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09382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横山百隆工业批发市场商贸大厦工程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横山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第九项目部易发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为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高出坠落、坍塌、火灾等易发事故做出应急处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及应急预案:预防措施:一、机械伤害预防措施1、对工人进行班前安全、操作规程教育,防止工人违章作业。2、对特殊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3、在每台施工机械旁边悬挂机械操作规程。4、施工机械进场必须经过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要有生产厂家合格证以

2、及出厂报告。5、对机械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机械必须要有安全防护装置,否则禁止使用。6、刨料机操作前应进行检查,刨刀不得有裂口,螺丝应上紧刨料时应保持身体稳定,双手操作。刨大面时,手要按在料上面,刨小面时,手指不低于料高的一半,并不得少于3厘米,禁止手在料后推送。刨削量每次一般不得超过1.5毫米,进料速度保持均匀,经过刨口时用力要轻,禁止在刨刃上方回料。刨厚度小于1.5厘米,长度小于30厘米的木料,必须用压板或推棍,禁止用手推进。7、同一台刨机的刀片重量、厚度必须一致,刀架、夹板必须吻合。刀片焊缝超出刀头和有裂缝的刀具不准使用。紧固刀片的螺钉,应嵌入槽内,并离刀背不少于10毫米。

3、8、采用圆盘锯时,机械要有防护挡板,站在锯片一侧,禁止站在与锯片同一直线上操作,手臂不得跨越锯片。进料必须紧贴靠山,不得用力过猛,遇硬节慢推。接料要待料出锯片15厘米,不得用手硬拉。9、木工机械必须专人管理,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操作时不准拆卸。操作时不准戴手套,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加油清理和调整。加工旧木料前必须将铁钉、灰垢清除干净。每日工作完毕,必须活完场清,拉闸断电,锁好电闸箱。严禁使用多功能木工机械。10、操作卷扬机前应先检查卷扬机与地面固定情况、防护设施、电气线路、制动装置和钢丝绳等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皮带和开式齿界线传动的部分,均须设防护罩,导向滑轮不得用开口拉板。以动力

4、正反转的卷扬机,卷筒旋转方向应和操纵开关上指示的方向一致。11、在卷扬机的手、脚制动操纵杆动作的行程中,不得有障碍物,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如发现重叠或斜绕时,应停机重新排列,严禁在转动中用手、脚去拉,踩钢丝绳。作业中任何人不得跨越正在工作的卷扬钢丝绳,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卷扬机,休息时吊笼应降至地面。作业中如遇停电,应切断电源,将提升物放至地面。二、物体打击预防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系紧下颚带。2、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走安全通道并且在危险地点、通道口、预留洞口、临边悬挂安全标牌。3、高处作业暂时不用的工具应稳妥放置在工具包内随用随拿以防工具掉落伤

5、人。4、作业人员在进行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作业,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上层作业物体可能坠落范围之处,当不能满足时,上、下之间应设隔离防护层。5、严禁把物件、垃圾等物体向下投掷。6、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7、钢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下方应设隔离并设红色警戒牌,设专人看护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8、钢模板部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9、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均搭设安全防

6、护棚。高度超过24m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设双层防护。10、对砌筑工打砖应朝内以防碎渣伤人。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不准站在砖墙上做砌筑、划线(勒缝)、检查大角垂直度和清扫墙面等工作。11、砌砖使用的工具应放在稳妥的地方,工作完毕应将脚手板和砖墙上的碎砖、灰浆清扫干净,防止掉落伤人。12、塔吊运转时人员不得在吊物下行走。三、触电预防措施1、在使用临时用电时先检查电线绝缘情况。2、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由专业电工接电,严禁私自拆装、维修、乱接电源。3、各工班严禁私自接电,须用电时必须由现场电工接电方可使用。4、所有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工程,必须实行TNS系统及两级保护,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

7、接地或接零保护,保证其安全使用。5、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检查和维修一次。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6、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7、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8、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经常保持整洁。9、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挂接其它临时用电设备。10、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11、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8、。12、临时用电设施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任意拉线接电,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安全电压。13、开关箱应防雨、防尘、加锁,一般安装高度为1.5m,与其控制的固定电气设备的距离不超过3m。开关箱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四、高处坠落预防措施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可能坠落的高处进场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必须穿紧口工作服。2、遇到大雨、大雾和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在高处作业。3、外架使用安全网,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4、高处作业平台四周设高11.2m的防护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底部四周铺18cm高挡脚板。5、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孔洞的防护。6

9、、禁止作业人员在防护栏杆、临边、外架上休息。7、在操作悬挑构件作业时应系安全带,防止作业人员坠落。8、凡在距地2米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楼板边、阳台边、电梯井边、楼梯边、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9、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在搭设脚手架前,并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交底。10、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设斜撑,并设立操作平台。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方可操作。11、操作平台四周必须按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并布置登高扶梯。12、楼层口停靠栏杆(门),各楼层的通道口处,设置常闭的停

10、靠栏杆(门),采用联锁装置(吊篮运行到位时方可打开)。五、坍塌预防措施1、在土方开挖时开挖深大于2m时,四周设两道防护栏杆,对危险处夜间设红色警示灯,对大于1.5m的根椐情况加以支撑、放坡。2、在开挖土方1m范围内不得堆物。3、发现情况异常,必须停止作业,撤离危险区不准冒险作业。4、开挖土方时应至上而下通局挖掘,严禁掏挖。5、对于土质疏松或较深的沟坑必须按照特定的设计进行支护,对于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雨后和解冻时期),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于挖出的泥土,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6、挖出泥土的堆放处所和在坑边堆

11、放的材料,至少要距离坑0.8m,高度不能超过1.5m,对基坑、井坑的边坡或者固壁支架应该随时检查,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或者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7、土方开挖前必须作好降水。坑沟必须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严禁在坑壁上掏坑攀登上下。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六、急性中毒预防措施1、炊事员必须经体检合格持证上岗,上岗期间做好个人卫生工作。2、采购由专人负责,不得采购无证摊贩或个体户的豆制品及熟食、盒饭等食品,不得采购变质腐烂食品,绿叶蔬菜要浸洗,利于

12、清除残留农药,杜绝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3、炊具要生熟分开,盛饭熟食的工具应高温消毒,存放食物的仓库应经常打扫,消灭“四害“,做到先进先吃,定期检查,并防止毒变。4、吃剩的食物应放入冰箱储存,再次使用应重新加热,变质的食物不得食用,严禁用工业盐代替食用盐。5、在深坑、深井内操作的时候,应该保持坑、井内通风良好,并且注意对有毒气体的检查工作,遇有可疑现象,应该立即停止工作、并且报告上级处理。6、在配制和喷涂有毒养护剂时,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体防护用品,并应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当通风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毒口罩。7、经常接触有毒物质的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下班后应淋浴更衣。 8、工

13、地宿舍内应做到被褥叠放整齐,个人用具按次序摆放,放服勤洗勤换,污水不乱泼乱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外环境整洁,保证睡眠和休息。9、冬季采暖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安装炉具并设专人负责管理,不得随意安装炉具,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七、火灾预防措施1、各种气瓶在存放和使用时,要距离明火10米以上,并且避免在阳光上曝晒,搬动的时候不能碰撞。2、焊接场所应该保持通风良好。进行电焊、电割和气焊、气割工作前,应该清除工作物和焊接处所的易燃物。3、操作平台上应设置足够和适用的灭火器以及其他消防设施;操作平台上不应存放易燃物品;使用过的油布、棉纱等应及时回收,妥善保管。4、当需要明火作业时应到技术部门办理明火作业许

14、可证,技术部门根据现场情况,经部门负责人批准,予以办证方可操作,办证应体现出使用明火种类、使用地方、部位,并且明火作业许可证只限当天本人在规定地点使用。当作业完后应整理现场,当现场火熄后,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5、在操作平台上使用明火或进行电(气)焊时,必须采取防火措施,并经专职安全人员确认安全后再进行工作。6、消防器材设备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整好用。寒冷季节应对消防栓、灭火器等采取防冻措施。7、临时工棚及施工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6m,易燃物不应堆放在防火间距之内,堆放在防火距离内的物件,应不妨碍消防车辆的通行。8、冬期施工时,滑模操作平台上不得采用明火取暖。9、各类油漆和

15、其它易燃、有毒材料,存放在专用库房内,不得与其它材料混放。挥发性油料应装入密闭容器内,妥善保管。10、库房应通风良好,不准住人,并设置消防器材和“严禁烟火”明显标志。库房与其它建筑物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11、使用煤油、汽油、松香水、丙酮等调配油料,戴好防护用品,严禁吸烟。沾染油漆的棉纱、破布、油纸等废物,应收集存放在有盖的金属容器内,及时处理。12、在室内或容器内喷涂,要保持通风良好,喷漆作业周围不准有火种。13、施工现场放置消防器材处,设置明显标志,夜间设红色警示灯,消防器材须垫高放置,周围3m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14、每日作业完毕或焊工离开现场时,必须确认用火已熄灭,周围已无隐患,电闸已拉下,门已锁好,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区,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物周围,严禁吸烟。八、职业病预防措施职业病,是指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和性质有三类:一类是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第二类是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组织不合理、休息制度不健全、劳动强度过大等。第三类是生产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