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810681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图1为汉、唐耕犁对比示意图。它反映了 (汉) (唐)图1 A劳动生产经验中总结出科学理论B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的变化C农具的改进蕴含朴素的科学原理D科技成就以实用性发明为主2 明末,沈氏农书记载了浙江嘉湖地区农民每月的事情安排。例如,打铁扒、锄头、桑剪,买蓑衣、箬帽、牛壅、粪、羊草、小鸭、茧黄,雇匠做车扉、鹤膝、修蚕具等事项。材料反映了该地A商品经济已经高度发达B农业生产仍具自给自足性质C地区分工协作日趋明显D农业与手工业呈现均衡发

2、展3 学者王家范说,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作为最大、也是最小的生产单元,物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合而为一,使得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因为自身规模小而十分脆弱B小农经济有利于物资和人口快速增长C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小农经济存在有其合理性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为复杂的经济机制4 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矿冶、造纸、纺织、陶瓷、造船等私营手工业部门后来居上,在社会生产中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这反映了A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B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D私营产品生产质量超过官营手工业5 雍正时有人

3、说过:“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盘盘龙凤腾向梭,九日辛勤织一匹。”苏州道光二年一个碑文上写道:“查民间各户,将经丝交织机匠工织”。各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机匠“计工受值”。这表明,当时中国A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且分工细致B存在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C已出现大量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D商业资本的规模比较庞大6 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 B

4、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D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7 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B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C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D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8 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北宋政府不再直接经营茶叶买卖,改由中央发卖茶引(专卖凭证)给商人,商人贩茶时,须持茶引经官府秤量、点检、封记、启封,在指定地点发卖。这一变化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扩大了地方经济

5、自主权C导致茶叶销量大幅下降D取消了官营专卖的制度9 在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之前,清朝政府规定的通商口岸有4个,每个口岸每年平均只有1艘西方商船靠岸。只留1个广州口岸时,每年平均靠岸64艘西方商船,是开放4个口岸年代的16倍。由此可知,一口通商A不利于中国开展对外交往B推动了海关管理体制的近代化C并没能缓解西方经济侵略D客观上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0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

6、本形成B资本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C农业变革推动了早期的全球化D新航路开辟改变了经济结构111615年,法国人孟奇里梯安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商业,尤是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国家应该保护关税和商人利益,达到货币入超”。这一主张立即成为欧洲诸国政府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此理念下,欧洲诸国A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B倡导自由贸易的原则C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D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1219世纪前期,英国盛行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而同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却主张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这反映了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英德两国垄断资本存在利益冲突C英德两国工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7、不同D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与力学、数学、材料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建筑技术的进步,1889年为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建造的埃菲尔铁塔便是典型。这主要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A呈科学与技术结合的特点B促使城市家庭生活的改进C促进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D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14据统计,1860年松江府的总人口约为300万人,年产土布3千多万匹。按照当时的生产情况估计,共需1亿8千多万个劳动日;以每家5口,每户15名织布者计,需要松江所有家庭每年织布2028天。据此可知,当时松江地区A农家“耕”“织”分离 B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

8、副业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15洋务派官僚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制器,相辅以益其强”,更有淮军将领张树声批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是“遗其体面求其用”。材料反映了A洋务派内部官僚矛盾逐步加深B“天朝上国”心理仍十分强大C主张停止使用“中体西用”口号D洋务运动在实践中存在缺陷16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这些数据从侧面可以反映出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C国民经济轻重工业比例失衡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顺利完成1

9、71953年5月,中苏签订“515协定”,包含苏联技术援助91个新扩建工业项目,1954年底确定为苏联援华项目156项。1956年,援华苏联专家人数达到高峰,为3113人。“515协定”A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B使中国坚定了“一边倒”政策C帮助中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D配合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需要18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取消分配上的供给制部分,停办公共食堂。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又发文件强调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即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些做法A终结了人民公社制度 B标志着“左”倾错误的结束 C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D开启了包产到户的经济改革191

10、978年秋天,小岗村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2006年1月25日,一些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将土地合并。集中办农场、搞养殖和旅游开发等。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表明A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B土地合并违背了国家政策C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D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20xxx说:“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由此可知,浦东的开发与开放A是中国经济开放区发展的结果B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C更有利于中

11、国对外开放的深入D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1民国时期,无锡一男聘结一女,已择日迎娶。女方寄信告之男方,说这门婚事是家兄一人之意,本人死不顺从。男方知晓真相,退还庚帖。这件事被喻为“女权发达之嚆矢,婚嫁文明之滥觞”。对此理解比较全面的是A社会观念,碰撞转型B民主自由,深入人心C妇女解放,潮流涌动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221930年代,美国漫威和DC两大漫画公司成立。至40年代,两大公司创作了许多有着超级能力的英雄,如超人、美国队长等,他们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为人们带来希望,深受美国及世界民众喜爱。这一现象A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流行B反映了世界动荡不安的局面C表明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心态D说明了现

12、代电影技术的发展23美国在罗斯福以前奉行“小政府”的方针,主张限制政府的规模和权力,反对政府干预私营经济。罗斯福新政使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有了空前的扩展。现在美国政府成为凌驾于各个垄断资产阶级集团利益之上的国民经济管理者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协调人。这主要表明美国A政府职能发生巨大变化B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C政府干预主导经济发展D经济运营机制发生根本变化24某一时期,西方经济学界流行一种理论:如果要国家干预经济应该由银行家而非财政部长来干预。下列符合这一理论的是A19世纪90年代的法国B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C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D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史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