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园林规划)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9847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7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园林规划)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乡、园林规划)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乡、园林规划)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乡、园林规划)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乡、园林规划)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园林规划)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园林规划)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精品(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谢 振 华 编北 京 科 技 大 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2003 年 9 月前 言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是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对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和进一步的验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实验室的具体设备编写的。实验内容包括水静压强实验,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动动量方程实验,雷诺实验,管路沿程阻力实验,管路局部阻力实验,毕托管测速实验,文丘里流量计实验。这些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实验技术和测量技巧,为进行科学实验研究做准备。由

2、于编者水平有限和实验设备的限制,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3年7月目 录实验1 水静压强实验 1实验2 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动动量方程实验 3实验3 雷诺实验 6实验4 管路沿程阻力实验 8实验5 管路局部阻力实验 12实验6 毕托管测速实验 15实验7 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17实验1 水静压强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等压面的概念。2理解封闭容器内静止液体表面压强及其液体内部某空间点的压强。3观察压强传递现象。二、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图1.1 水静压强实验装置图三、实验原理对密封容器(即水箱)的液体表面加压时,设液体表面压强为P0,

3、则P0Pa,为大气压强。从U形管中可以看到有压差产生,U形管与密封水箱上部连通的一面,液面下降,而与大气相通的一面,液面上升。密闭水箱内液体表面压强为:式中 液体的重度; U形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当密闭水箱内压强P0下降时,U形管内的液面呈现相反的现象,即P0Pa,这时密闭水箱内液面压强为:式中 U形管中液面下降的高度。四、实验步骤1关闭排气阀,用加压器缓慢加压,U形管出现压差。在加压的同时,观察左侧A、B管的液柱上升情况。由于水箱内部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在左侧的测压管中,可以看到由于A、B两点在水箱内的淹没深度h不同,在压强向各点传递时,先到A点后到B点。在测压管中反应出的是A管的液柱先上

4、升,而B管的液柱滞后一点也在上升,当停止加压时,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2打开排气阀,使液面恢复到同一水平面上。关闭排气阀,打开密闭容器底部的水门,放出一部分水,造成容器内压力下降,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变化情况。五、分析和讨论1液体表面压强与表压强、真空度有什么关系?2用该实验装置是否可以测出其他液体的重度?为什么?实验2 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动动量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射流对水箱的反作用力和射流对平板的作用力验证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动的动量方程。2. 通过对动量与流量、流速、射流角度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掌握流体的动量守恒定理。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 图2.1 动量方程

5、实验装置简图1.实验水箱 2.控制阀门 3.高位水孔 4.低位水孔 5.砝码 6.转动轴承 7.挡板 8.固定插销 9.水平仪 10.喷嘴 11.水泵 12.水箱 13.挡水板 14.实验台支架三、实验原理 1射流对水箱的反作用力原理 以水箱水面,出口断面及箱壁为控制面,对水平轴列动量方程:式中 水箱对射流的反作用; 水的密度; 射流流量; ,动量修正系数,取1; 水箱水面的平均流速在轴的投影,取0; 出口断面的平均流速在轴的投影。 由对转轴计算力矩求得。式中 出口中心至转轴的距离; 出口流速。 移动平衡砝码得到实测力矩:式中 平衡砝码重量; ; 出流时(动态)砝码至转轴的距离; 未出流时(静

6、态)平衡砝码至转轴的距离。 2射流对平面的作用力原理 取喷嘴出口断面,射流表面,以及平板出流的截面为控制面,对水平轴列动量方程: 式中 平板对射流的反作用力; 喷嘴出口平均流速在轴的投影,即流速; 断面平均流速在轴的投影,取0。 由对转轴计算力矩求得。式中 水流冲击点至转轴的距离; 喷嘴出口的平均流速。 添加砝码得到实测力矩:式中 砝码重量; 砝码作用点到转轴的距离。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射流对水箱的反作用力实验1)实验步骤 开启进水阀门,将水箱充满水,关小阀门,使之保持较小溢流。 拔出插销,移动砝码,使水平仪水平,记下此时(静态)砝码位置。 插上插销,将出口转至高孔位置。调节阀门,使之仍

7、保持较小溢流。 拔出插销,移动砝码,使水平仪水平,记下此时(动态)砝码的位置。 用体积法测量流量,计算流速。 将出口转至低孔位置,重复步骤。 2)注意事项 调节前,必须将插销插上。 拔出插销后,应用手托扶水箱,以免摆动过大损坏仪器。2射流对平面的作用力实验1)实验步骤 在拉链端部加重量50克砝码,然后开启并调节阀门,使平板保持垂直位置,记下砝码位置,用体积法测流量。 改变砝码重量,重复步骤。 2)注意事项 应缓慢开启和调节阀门。 注意单位换算。五、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1水箱法仪器常数:= cm,= m,= NS(m) (m) ()(m3)t(s)Q(m3/s)v(m/s)() (%)高孔12低孔

8、122.平板法仪器常数:= m,= m (N)()(m3)t(s)Q(m3/s)v(m/s)( (%)123六、分析和讨论分析用动量方程求得的作用力值和实测值之间产生误差的原因。实验3 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 观察流体在不同流动状态时流体质点的运动规律。2 观察流体由层流变紊流及由紊流变层流的过渡过程。3 测定液体在圆管中流动时的下临界雷诺数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3.1所示。图3.1 雷诺实验装置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溢流管 4.电源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墨盒 8.墨针 9.实验管 10.调节阀 11.接水箱 12.量杯 13.回水管 14.实验桌三、实验原理流体在管道中

9、流动,有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其阻力性质也不同。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水箱中的水位恒定,即水头H不变。如果管路中出口阀门开启较小,在管路中就有稳定的平均速度,微启红色水阀门,这时红色水与自来水同步在管路中沿轴线向前流动,红颜色水呈一条红色直线,其流体质点没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横向运动,红色直线没有与周围的液体混杂,层次分明地在管路中流动。此时,在流速较小而粘性较大和惯性力较小的情况下运动,为层流运动。如果将出口阀门逐渐开大,管路中的红色直线出现脉动,流体质点还没有出现相互交换的现象,流体的流动呈临界状态。如果将出口阀门继续开大,出现流体质点的横向脉动,使红色线完全扩散与自来水混合,此时流体的流动状态为

10、紊流运动。流体的雷诺数,根据连续方程:,。流量用体积法测出,即在时间内流入计量水箱中流体的体积。, 式中 管路的横截面积;管路直径; 流体繁荣流速; 水的运动粘度。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水箱充水至经隔板溢流流出,将进水阀门关小,继续向水箱供水,以保持水位高度H不变。2缓慢开启阀门7,使玻璃管中水稳定流动,并开启红色阀门9,使红色水以微小流速在玻璃管内流动,呈层流状态。3开大出口阀门7,使红色水在玻璃管内的流动呈紊流状态,再逐渐关小出口阀门7,观察玻璃管中出口处的红色水刚刚出现脉动状态但还没有变为层流时,测定此时的流量,计算出下临界流速。重复做三次,即可算出下临界雷诺数。五、实验数据记录及计

11、算d = mm 水温 = 实验次数(m3)(s)Q(m3/s)(m/s)(m2/s)123下临界雷诺数的计算公式为:实验4 管路沿程阻力实验一、实验目的1 验证沿程水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2 测定不同管路的沿程阻力系数。3 对照雷诺实验,观察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及其转换过程。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4.1所示。图4.1 阻力综合实验装置1.水泵电机 2.水泵 3.循环储水箱 4.计量水箱 5.孔板及比托管实验管段进水阀 6.阀门阻力实验管段进水阀 7.D=14mm沿程阻力实验管段进水阀 8.D=14mm沿程阻力实验管段 9.阀门阻力实验管段 10.孔板流量计 11.比托管 12.测阻阀门 13.测压管及测压管固定板 14.D=14mm沿程阻力实验管段出水阀 15阀门阻力实验管段出水阀 16.孔板及比托管实验管段出水阀 17.文丘里实验管段出水阀 18.D=10mm沿程阻力实验管段出水阀 19.管支架 20.D=10mm沿程阻力实验管段 21.文丘里流量计 22排水阀门三、实验原理1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对沿程阻力两测点的断面列伯努利方程因实验管段水平,且为均匀流动,所以由此得即管路两点的沿程水头损失等于测压管水头差。由此式求得沿程水头损失,同时根据实测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