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10146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乡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某乡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某乡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某乡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某乡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乡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乡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走进乡村,通村通组水泥路掩映在林间,绿顶白墙养殖圈舍错落有致,蔬菜基地里一片生机盎然,村级活动阵地美观大方,田间辛勤劳动的群众笑声不断,到处洋溢着欢喜的气氛。这就是新村建设发展带给这个偏远贫困山村的新变化,也是村党支部为群众作出贡献的成果见证。乡村地处城南14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9平方公里,辖8个组,有农户336户、1297人,党员36人。村党支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和转变党员作风上,把着力点放在发展产业富民强村、服务群众惠及民生上,提出了“抓基层,强产业,奋力促进上台阶”的工作思路。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项工

2、作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带头做,做表率,发挥作用树形象“我是党员,我必须要带头!”78岁的老党员贯玉贤坚定的说道。2010年,村支两委严格执行群众“一事一议”,由群众投工投劳硬化村级公路。老党员贯玉贤中年丧妻,儿子生病在床,自己身体也不好,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坚定执着,连续36天,他坚持在公路建设的第一线,甚至觉得自己体力不行,每天坚持早出整理、分发工具,晚归查漏补缺,当时,村里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建议他少投劳,但村民们没有拗过他的倔脾气。在赢得群众异口同声的称赞的同时,也创造出了30多天硬化2公里公路的奇迹。在香港乐施会援建下,村全长5公里历时5个月修建的小学

3、至砖厂段通村公路于2011年2月通车使用。在风雪中总有一个身影,每天坚持走四五公里的山路,给修路的工人们送去热水、热菜、热饭,连残疾的儿子都顾不上照顾。这就是村普通的共产党员,伟大的母亲,和蔼的老人程同志。工人们是这样说的“如果修不好这条路,我们就对不起程大妈”,正是这种热情,使这段公路建设保质保量如期完工,结束了当地村民祖祖辈辈行走在山间泥泞小路的历史。党员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响应,村实现村组公路硬化率100%,传统旱山村变成村民人畜饮水不愁、农业生产用水有保证的新农村。谋发展,惠民生,服务百姓办实事 “当了村干部,就要时刻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满意了,我

4、们也就知足了。”这是村两委班子多年来共同的心声。多年来,村两委犹如鲁迅笔下的孺子牛,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见证了他们的诺言。“地下无矿藏、地上无工厂,要发展经济,只有从种植、养殖上做文章”。 2010年,经过认真研讨,村支部决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起了狠功夫。 当时,乡要引进畜牧龙头企业建立现代畜牧园区,党支部书记得知消息后,毛遂自荐,向乡党委承诺一定做好土地流转等工作,保证把村里的生猪养殖业发展起来。事实如此,村支两委积极配合乡党委,披星戴月深入农户讲政策、做工作,仅用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锐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土地的流转工作。“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娄书记是这样说的,他发

5、动党员、群众按“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积极争取改、扩建猪舍资金,建沼气池村里年轻党员贺,主动学习养殖技术,率先发展为养猪大户。看到养猪收益后,他主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如今,村里发展了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大户200余户。当养猪规模壮大后,贺又和娄书记商量,发动群众一起加入养猪合作社,共同抵御风险,将产业做大做强。如今,村里的生猪都买上了保险;养殖户都加入了“仔猪”专业合作社;沼气池建设率达到90%以上,冬天基本都不用柴火做饭、取暖,沼液还田后节约化肥50%左右,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村离城区14公里,以前也有百姓种蔬菜到城里卖,如今村里交通条件好了,卖菜方便了,党支部就把眼光投向了

6、蔬菜种植。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传统的蔬菜种植很难打开市场,支部就拟定方案,支持党员贯学习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带动群众搞蔬菜种植市场差异化。发展就有失败,关键是失败后还要站起来,经过一年的艰辛探索,村反季节蔬菜基地搞得有声有色,已经有30余户群众发展种植,种植蔬菜年纯收入达到1万余元。强班子,建机制,提升支部战斗力村的发展巨变是怎样实现的党员和群众的战斗力怎样提高的如此快?广大干部群众的凝聚力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一切都是村支部一心一意抓班子、带队伍,聚精会神建机制、谋发展的结果。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首先从提升班子队伍素质,强化自身能力,增强引带能力做起,认真进行学习,坚持每周进行一次

7、集中学习,实现素质的再提高。二是建机制增合力。进一步完善了党务公开、民主决策、分工负责、集体议事等工作制度,明确班子成员分工,落实创先争优责任,使班子合力进一步增强。三是讲民主提战力。村党支部开展工作时重团结,讲民主,认真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决议重大事项,使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定目标明方向。广泛征求党员、村民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组织每名党员形成了目标承诺书,并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公开承诺,做到了工作有方向、有目标。五是抓阵地夯基础。村党支部认真实施特殊党费援建项目,建设完工了高标

8、准的党组织活动场所及配套设施,按时完成了远程教育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在党员培训、城乡环境综合整理、产业结构调整、新村建设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真正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并制作了各项制度图版,配备了办公桌椅、书柜等,使干部办公有场所、党员活动有阵地,电教播放有设备,群众休闲有去处,各项活动健康开展,党组织活力明显增强。村党支部一班人紧紧抓住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有利时机,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调查摸底、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开工建设、家具配置、建章立制,同时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备了会议桌椅、报刊读物、电教设备;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这一“空中课堂” 一项

9、项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展现在村民面前的是一座投入30余万元的高标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民们笑了,村党支部一班人紧缩了很久的眉头舒展了。有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里的年轻人每天来这里看书、看报、运动、娱乐,往日的一些坏习惯没有了,村里的风气真的变了,变好了。过去村里是“挎包村长、流动公章、现场办公”,村民办事很不方便。如今村级阵地建设好了,如何方便群众办事,提供优质服务,党支部充分考虑基层工作实际需要,在乡党委的指导下,今年3月,村率先试点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如今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经过实践检验,广受村民欢迎,乡迅速在全乡推广,实现了既方便群众办事,又能使村干部集中精力办事。把群众的多

10、元需求诸如农村沼气服务、互助资金借贷、民事调解、科技图书免费借阅等事项纳入代办站服务内容,真正使群众感觉到便利。村“五老”人员较多,为了让他们充分发挥余热,为社会多做贡献,党支部积极配合乡党委率先组织20名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老专家成立了村“五老”协会。家庭贫困学生一直是乡村“五老”志愿者协会重点关心的对象。为了让民族小学的家庭贫困学生跟其他小朋友一样过一个快乐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协会对外联络组联系村的“挂、包、帮”单位区粮食局,争取了1000元资金,为贫困学生买来了节日礼品。“五老”志愿者协会还主动到民族小学了解家庭贫困学生情况。协会社会调查组根据民族小学提供的13名家庭贫

11、困学生名单,走家串户,详细了解这些家庭贫困学生的情况。根据其掌握的实际情况,协会决定对其中10名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同时,他们还向全社会发出了大手拉小手,共同手牵手,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倡议书。为了做到工作透明,让群众更加信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对村民关心的政策措施、发展大计、财务开支等重大事项,利用公开栏、村民大会等形式最大范围地公开,并积极组织党员对“两委”班子成员从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以及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等方面进行评议,接受群众的监督。村干部的行为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誉。现在,广大村民的心和两委班子贴在了一起,村干部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大大增强了村两委班

12、子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抓载体,强管理,增强支部软实力 近些年,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优结构。全面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和全程联名推荐制,采取村支部推荐培养、乡党委考核把关的方式来发展党员。扩大民主,加强监督,切实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2010年,村党支部坚持从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科技示范户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人,转正入党1人,平均年龄35岁,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从而改善了党员队伍的年龄层次、文化结构。他们原来都是致富能手或在各业中成绩突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才,被接纳为党员后增添了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村党支部还坚持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13、“党员承诺”活动作为创先争优的载体,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开展载体活动,引导党员创先争优、转变作风、发挥作用。党支部书记娄兵带头承诺、积极践诺,并积极争取落实,发挥了表率作用。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中,除长期卧床不起等特殊原因不能定职责的党员以外,其他党员因人定岗、因特长设岗、因作用施岗,做到人人有担子、人人有岗位、人人有目标,32 名无职党员全部上岗履责,每个党员分别确定出自己的争创目标,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任务,行动有效果,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如今村政治安定,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村党支部先后获得区、乡先进党支部, 全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站点等荣誉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