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企业管理)应用电子工程系课程介绍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10479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应用电子工程系课程介绍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应用电子工程系课程介绍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应用电子工程系课程介绍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应用电子工程系课程介绍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应用电子工程系课程介绍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应用电子工程系课程介绍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企业管理)应用电子工程系课程介绍精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电子工程系课程介绍(开课学期为序)2009-10-28第一学期31.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31.1课程基本情况31.2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31.3课程特色31.4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42.电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52.1课程基本情况52.2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52.3课程特色52.4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63.现代通信系统63.1课程基本情况63.2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73.3课程特色73.4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74.实时信号处理84.1课程基本情况84.2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84.3课程特色84.4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9第二学期95.数字信号处理95.1课程基本情况95.2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105.3

2、课程特色105.4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106.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116.1课程基本情况116.2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116.3课程特色126.4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127.光电子技术137.1课程基本情况137.2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137.3课程特色147.4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148.光电子实验148.1课程基本情况148.2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158.3课程特色158.4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159.电子系统综合实践169.1课程基本情况169.2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169.3课程特色1717第一学期1.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1.1 课程基本情况学院设定课程编号0BH06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计算

3、机辅助设计Electronic Circuits CAD开课时间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秋春夏秋春夏秋春夏适用院系电子学系,微电子学系课程性质选修课学分3总学时38先修课程电路分析修订年份2009年5月教师设定教学方式课堂授课与上机操作同步进行。课时分配课堂授课与上机操作比例约为2:1。考核方式期末考试采用自主命题及开放方式,根据命题立意,难度情况,包含知识点,创新,文档完成水平等情况综合评定成绩主要教材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崔玉芹,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1OrCAD/PSpice,贾新章 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OrCAD/Capture,贾新章 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其它信息课

4、程大纲提供者:崔玉芹1.2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效地简化了电路及其系统的设计调试工作,使电路系统的设计工作更加科学化,使现代电子设计的速度跟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2)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这些现代电子技术的设计及使用手段,提高软、硬件相结合的电路与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电子设计方法。1.3 课程特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为主导思想。教学过程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及课后练习不限定具体题目,以检查学习效果为目的,期末考试只提出考试内容需要达到的目标,其余完全由学生自主命题,并可2-3人组合完成。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独立

5、思维、综合创新能力,以及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1) 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为主导思想。(2) 采用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相互启发,共同研究,开阔设计思路。(3) 教学和考试过程中学生自主命题,多方位查阅资料,结合实际命题并自主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4) 实行将基础知识、综合能力、创新思维相结合的综合成绩评定方法。鼓励学生创新,主动培养并提高宗和设计及创新能力。(5) 培养团队精神及协调能力。提倡合作完成设计项目。1.4 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知识单元重要性或可选性学时知识点1PSpice的应用3内容摘要:概论、时域、频域、直流仿真分析知识点:仿真参数设定、参

6、数扫描方法、分层绘图结构。2分层电路图绘制方法3分层绘制电路图3激励源的应用与创建3内容摘要:激励源的设置、复合激励源的编辑、激励源编辑器的应用。知识点:激励源的参数设置、激励源的调用4PCB布线介绍(layout)3内容摘要:设计印刷电路版的方法知识点:设计原则、设计方法。5Protel3内容摘要:设计印刷电路版的方法知识点:设计原则、设计方法。6创建器件模型及器件3内容摘要:基于器件参数、基于器件特性曲线、基于器件电路图的三种创建器件的方法及综合应用。知识点:参数选择、子电路精调、器件调用。7信息测量及测量函数的创建3内容摘要:创建测量函数的方法及应用知识点:根据测量内容编辑测量函数语句,

7、函数的调用。8高级分析3内容摘要:灵敏度、优化、统计、极限知识点:参数选择、结果分析。9数模混合电路的仿真分析3内容摘要:数字激励源的创建及应用、数字仿真的参数配置。知识点:数字激励源的创建及应用。10习题课3内容摘要:仿真中常遇问题分析(收敛等)11用Orcad设计一个与专业应用有关的电路系统8内容摘要:自命题设计电路系统及电子CAD的综合知识应用。知识点:自命题设计电路系统、用电子CAD完成设计功能、解决综合设计时遇到的应用问题。2. 电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1 课程基本情况学院设定课程编号0AH02课程名称电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Electronic Systems Design 开课时间一

8、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秋春夏秋春夏秋春夏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应用电子、光电子技术课程定位专业基础课学分3总学时48先修课程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微机原理修订年份2009年5月 教师设定教学方式实验课为主, 辅以理论大课课时分配理论大课12学时,实验课36学时考核方式实验项目验收考察:平时表现10%;实验报告40%;答辩表现10%;验收测试40%主要教材王志军、张云峰,电子系统设计任务书,中文,北京大学内部讲义参考资料1.马建国,电子系统设计,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2.孙涵芳、徐爱卿: MCS-51/96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8第1版,1996修订其它信息课

9、程大纲提供者:王志军2.2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电子系统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2) 掌握以CPU为核心的电子系统(模拟/数字)的设计过程及方法。(3) 学会对电子系统的指标测试。(4) 学会开发文档的编写。(5) 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2.3 课程特色(1) 采用“以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组队,共同完成一个实际项目。(2) 全过程培养电子系统的电路设计、电路组建、调试、测试、验收答辩等综合能力。2.4 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知识单元重要性或可选性学时知识点1理论大课13电子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综述2理论大课23MSC-51系列单片机系统设计综述3理论大课33实验环境、系统板介

10、绍,C51编程综述4理论大课43实验任务书分析、总体方案设计5开发环境搭建351系列单片机+系统板系统6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电路仿真9系统总体设计,电路软硬件模块设计,电路系统仿真,元器件选择7搭建电路系统6电路系统布局,焊接技术8单元电路调试6电路调试方法,故障判别方法9电子系统联调6电子系统指标测试,软硬件协调10项目测试验收3项目验收流程,系统重要指标11项目答辩3报告撰写,答辩技巧3. 现代通信系统3.1 课程基本情况学院设定课程编号0AH01课程名称现代通信系统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 开课时间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秋春夏秋春夏秋春夏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应用电

11、子、光电子技术课程定位专业基础课学分3总学时48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概率论、数字信号处理修订年份2009年5月 教师设定教学方式中文授课,课堂讲授占100%学时比例课时分配课堂讲授48学时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40%,期末笔试占60%主要教材1、John G. Proakis,Digital communications,第三版或第四版(数字通信John G. Proakis 著,(影印版,中文版),第三版或第四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信息论与编码理论,R.J.McEliece著,李斗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射频通信电路 陈邦媛著 科学出版社参考资料1、通信电路原理 董在望著 高等教育出版

12、社2、MODERN COMMUNICATION CIRCUITS Jack R . Smith3、差错控制编码,Lin,S. Costello,D.J.著,晏坚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其它信息课程大纲提供者:赵玉萍、朱柏承、程宇新3.2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组成,掌握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3.3 课程特色(1) 本课程较全面涵盖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原理和电路实现方面的知识。(2) 教学中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注重能力的培养。3.4 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知识单元重要性或可选性学时知识点1数字通信的基

13、础知识6数字通信系统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基带信号的表达方式,高斯白噪声的时域频域特性2数字传输技术6PSK、QAM调制方式,码间干扰与均衡原理,OFDM无线通信系统,3无线信道与仿真技术4无线通道的时域频域响应,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4信息论基础3熵和互信息量的概念和性质、无失真信源编码理论5信道编码理论基础5信道编码理论、高斯信道的性质、信道译码准则和误码率分析6信道编码技术8线性分组码、循环码、BCH码、卷积码、香农极限编码7通信电路设计基础8通信传输系统的构成和射频通信电路的设计;电路器件的噪声来源,描述线性系统噪声性能的参数及多级系统级连总噪声系数计算方法; 8通信电路中的非线性4器件非线性对线性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