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约翰&amp#183;斯图亚特&amp#183;密尔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810152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自由》约翰&amp#183;斯图亚特&amp#183;密尔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论自由》约翰&amp#183;斯图亚特&amp#183;密尔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论自由》约翰&amp#183;斯图亚特&amp#183;密尔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论自由》约翰&amp#183;斯图亚特&amp#183;密尔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论自由》约翰&amp#183;斯图亚特&amp#183;密尔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自由》约翰&amp#183;斯图亚特&amp#183;密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自由》约翰&amp#183;斯图亚特&amp#183;密尔(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自由on liberty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 (1806.5.201873.5.8),作者生平 著作简介 主要内容 著作简评,一、作者生平,(一)家庭背景 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1806年5月20日生于伦敦。是19 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父亲是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詹姆斯密尔 ,是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边沁最得力的弟子。,老密尔曾服务于东印度公司,并主编过各种杂志,宣传并论述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他对小密尔的教育可谓别出心裁、不遗余力,主要靠在家亲自授课和请人授课,加上大力鼓励

2、密尔自学而使其成才,这对密尔后来的发展影响甚大。,(二)教育背景与任职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从来没上过中学或大学,都是在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下学习。 3岁 他就学习了古希腊语和算术。 8岁 密尔开始学习拉丁语,接触不同语言的书籍,这对后期论自由的完成有直接影响,尤其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所写的关于政治理论的古代著作。 12岁 密尔开始学习逻辑学。 14岁 在法国攻读法律,17岁 回国,组织了“功利主义社”,传播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同年到东印度公司任高级职员长达三十五年,直到该公司在印度大起义时撤消为止。 为旅行者、编年史早报、威斯敏斯特评论、法学家等刊物撰稿多年后,应聘主编伦敦评论。 1

3、866 年至1868 年曾任英国下院议员,在此期间批评政府,主张改革,包括妇女参政和爱尔兰土地改革。,(三)主要著作 密尔的著作有:逻辑方法(1843)、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妇女屈从(1869)、论自由(1859)、代议制政府(1861)等。 其中代议制政府是西方第一部论述代议制的专著,是密尔政治思想特别是国家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约翰.密尔的代议制理论主要包括代议制政府的形式、职能、民主制、选举权、议会以及地方代表机关和民族等问题,影响很大。,二、著作简介,这本论自由最初出版于1859 年,是密尔最具个人特色,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这部论述自由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人

4、文教育的一部经典教材,本书不仅对于西方的思想界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东方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也产生了重要的冲击。,写作背景: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英国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已经取得政权并已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在国内,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扫除封建势力的残余,扩大统治权;在国外,一方面要求保持前几个世纪夺取到手的广大殖民地,另一方面还要求无限制地向外扩张,以便开拓更多的殖民地,攫取并垄断世界的原料和市场。,总之,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思潮是在自由主义的口号下,要求破除一切障碍,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便无所忌惮地追求利润

5、。密尔的论自由,恰恰是在这种环境下写作的。但密尔并不是单纯地、消极地提出自由要求,而是积极地从理论上加以论证。,本书的中文本最早由曾经留学英国的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名叫群己权界论,十分精辟地理解了密尔论自由的主旨。,三、主要内容,引论(1-16) 论思想自由和个人讨论自由(17-58) 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59-80) 论社会驾于个人权威的限度(81-101) 本文教义的应用(101-125),第一章 引论,对论自由中“自由”的界定 提出全书肯定的一条“极简原则” 对自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了系统的阐述,(一)密尔对论自由中“自由”的界定,密尔在论自由一开头就指出,他所要讨论的是“公

6、民自由或社会自由:社会可以合法地施加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界限”。 “新阶段”:多数人的暴政、平庸化 “两个一般性”,(二)指导处理自由与权威问题的“极简原则”,本文旨在肯定一条极简原则,当有权绝对地支配社会以强力和控制的方式处置个人的事情时,无论采取合法惩罚形式下的物质力量,还是公众舆论下的道德强压的手段,其准绳是自我保护,即人类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其唯一正当理由是旨在自我保护。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何一名成员,可以违反其意志而正当地行使权力的唯一目的,就是防止对他人的伤害。至于这个人自己的好处,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不是充足的正当理由。从正当性上说,在仅涉及他

7、自己的那部分行为上,他的独立性是绝对的。对于他自己,对于他的身体和心智,个人是最高主权者。,划分群己权界的两条原则: 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他人为自己的好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他忠告、指教、劝说以至避而远之,这些就是社会对他行为表示不满所能采取的正当步骤; 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如果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它们来保护自己的话. 一言以蔽之,密尔致力于划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权利界限,强调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那就不应该受到限制。,(三)对自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系统阐释,在阐述了自

8、由的“极简原则”之后,密尔论自由的其余章节分三个方面详细展开这一原则: 第一,密尔主张个人在意识领域最大限度的自由,包括良心的、思想的、意见的、情操的自由,以及表达这些思想、意见、情感的绝对自由; 第二,密尔对个性自由作出强有力的、充满激情的辩护; 第三,密尔试图在个人可以自行处理的行为以及社会或国家可以合理干预的行为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第二章 论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一) 不能压制思想和讨论自由的两个观点: 无论是用人民的名义,还是用政府的名义来压制这种自由,这种权力本身都是不合法的,最好的政府并不比最坏的政府更有权力来压制它。 如果全人类对某一问题意见一致,只有一人持相反看法,那么,

9、人类要这一人沉默并不比这一人要使人类沉默更为正当。,(二) 论据 第一,被压制的言论可能是一个正确的意见,如此,人类就失去了一个获得真理的机会; 第二,被压制的可能是一个完全错误、完全荒谬的意见,如此,人类也可能失去一个机会,即从真理和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 第三,在大部分情况下,被压制的言论可能部分是真理,部分是谬误,而压制者所持的观点也是部分真理,部分错误,如此,压制自由就会导致既丧失获得真理的机会,又失去在与错误冲突中完善真理的机会。,进一步论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1)我们永远也不能确信试图压制的观点一定是谬误; (2)我们即使确信它是谬误,压制它

10、也仍然是个罪恶。 就第一点而言,因为任何人也不能代替全人类来决定一个观点的真伪。而“现在流行的许多看法将被未来的时代所抛弃,就像现时代抛弃许多过去曾经流行的看法一样”。,(三)使自己思想少犯错误、纠正错误的方法自由讨论,允许别人批评自己 他强调,一个意见因为在各种机会的竞斗中未被驳倒而假定为正确,这是一回事,为了不许对它驳辩而假定其正确性,这是另一回事。这两种态度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任何人,甚至最聪明最有资格相信自己判断的人,也应当将自己的意见放到公众面前审核。 即使是牛顿的哲学,如果不允许对其提出质疑,则人类对其真理性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感到有完全的把握。,(四) 对真理的看法 “如果以为,真

11、理只因其为真理,就具有什么抵制错误的内在力量,面对地牢和火刑柱而挺立不倒,那就只是一种空洞的句文。人们热衷于真理,并不强过他们经常热衷于错误,运用足够数量的法律惩罚甚或社会的惩罚,一般就可成功地制止二者的传播。”,真理所拥有的真正优越之处在于: 一个观点只要是真的,它可以一次、两次甚至多次被压灭下去,但在岁月流逝的过程中,一般总会看到重新发现它的人们,直到它的某一次重现正值有利的情势,逃过迫害,直到它崭露头角,抵抗住随后压制它的一切尝试”。 第二种情况,即公认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它与对立错误之间的冲突也有助于人们明白地理解和深刻地感受其正确性。这也就是通常说的真理越辩越明。,(五) 否认绝对的、

12、无条件的言论自由 他声明自己不是硬性主张只要无限制地实行言论自由。 密尔肯定一切意见应当允许其自由发表,但在方式上须有节制,不要越出公开讨论的界限。但对于过激言论仍划分了一条界限,只有那种产生直接煽动社会祸害结果的言论才能受到惩罚。,密尔强调辩论方式上的公正性,在情绪上不应带有恶意、执迷和不宽容,而应冷静、诚实地看待对方的意见。但这一切绝不意味着因为不同意对方所持的观点本身而有权压制其发表。应当加以惩罚的是发表的意见足以导致某种祸害的积极煽动。 比如有个意见说粮商是使穷人遭受饥饿的人,或者说私有财产是一种掠夺,这种观点假如仅仅在报纸上流传,那也不应遭到妨害,但如果是对着一大群聚集在粮商门前的愤

13、怒的群众以口头方式或者以标语方式宣传,那就应加以惩罚而不失为正当。可见密尔对于过激言论仍划分了一条界限,只有那种产生直接煽动社会祸害结果的言论才能受到惩罚。,第三章 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一)密尔论述了个性的重要性: “人性不是一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并且开动它一丝不苟地去作为它规定好的工作;它毋宁是一棵树,需要按照使它成为活物的内在力量的趋向生长,并在各方面发展起来。” “只要不涉及他人,个性就有维持自身和自由发展的权利。” “哪里不以本人自己的性格却以其他人的传统或习俗作为行为准则,哪里就缺少人类幸福的基本因素之一,缺少个人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密尔特别不满于人们常

14、常对自由这个目的漠不关心。强调要自己选定生活方案,不能仅靠猿猴般的模仿力,要使用自己的一切能力,使用观察力去看,使用推论力和判断力去预测,使用活动力去搜集材料,使用思辨力去做决定,还要事前事后的周密思考,而这些都可以激发个性的充分发展。,密尔尤其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不仅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人性的本质要求。“哪里不以本人自己的性格却以其他人的传统或习俗作为行为准则,哪里就缺少人类幸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这恰恰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 密尔还从对加尔文教的评论中进一步阐发了他的自由思想。加尔文教把自我意志看作是人的一项罪恶,认为人类所能及的一切善行都可包括在服从这个词之中。 密尔认

15、为“人成为高贵而美丽的沉思之客体,绝不是靠把他们当中一切个性的东西都磨砺得千篇一律,而是靠在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容许的范围内把个性培养起来、发扬光大”。,加尔文教: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产生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主张先定论,认为从神的赏罚观点看来,人依靠自己的行动无功可邀,人具有的感化只能来自上帝的自由行动。上帝万能,对出现的一切事物都先知先决,包括对每一生命的诞生方式。有些人能得到拯救,有些人则罚下地狱,上帝早就知道,早就作出了决定。 当宗教改革冲破中世纪对人性更为严酷的束缚时,加尔文教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到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密尔的时代,加尔文教那种“除了向上帝的意志投降的能力以外,人本来不

16、需要能力;人运用其能力,除了更有效地执行那个假设的意志以外,如果还有任何其他目的,那还不如没有能力为好”的说教已经过时。,密尔认为个性的充分发展也加强了个人与民族、社会联系的纽带。每人都变得对自己更有价值,对他人也能够更有价值,群体的生命力自然也可增强。 任何一个时代行使这项自由的程度有多大,该时代值得后代关注的程度就有多大。即使是专制主义,只要人的个性在其中还存在,那就还没有产生它的最坏结果;而且,不管某个制度声称自己执行的是上帝的意志还是人的指令,只要压垮个性,它都是专制主义。(习俗的专制中国),(二)人性自由是天才和社会精英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创性是人类事务中一个有价值的因素,永远需要有一些人发现新的真理,开创一些新的做法,并树立更开明的行为、更好的趣味和见识的榜样”。天才人物永远是极少数;没有他们,人类生活就会变成死水一潭。 “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地呼吸。按照定义,有天才的人比任何其他人都具有更多的个性”。不该让天才去适应少数统一的模子,这些模子是社会为了省去其成员形成个人性格的麻烦而预备好的。因此,密尔坚持让天才在思想和实践上得到自由舒展的必要性,特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