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安全人机工程复习题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9199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安全)安全人机工程复习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安全)安全人机工程复习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安全)安全人机工程复习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程安全)安全人机工程复习题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程安全)安全人机工程复习题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安全)安全人机工程复习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安全)安全人机工程复习题精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本题30分)1. 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称为 声强,用I表示,单位为W/m2。2. 当显示器不是为了记录准确的读数,而是为了对机器的运行状态作出定性显示时,选用模拟式仪表更为有利。3. 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人的可靠性 、机的可靠性、环境因素 。4. 在物质代谢过程的同时发生着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5. 蜂鸣器它是音响装置中声压级最低、频率也较低的装置。6. 听觉传示装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音响及报警装置 ;一类是语言传示装置。7. 安静代谢率是人仅为保持身体平衡及安静姿势所消耗的能量。一般在工作前 或后进行测定。其值一般取

2、为基础代谢率的1.2倍。8. 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即作业活动范围 。9. 人机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表达了人机系统设计的对象和范围,从而建立解决劳动工具和劳动主体之间矛盾的理论和方法。10. 人体的疲劳分为全身性疲劳和局部肌肉疲劳。11. 物体振动导致周围介质(如空气)的振动,而分子的振动最终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12. 在听觉阈限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范围为0-120分贝。13. 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14. 动态显示是处于变动状态,或显示停留时间很短或显示不停地连续变化。1

3、5. 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应要求慢一些才能引起视觉注意。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箭头或颜色预先引起人的注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或者采用有节奏的结构。16. 人的知觉一般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与社会知觉等。17. 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安全人机工程学和工效人机工程学。18. 由于生理、心理及各种光、形、色等因素的影响,人在视觉过程中,会产生 适应、眩光、视错觉等现象。19. 作业方法研究包括作业的姿势,体位、用力、作业顺序,合理的工位器具和工卡量具等的研究,目的是消除不必要的劳动消耗。20. 判断声源的距离主要依靠声压和主观经验。一般在自由空间,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将减少6d

4、B。21. 模拟显示最常用的有刻度盘指针仪式和灯光显式式。22. 物体的振动有强有弱,所以人耳听到的声音就有大有小,可用声压或声强 来反映声音的大小。23. 刻度盘指针仪表最宜用于检查显示和动态显示。24. 人机系统设计是在环境因素适应的条件下,重点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安全、身心健康及人机功能匹配优化的问题。25. 人机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是指安全、高效、经济。26. 疲劳有一定的 积累效应,未完全恢复的疲劳可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存在到次日。27. 光源的光色包括色表和显示性,色表就是光源所呈现的颜色。28. 就人、机、环境的总系统而言,人与环境、机与环境可以作为子系统来对待。29. 在功能分配时,

5、首先考虑机器所能承担的系统功能,然后将剩余部分功能分配给人。30. 安全人机系统主要包括人、机、环境三部分。31. 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5% %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65.9CM。32. 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33. 在非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34. 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光线不仅使神经系统产生反应,而且会在横向产生扩大范围的影响,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视错觉。35. 人机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接受、储存、处理和执行功能四种

6、。36. 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基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量叫基础代谢量。37. 指针式模拟显示的显示作用不仅是用来提供准确的定量信息,许多情况下还要表示机器稳定状态。38. 静态显示的间隔时间较长,每次认读都有足够的时间,显示基本处于静止的状态。39. 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叫方差。40. 响度是表示人耳对声音的强弱的主观感觉量,用N表示,单位为“宋”(sone)。41. 静态测量是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42. 提高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43. 人机系统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人工操作、

7、半自动操作和全自动操作系统三类。44. 构成系统的各单元之间通常可归结为串联配置方式和并联配置方式两类。45. 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如操纵机器、维修设备等),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或称为作业接触空间。46.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47. 在一定视距下,能引起人注意的信号灯,其亮度至少2倍于背景的亮度,同时背景以 灰暗无光为好。48. 人机关系主要体现在 人和机的关系上。49. 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坐姿应使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50. 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

8、用的是以 第5%、第50%、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51. 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是协调人机关系的一座“桥梁”。人们通过这个“桥梁”来合理地使用机器。52. 具体地说,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是为工程技术设计者提供人体合理的理论参数和要求。53. 就机器设备而言,可靠性是指机器、部件、零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54. 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和精细作业的工作者,由于长时间看近物或细小物体,睫状肌必须持续地收缩以增加晶状体的曲度,这将引起视觉疲劳,甚至导致睫状萎缩,使其调节能力降低。55. 当噪声的声压级超过语音20-25分贝时语音全部被掩蔽。5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人机工程学发

9、展的第二阶段,本学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57. 正常情况下,人的两耳的听力是一致的,因此,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和时间之差可以判断声源的方向。58. 产生视觉的视网膜是由杆状和 锥状两种感光细胞构成的,而起明视作用的锥状细胞,不但能感受颜色,且有较高的视觉的敏感性。59. 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眼耳平面。60. 动态测量是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测量。二、名词解释(本题20分)1. 听觉的辨别阈限: 听觉系统能分辨出两个声音的最小差异辨别阈限,与声音的频率和强度有关2. 安静代谢量:人仅为保持身体平衡及安静姿势所消耗

10、的能量。代谢率为基础代谢率的1.2倍。3. 掩蔽效应:被掩蔽的声音的听阈提高的现象。4. 本体感觉: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活动的同时能给出身体及四肢所在位置的信息5. 形状编码:根据控制器的用途,将控制器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以使视觉上和触觉上易于区分6. 耗损故障:由于长期磨损,机器或部件老化、疲劳、腐蚀等造成的后期磨损故障7. 动态测量:是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的测量8. 综合照明: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共同构成的照明,比例1:5为好9. 感觉阈限:刚好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值10. 声压:介质中的压力与静压之差11. 随机故障: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偶发故障12. 动力作业:靠

11、肌肉的等张收缩来完成作业动作的,即体力劳动13. 剩余分配原则:在功能分配时,首先考虑机器所能承担的系统功能,然后将剩余部分功能分配给人14. 静视野:在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自然可见的范围15. 视觉疲劳:由于长时间看近物或细小物体,睫状肌必须持续地收缩以增加晶状体的曲度,导致睫状肌萎缩,使其调节能力降低16. 光的数量:指在作业面及其周围的照度17. 听觉绝对阈限:人的听觉系统感受最弱声音和痛觉声音的强度18. 能量代谢率: 劳动代谢量和基础代谢量之比表示劳动强度。RMR=(劳动总能耗量-安静能耗量)|基础代谢量19. 作业分析: 对已分配给别人的功能进行分析,从而使系统中作业与作

12、业之间建立协调一致的关系20. 均值: 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的趋向于某一个值21. 机器的可靠性: 是指机器、部件、零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22. 可靠度:是指系统中研究对象人或机器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概率23. 比较分配原则: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进行客观和符合逻辑的分配24. 并联配置方式:由一系列平行工作的单元组成系统,该系统中只要不是全部单元发生故障,系统仍然可以正常工作25. 故障:机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丧失功能26. 视角: 由瞳孔中心到被观察物体两端所张开的角度27. 明度:颜色亮暗程度的特性,以区别颜色的明暗与深浅28. 听觉残

13、留: 人的听阈复原需要一段时间,掩盖声去掉以后,掩蔽效应并不立即消除的现象。29. 方差: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30. 暗适应:指从光亮处进入黑暗处时,一开始时一切都看不见,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以后才能看清被视物的轮廓31. 系统的作业结构:指对系统的作业和作业技能的整体要求32. 眩光: 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33. 局部照明:增加某一指定点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34. 标准差:说明测量值对均值的波动情况35. 彩度: 又叫做纯度或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含该色量的饱和程度,也是对色彩的色觉强弱而言的36. S-O-R行动

14、模型: 为刺激-机体-反应行动模型。它是用于研究人和机器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一个模式,在这个模型中存在着涉及任何机器的两个连接点。第一个是S-O连接点,在这个联接点上人必须识别刺激并作出判断;第二个是O-R联结点上,人必须作出反应和行动37. 大小编码: 以相同形状而不同大小来区分控制器的功能和用途,这种形式的编码应用范围较小,通常在同一系统中只能设计大、中、小三种规格38. 抽样误差:全部样本均值的标准差39. 坐姿空间作业范围:指身躯伸直或稍向前倾1015,上腿平放,下腿一般垂直或稍向前倾斜着地,身体处于舒适的体位40. 静力作业: 对于脑力劳动、计算机操作员、仪器监控者等从事的作业,主要

15、依靠肌肉的等长收缩来维持一定的体位,即身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时所进行的作业三、辨析题(判断正误,简述理由,本题10分)1. 人耳对声音的频率比声音的强度更敏感。2. 操纵器设计时为减轻人员疲劳,操纵阻力越小越好。(阻力过小会使操纵者感觉不到反馈信息,对操作情况心中无数)3. 听觉的绝对阈限是人的听觉系统感受到最弱声音和痛觉声音的强度。4. 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横轴)5. 方向盘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有:方向盘平面间的夹角,方向盘的直径D和方向盘的构造三个问题。6. 人眼辨别不同颜色的视野不同,其中以辨别白色的视野最大。7. 在仪表盘设计中白底黑字与黑底白字没有差别。8.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机系统包括人和机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9. 形象化的图形和符号指示最适合用于标记操作中的调节量。10. 男女共用的工作面高度按女性的数值设计。(男)11. 有关人体尺寸数据表中所列的数据,是根据裸体或穿单薄内衣的条件下测量出来的,测量时不穿鞋或穿纸拖鞋,因此设计中所涉及的人体尺度也应该是在裸体或穿单薄内衣的条件下的人体尺寸。(穿衣、穿鞋甚至戴帽)12. 人耳对强度的感觉最灵敏,而对频率的感觉次之。(人耳感觉次之对频率的感觉灵敏,对强度的感觉次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