培养模式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2)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符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的要求,能够反映当前焊接技术及自动

6、化技术先进水平和现行岗位资格的要求,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特征明显;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比重,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的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能满足培养目标中对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接轨。(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科学、规范、执行严格,并根据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及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充实。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科学、规范、配套、完整。3管理制度形成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体系。第三部分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1具备必需的思想政治理论、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必要

7、知识;2具备与职业技能相适应的工程制图与识读、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工与电子技术、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工艺、焊接结构生产、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操作技能基础、焊接质量检验技能基础等专业知识;3、具备初步的焊接生产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及市场营销基础知识;4了解焊接新技术、新设备、现行标准的相关信息。二、毕业生具备的职业能力1具备两种以上常用焊接方法的熟练操作技能;2具备编制与实施焊接工艺规程的能力和根据标准编制焊接工艺评定规程、报告的能力;3.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焊接车间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4具备焊接质量控制及检验能力;5具备常用焊接设备、检验设备的安装使用和初步维修能力;6、具

8、备对产品设计图纸进行焊接工艺性审查的能力;7具有初步的技术管理能力、产品营销能力;8. 具备应用外语进行口头交流的初步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9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毕业生具备的综合素质1思想品德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2文化素质: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3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科学

9、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事件。4职业素质:具有从事职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学习新技术与知识转移能力;具有调查研究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第四部分 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结构及课程体系按照焊接专业的职业岗位,提出岗位职业要求,提出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根据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设定课程和实

10、训。见结构体系框图。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 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工艺(100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焊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熔焊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关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焊接工艺知识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焊接化学冶金基础,焊接材料,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焊接接头性能的改善,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焊接特点,焊接工艺的制定。课程能力目标:能掌握金属熔焊过程的基本规律、焊接冶金特点,掌握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掌握焊接材料类型、性能、特点和选择原则,掌握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

11、,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焊接特点,能够对典型材料焊接接头的冶金过程和焊缝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确定焊接缺陷和接头性能的影响因素、制定焊接缺陷的防止措施和改善焊接接头性能的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某种常用金属材料,正确选择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并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能够对金属材料在焊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与实验研究,并能提出改进焊接接头质量的措施和办法。教学形式:课堂教师授课、讨论,启发式教学,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操作实验实训。2. 焊接结构生产(12014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焊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掌握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基本规律及其控制措施、具备焊接结构生

12、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焊接结构概述,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及控制措施与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焊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及静载强度,焊接结构备料及成形加工,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装配一焊接工艺装备,焊接结构工艺性分析,焊接工艺的制定,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焊接结构的生产组织与安全技术。课程能力目标:掌握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及控制措施与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掌握工作应力分布规律及接头静载强度的计算方法,掌握焊接结构生产中常用的备料和成形加工方法,掌握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并制定合理的装配与焊接工艺,具备对产品设计图纸进行焊接工艺性审查

13、的能力,具备设计和选择装配一焊接工艺装备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焊接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教学形式:课堂教师授课、讨论,启发式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操作实验实训,课程设计。3.焊接方法及设备(100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焊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焊接方法的熟练操作技能、具备选择、使用和维护常用焊接设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电弧的热源及电源特征、焊丝的熔化和熔滴过渡、母材熔化和焊缝成形规律,焊接电源的基础知识,焊条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熔化惰性气体气体保护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等焊接方法与设

14、备,电阻焊和钎焊的特点、原理及应用,其它焊接方法简介。课程能力目标:掌握常用焊接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熟悉主要典型焊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根据具体生产条件正确选择焊接方法,合理制定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焊接质量控制,具备正确选择、使用和维护常用焊接设备的能力。教学形式:课堂教师授课、讨论,启发式教学,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操作实训。4.焊接检验实训(5周)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焊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无损检测方法的操作技能、具备预防焊接缺陷、进行焊接质量控制及检验能力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磁力探伤()、渗透探伤()的原理、

15、特点、应用范围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常用无损检测方法的操作技能,具备制定焊接检验方案、进行项目检测、评定检测结果、报告检测结果及进行焊接质量控制管理的能力。教学形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第五部分 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工艺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工艺课程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强。培养学生具有控制和防止焊接缺陷、改善焊接接头性能,正确选择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并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的能力,主要讲授焊接化学冶金基础,焊接材料,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焊接接头性能的改善,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焊接特点,焊接工艺的制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前修课程:金属材料及成形工艺等课程和焊接实训。后续课程:校外顶岗实习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