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普通生物学I课程教学大纲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9406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15 大小:2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普通生物学I课程教学大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15页
(生物科技)普通生物学I课程教学大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15页
(生物科技)普通生物学I课程教学大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15页
(生物科技)普通生物学I课程教学大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15页
(生物科技)普通生物学I课程教学大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普通生物学I课程教学大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普通生物学I课程教学大纲精品(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生物学I课程教学大纲闫云君、付春华、马富英、刘勇、徐莉、杨江科一、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General Biology二、 课程编码:0701542三、 学时与学分:72/4.5四、 先修课程:无五、 课程教学目标:全面系统地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规律、生态系统进化以及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基础理论,为后续课程学习及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六、适用学科专业:生物技术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 动物学部分绪论 (1学时) 动物学及其意义 动物的基本生命特征 动物的多样性 动物学相关学科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1学时)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细胞的

2、生长、分裂和分化动物的组织 概述 动物的组织动物的器官与系统(概述)原生动物门 (3学时)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和进化 原生动物的主要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 中生动物海绵动物门 (1学时) 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 海绵动物的主要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海绵动物的进化腔肠动物门 (2学时)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的主要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腔肠动物的进化扁形动物门 (3学时)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主要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扁形动物的进化线虫动物门 (2学时) 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 线虫动物主要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线虫动物的进化环节动物门 (2学时)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主要种类及

3、其与人类的关系 环节动物的进化软体动物门 (2学时)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主要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软体动物的进化节肢动物门 (3学时)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节肢动物主要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节肢动物的进化棘皮动物门 (1学时)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棘皮动物主要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棘皮动物的进化脊索动物门 (1学时)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脊索动物主要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脊索动物的进化鱼纲 (2学时)鱼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鱼纲动物主要种类 鱼纲动物的洄游鱼纲动物的经济意义两栖纲 (2学时)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两栖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两栖纲动物主要种类 两栖纲动物的洄游 两栖纲动物的经济意义爬行纲

4、(2学时)爬行纲动物的主要特征爬行纲动物主要种类爬行纲与人类的关系 鸟纲(2学时)鸟纲动物的主要特征鸟纲动物主要种类 鸟类的繁殖、生态及迁徙鸟纲与人类的关系哺乳纲(2学时)哺乳纲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纲动物主要种类哺乳类的保护、持续利用与害兽防治的生物学基础动物的进化基本原理(2学时) 生命起源 动物进化的例证 进化原因与学说 动物进化形式与种系发生 物种形成动物的进化(1学时)起源和进化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动物地理学 (1学时) 生物圈 动物的分布 世界及我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二)植物学部分绪论(1学时) 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植物细胞形态结构(2学时)植物细胞的繁殖

5、植物组织(1学时)植物组织(1学时)种子的萌发和营养器官的发生(1学时)根(2学时)茎(2学时)叶(2学时)营养器官内部结构上的关系(2学时)繁殖的类型(2学时)花(2学时)被子植物的生殖结构与发育(2学时)传粉与受精(2学时)种子和果实(2学时)植物的分类和进化(1学时)藻类植物(2学时)苔藓植物(2学时)蕨类植物(2学时)裸子植物(2学时)被子植物(2学时)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1.普通动物学,刘凌云 郑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植物生物学,杨世杰,科学出版社,2000年3.普通动物学,张训蒲 朱伟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植物生物学,周云龙

6、,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九、考核方式书面考试作业普通生物学II课程教学大纲余龙江、刘木根、袁明雄、张智红、栗茂腾、任翔、杜伟、杨英;涂知明(全英语教学)、刘笔锋、刘剑锋一、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General Biology二、课程编码: 0701542三、学时与学分:理论课72学时/4.5学分,实验课24学时/1.5学分四、先修课程:无,可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同学期开设五、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平台课程。通过对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内容的系统学习, 对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基础免疫学等内容的介绍,开展相关的实验课程, 使学生们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

7、和研究方法,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生物学基础。六、适用学科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技术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2学时)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生命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生命的统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生命的物质基础(2课时)生物元素: 生物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生物元素的作用生物小分子:水、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类、维生素;生物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关系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24课时)细胞概述 (2学时)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创立;细胞的共性和分子基础;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体系;病毒-非细胞的生命体;细胞的生命进化细胞质膜与跨

8、膜运输(2学时) 红细胞膜结构;膜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及特点;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环境与互作(2学时)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细胞识别与粘着;细胞连接细胞通讯(4学时)细胞通讯的基本特点;G蛋白偶联受体及信号转导;(2学时)酶联受体信号转导;其它信号转导途径;信号的整合与终止 (2学时) 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2学时)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导向信号与线粒体蛋白定位;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酸化作用;线粒体的遗传、增殖和起源;过氧化物酶体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4学时)细胞质膜系统及研究方法;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2学时)细胞的分泌与内吞作用;小泡运输的分子机制(2学时)细胞骨架与细胞

9、运动(2学时) 细胞骨架的组成和功能;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细胞核与染色体(2学时)核被膜;核孔复合体的运输作用;分子伴侣;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核糖体与核酸(1学时)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发生;核糖体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反义RNA与核酸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3学时)显微成像技术;细胞化学技术;细胞分选技术;(1学时)细胞工程技术;分离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2学时)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6学时)生命周期与生殖方式 (3学时)细胞周期与生命周期;生活史和世代交替;(2学时)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1学时)胚胎发育与细胞分化(4学时)早期胚胎发育、配子发生与受精作用;胚胎形成与分化、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

10、2学时)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细胞全能性与克隆生物;干细胞(2学时)生长、成熟、衰老(3学时)生长发育与生殖发育;(1学时)衰老(2学时)死亡与癌变 (6学时) 坏死与凋亡(2学时);癌症的起因与发生(2学时);癌症治疗(2学时)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24学时)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4学时)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2学时);遗传学的基本定律(2学时)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4学时)连锁与互换现象(1学时);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2学时);连锁群(1学时)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2学时)性别决定;伴性遗传;性别分化遗传重组(4学时)同源重组;位点专一性重组;(2学时)转座重组;异常重组(2学时)染色体畸变(

11、2学时)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突变(4学时)基因突变的特点;突变的表现和检出;(2学时)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机制;基因突变的修复(2学时)数量性状的遗传(2学时)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数量性状遗传的统计分析;遗传力及其估算群体遗传与进化(2学时)群体遗传学中的基本概念;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物种形成与进化 生物体的防卫系统-免疫 (4学时)免疫学概述(1学时)免疫学发展简史、机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 (1学时)免疫应答、免疫调节、超敏反应(1学时)免疫学检测与治疗(1学时) 实验课程 (24学时)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2、和标本的制作 (2学时) 细胞形态结构与几种细胞器的观察 (2学时) 细胞中酸性磷酸酶与碱性磷酸酶的定位 (2学时) 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的观察 (2学时)细胞膜的通透性 (2学时)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2学时)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2学时)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2学时)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 (2学时)传代细胞培养、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2学时)孟德尔分享定律的验证 (2学时)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2学时)核型分析 (2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1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2 普通遗传学,张飞雄 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4参考书3 普通生物

13、学,陈阅增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医学免疫学,龚非力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5 Molecular Cell Biology 5.0, edited by Lodish, Berk, Matsudaira, et al. Web site: http:/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二、课程编码:0703081三、学时与学分:88/5.5四、先修课程数理基础:物理学、高等数学化学基础: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基础:普通生物学(含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五、课程教学目标介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理解生物分子尤其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与功能及其在生物体的变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基本的生物化学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六、适用学科专业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