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某市市长宁区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二模)生物试题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9292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某市市长宁区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二模)生物试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物科技)某市市长宁区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二模)生物试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物科技)某市市长宁区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二模)生物试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物科技)某市市长宁区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二模)生物试题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物科技)某市市长宁区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二模)生物试题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某市市长宁区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二模)生物试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某市市长宁区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二模)生物试题精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三生命科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第1-5页)和第II卷(第6-12页)两 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卷 (共60分)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一)1分题(共6题)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分子中的“A”指腺嘌呤 B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都能产生ATP DADP转化为ATP时要消耗水2在细胞周期中,DNA精确复制的时期称为AS期 BG0期 CG1期 DG2期3酶工程是一项现代生物技术,该工程主要包括 酶的生产 酶的纯化 酶的固化 酶的应用A B C D4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

2、,培养一周后,液面上出现油滴。在此过程中,葡萄糖的作用是催化代谢反应 氧化提供能量 转变为脂肪 维持细胞渗透压A B C D5某人在进食过程中,唾液腺细胞内一定不会上升的是ACO2的含量B染色体数目CRNA的含量D蛋白质的含量6右图表示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A自由扩散 B胞吞C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二)2分题(共21题)来源:Zxxk.Com7将二倍体植物的花粉离体培养而成的植物是 A单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四倍体 8下列各组物质或结构中,基本

3、组成单位相同的是A细菌质粒和基因 B抗体和抗原C胰岛素和性激素 D维生素和纤维素9下列关于人体血压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心排血量不变,血管管径变小,则收缩压也会相应升高 B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动脉血压回升C心舒期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则舒张压降低D长期过度紧张,可使大脑心血管中枢平衡失调,导致血压升高10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EV71(RNA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手足口病用抗生素可有效治疗 B肠道病毒都有特定序列,用此序列来鉴别EV71CEV71病毒容易

4、发生基因突变 D成人可能有相应抗体而不易感染EV7111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液和层析液都属于有机溶剂B研磨前,一次性倒入无水乙醇后磨破叶肉细胞即可C画滤液细线时需要阴干后重复画,以保证结果清晰D层析时大试管需加塞,滤液细线不触及层析液12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1和a2种群都能适应对方生活的环境Bb、c和d在遗传组成上不具有相似性Cc和d不存

5、在地理障碍,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Db和c存在的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唯一方式 13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肽酶 解旋酶 纤维素酶 ATP水解酶 转氨酶A肽健、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氨基BR基、脱氧核苷酸、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C肽健、脱氧核苷酸、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氨基DR基、碱基间氢键、原生质体、高能磷酸键、氨基14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黄色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物是否是CO2、提取的DNA是否被DNA酶污染、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依次选择的试剂是苏丹III 班氏试剂 Ca(OH)2 甲基绿 双缩脲试剂 A B C D 1

6、5艾滋病病毒属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片段中碱基A占 A19% B21% C 23% D42%16细胞的全能性指A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结构的完整细胞,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B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无细胞核也能完成特定的生理活动C单个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后具有形成整个生物体的潜能D具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的细胞17在突触传递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的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而离开突触间隙,从而A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B为下一次突触传递做好准备C

7、另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 D使一个反射过程得以完成18下列四条DNA分子,彼此间能够“粘连”起来形成新的DNA分子的是T A G GC C A TT A C CG G T A来源:Zxxk.Com A B C D19下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该病患者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很高B该病可能会引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C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失D该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20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A B C D 21若母亲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抗A和抗B

8、,而父亲的血清中含凝集素抗A, 则后代红细胞膜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有凝集原A B有凝集原B C有凝集原A和B D无凝集原A和B22下列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古生物化石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从鲸、龟、蝙蝠等动物的前肢骨骼的适应性分化中,依稀可见痕迹器官的存在从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这一事实中,得到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从比较真核细胞内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性大小,推得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A B C D23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

9、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A4种 B5种 C9种 D10种24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提供的“复生”野驴个体的方法中可能成功的是A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C将野驴的体细胞核取出,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D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光ab+cd+efg+hcc25右图示叶绿体中部分结构和过程,ah

10、代表物质,、代表有关液体。图示结构表示的是Aa、g分别表示NADP+和H2O Bf、h将在中参与三羧酸循环C该膜结构为叶绿体内膜,膜上存在光反应需要的叶绿素和蛋白质D较强光照下,处pH最小,c流入时实现能量的转换26图示中是把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有少量葡萄糖和适量乳糖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曲线,是某种真菌细胞内有关代谢过程。下列关于这两个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大肠杆菌体内一旦合成了分解乳糖的酶,则分解葡萄糖的酶就不存在了B图中分解乳糖的酶的合成只受基因控制C图中一旦氨基酸A、B抑制了甲酶的活性,它将会永久失活D图中要想提高氨基酸B产量,可诱变处理该真菌,选育出不能合成乙酶的菌种作为生产菌种27下列说法

11、是根据图形作出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A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放线菌和蓝藻,则c可能代表细菌,d可能代表原核生物B若乙中三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aC若丙中三个圆圈中,a、c表示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b处物种数量比a、c中多D若丁中a和b代表质粒和运载体这两个概念,则a可表示质粒,b可表示运载体(三) 3分题(共4题)28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2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右图)得到几种不同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A肽键数目减少4个 B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

12、个C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 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若双亲都是白化病患者,一般不会生出正常孩子若两只杂合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原因是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若某基因中含1200个碱基,则该基因控制合成的多肽中氨基酸的个数肯定不是200个来源:学科网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用灰身长翅果蝇与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发现后代果蝇中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各占42%、灰身残翅与黑身长翅各占8%。原因是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发生了自由组合A4项 B3项 C2项 D1项30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1某小麦种群中,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