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809239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第一课计算机种类及发展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 知道电子计算机的分类情况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去观察、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革,激发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及分类情况。 学习难点:计算机发展4个时代的划分情况。 教学准备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情况的图片、视频资料;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图片、视频资料;电子元件实物、不同外形的微型计算机实物、视频资料;任务等

2、。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布置课前任务(为该课做准备) 教师:请同学们尝试着完成书上第一课探究活动的任务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表 2引入课题 教师:检查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 学生:倾听、思考 教师:小结任务的完成情况,补充演示同学们所没有收集到的,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提问:刚才大家所看到的生活中的计算机,和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遇到的计算机,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呢?如果不是,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挥想象力,并试着回答问题 教师:引入课题 板书: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 3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 板书: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4个时代电子计算机

3、的分类及应用(注:意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分类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初步了解)。 学生:看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4教师补充讲解 教师:按板书的流程,配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讲解相关的知识。 学生:倾听、提问。 5学生自查、小结所学知识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检查自己探究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学生:检查、订正、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评价 6结束 第二课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文件、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文件和文件夹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遵守公用机房的要求,不要随意删除他人的文件和文件夹,养成良好

4、的上机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文件及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删除操作。 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更名操作、多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准备 范例文件及文件夹“壁纸”、等(包括学生机端);探究活动的范例:“小林”,“小明”的文件夹及相关文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抛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出课题 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试一试将本机C盘上名为“壁纸”的文件夹,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并改名为“我的墙纸”。 学生:通过看书或相互讨论,尝试完成操作。 教师:观察、评价、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引出课题 板书: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 2自主探索、倾听讲解学习新知 通过看书、听讲学习文件和文件夹

5、的复制、改名 教师:评价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操作进行示范,让该生说说他的操作过程及理由。 不足之处由教师引导、补充 部分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示范并说明理由,其余学生倾听、观察、提问。 教师:观察、引导、评价 (指出操作中可以采用用多种方法来完成,如:菜单、快捷键、右键等) 演示:多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删除 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把自己文件夹中“我的墙纸”中的不喜欢的图案文件删除掉,并增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文件。 学生:按要求自我探索、相互讨论完成操作。 教师:观察、评价、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小结、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 特别指出:“移动”和“复

6、制”操作的区别。 学习“回收站” 教师:请同学们通过看书、操作,学习“回收站的利用” 补充演示学习中不足的情况。 特别指出:“临时删除”和“永久删除”的区别 强调情感目标:请不要随意删除公用机房的文件和文件夹,以免造成他人和系统文件的丢失,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3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探究活动 教师:布置任务,完成书上的探究活动。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 教师:观察、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下次讲评做好记录。 4本课小结,结束。 第三课用艺术字美化标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短文中插入艺术字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插入艺术字及对艺术字进行简单设置的能力。 2技能目标:学会如何在短文中插入艺术字,并

7、对艺术字进行简单的设置:包括大小的设置、位置的设置、式样的设置。 3情感目标:通过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 教学难点:学会艺术字的设置 硬件环境:课件、网络环境下的广播教学 软件环境:Office软件,纯文字短文(学生用),有艺术字的短文(教师用) 教学方法:示范模仿、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 一、创设对比导入 1、学生打开指定的Word文档神奇的九寨沟,让其对标题进行美化。 学生操作:用格式字体的方式美化标题。 2、展示学生的美化作品,并取出老师制作的艺术字的标题进行比较 学生小组讨论:比较学生作品与艺术字作品之间的差

8、异 3、引出学习重点艺术字 教师:这些字有颜色、造型的不同,我们把这些字叫做艺术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插入艺术字”。(板书课题:用艺术字美化标题) 展示艺术字的用途。 出示图片。 (本环节让学生感觉自己所掌握的内容还需要更加丰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一)插入艺术字。 1、 教师讲解最简单的插入艺术字的方法(详细讲解) (1) 将插入点置于要插入艺术字的位置。 (2) 执行“插入”“图片”“艺术字”。 (3) 出现“艺术字库”对话框。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单击“确定”按钮,进入“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 (4) 在“文字”框中输入要设置的文字即“神奇的九寨沟”。 (5) .在“

9、字体”列表中选择合适的字体,在“字号”列表中选择所需字号。单击“加粗”或“倾斜”按钮可以进一步修饰字体。 (6) 单击“确定”按钮,艺术字即以嵌入式插入文档中。 学生仔细听讲 2、学生分组活动。 (1)分组进行操作,键入艺术字“神奇的九寨沟”。 (2)小组、个人之间互助,完成“神奇的九寨沟”的键入。 老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找出存在学生操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 (二)艺术字的调整。 1、根据学生分组操作中呈现的问题,展示这些存在问题的艺术字。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调整艺术字的位置、大小、式样?学生尝试调整。 2、发现艺术字挡住了一部分文字,应该把它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调整艺术字的位置

10、? “艺术字”也是一幅图片,所以,调整艺术字位置方法和图片相同。 3、怎么才能够改变艺术字的大小、形状。 先选定艺术字后,其周围将出现三种标志,拖动8个白色控点,可改变其大小;拖动黄色菱形控点可改变其形状;转动绿色旋转控点可对其进行旋转。 学生逐一进行操作、巩固。 (让学生在自己操作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可以说是学生想知道的内容,利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教师亦可集体指导。) (三)艺术字的进一步修饰。 1、老师展示另一组更加漂亮的艺术字。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老师做的艺术字为什么比你做的漂亮呢? (分析引导,自我探索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2、请同学们再输入艺术字,并修饰艺术字。学

11、生可以根据教材15页-16页的内容,依次练习对艺术字作进一步的修饰。 (学生操作,教师做重点辅导) 3、交流汇报。重点解决; (1) 改变艺术字的字体、字形、字号 (2) 改变艺术字格式 (3) 改变艺术字竖排或横排格式 (4) 艺术字的删除方法。 三、探究活动。 1、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不同的艺术字。 老师展示各种不同的艺术字型(多种有一定难度的艺术字型),问学生:你们还能设计出多少种不同的艺术字? 2、看看谁设计出符合文章内容、最有特色的艺术字标题。 学生在完成最基本的训练后,进行拓展性练习,设计最有特色的艺术字型。 交流互动,寻找更理想的效果 四、活动评价 1、让学生谈谈今天主要学习了哪些

12、知识?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 2、在书上完成评价表。 第四课 奇妙灵活的文本框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文本框,知道文本框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用文本框,学会调整对象的基本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在学习用文本框美化Word版面效果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本框的使用 教学难点:选定和设置文本框格式 三 教学准备: 准备以下几段文字:(将它们放在一个Word文件中) 我爱古诗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蜀 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在Word中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编辑出漂亮的文档,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 奇妙灵活的文本框。(教师揭示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二)新课教学 1 认识文本框的作用 师:请同学们按照教材第15页的4个问题提示观察图41。 要求:观察后,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待会儿老师请同学说一说。 抽学生发表观察意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生:组成;边界;内部颜色;文字排列。 2 学习使用文本框 (1)插入文本框 师:请你自学教材第15到16页的“1、插入文本框”; 请你启动Word,试一试怎样插入文本框? 生:操作练习“插入文本框”。 师:请一个同学告诉大家怎样插入文本框?教大家认识一下文本框。 (2)调整文字和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