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孔雀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38088 上传时间:2016-11-2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孔雀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蓝孔雀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孔雀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蓝孔雀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2003 年 9 月,莒南县一公园内饲养的 10 只 60 日龄左右小蓝孔雀突然发生一种以排红色、褐色煤焦油样稀粪为特征的疾病,12 天后死亡 6 只,经综合诊断为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临床症状病鸟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双翅下垂,眼半睁半闭,缩颈蹲坐,或挤成一堆,贫血,不食,啸囊内充满液体,排红色稀粪混有血液、肠粘膜组织,肛门周围羽毛沾污粪便。病理变化机体苍白贫血,小肠膨胀,肠粘膜上有无数粟粒、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肠壁有的部位变薄,有的部位增厚,肠内含有灰白色、白色、黄色的渗出物,有的病例小肠粘膜

2、上形成假膜。肌肉苍白有出血点,腹腔积有血液,肝脾肿大,心脏表面有沙粒状芝麻大小黄白色结节,盲肠内充满血液。实验室诊断无菌从病死鸟小肠病变部位刮取少量粘膜,放到载玻片上,用生理盐水 12 滴调和均匀加盖玻片,高倍显微镜检查,发现大量裂殖体和卵囊。以粘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有芽胞的大杆菌;同时将病料以生理盐水制成悬液,离心沉淀,取上清液用蔡氏滤过器滤除杂菌,将滤液注入健康小鼠腹腔,24 小时内死亡。证明肠内毒素存在,结合症状,病变可确诊。措施隔离病鸟,3%来苏儿消毒环境。鸟舍、运动场地面加盖沙土、锯末保持干燥、松软。减少饲料中麸皮和钙的含量,降低对肠粘膜的刺激。青霉素每鸟每次 2000u,混水饮用,12h 内用完,每天 1 次;杆菌肽每只每次 100u,混水饮用,每天 1 次;磺胺六甲氧嘧啶 重每天 1 次肌注,首次量加倍。伊美沙、水,速补元星与鱼肝油混饲。4 天后逐步恢复正常。小结今年夏末秋初连续降雨,地面、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球虫大量繁殖,当出现血便时,饲养员未能及时处理,孔雀互相啄食,感染球虫。由于魏氏梭菌是土壤细菌,能形成芽胞,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加之不合理地使用磺胺类药和抗生素,从而导致本次疾病的发生。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球虫病,加强饲养管理,选择杀菌力强的消毒剂,在兽医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比治疗更具有实际意义。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