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材料学教学纲要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8700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材料学教学纲要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口腔材料学教学纲要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口腔材料学教学纲要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口腔材料学教学纲要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口腔材料学教学纲要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材料学教学纲要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材料学教学纲要精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材料学教学大纲(供7、5年制学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材料学 Dental Materials Science课程号(代码):50301030(7年制) 50301330(5年制)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45 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学科的学习,首先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口腔材料学的基础理论,并获得较丰富的理工医多学科知识,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运用这些知识,达到有效地利用口腔材料以修复和替代被破坏的口腔组织器官和生理外形,并重建己丧失的生理功能的目的,进而使学生熟悉掌握当代自然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深入了解口腔材料与口腔组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在此基础上,能为口腔疾病的防治提出理论依据和合理设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熟悉或了解以下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 一)、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掌握各类口腔材料的名称、主要组成、结构和分类及其与临床应用的关系。 2掌握口腔材料主要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生物学性能,以及重点材料的性状特征。 3熟悉现有口腔材料的优缺点、应用现状和基本使用要求。 4了解口腔材料的发展趋势、制备方法、检测标准、临床技术要求和效益评价。5通过综合应用理学、工学和医学基础知识,了解口腔材料与口腔组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合理有效利用口腔材料和准确制作修复体的基础理论。

3、6了解部分口腔材料学专业英语词汇。(二)、基本技能 1掌握常用口腔材料的名称、性状特征、主要组成和临床应用技术及范围。 2通过性能测试,熟悉口腔材料试样的制备和测试的基本操作技术,以及对修复体质量的影响因素。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概述 一、口腔材料学的发展简史 二、口腔材料的分类 三、口腔材料的标准和标准化组织 四、本教材的范围和目的第二节 材料的性能 一、物理性能 二、机械性能 三、化学性能四、生物性能学时:2第二章 口腔有机高分子材料第一节 口腔高分子概述 一、高分子的基本概念二、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三、聚合物的分

4、子结构 四、聚合反应 五、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六、聚合物的生产第二节 印模材料 一、概述 二、常用印模材料(一)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二) 琼脂印模材料(三) 琼脂/藻酸盐印模材料(四) 硅橡胶印模材料(五) 聚硫橡胶印模(六) 聚醚橡胶印模(七) 其他印模材料第三节 蜡型材料 一、概述 二、常用牙用蜡(一) 铸造蜡(二) 基托蜡(三) 其他蜡型材料第四节 义齿基托树脂 (2学时) 一、热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 二、化学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三、光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四、注射成型义齿基托材料第五节 塑料牙 一、概念及应用范围 二、性能 三、常用塑料牙第六节 义齿软衬材料及颌面缺损修复材料 一、义齿软衬材料

5、 二、颌面缺损修复材料第七节 复合树脂 一、种类 二、组成 三、性能 四、应用第八节 根管充填材料 一、固体类根管充填材料 二、糊剂类根管充填材料 三、液体类根管充填材料第九节 粘接材料 一、种类 二、粘接机制 三、口腔组织环境的粘接特性四、表面处理技术五、常用粘接剂(一) 牙釉质粘接剂(二) 牙本质粘接剂(三) 骨粘接剂(四) 软组织粘接剂第十节 窝沟点隙封闭剂 一、组成 二、性能三、临床应用第十一节 生物可吸收聚合物 一、甲壳素二、 聚乳酸类材料学时:10第三章 口腔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和发展简史 二、口腔陶瓷材料的分类 三、口腔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四、口腔陶瓷材料及制品

6、的制备 五、几类口腔陶瓷材料的特征第二节 烤瓷材料 一、概念和应用范围 二、种类和组成 三、性能 四、工艺步骤第三节 金属烤瓷材料 一、概念和应用范围 二、种类、组成和性能 三、金属烤瓷材料与金属的结合 四、工艺步骤第四节 铸造陶瓷材料 一、概念和应用范围 二、种类和组成 三、性能 四、制作工艺第五节 种植陶瓷材料 一、概念和应用范围 二、种类和组成 三、性能 四、材料与组织界面 五、临床应用 六、研究应用趋势第六节 陶瓷牙 一、概念和应用范围 二、原料组成 三、种类 四、性能 五、制造工艺第七节 模型材料 一、概念 二、熟石膏 三、人造石 四、其他模型材料第八节 水门汀 一、种类 二、临床常

7、用水门汀(一) 磷酸锌水门汀(二) 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三) 氢氧化钙水门汀(四) 聚羧酸锌水门汀(五) 玻璃离子水门汀第九节 包埋材料 一、概述 二、中低熔合金铸造包埋材料三、高熔合金铸造包埋材料四、铸钛包埋材料五、铸造陶瓷包埋材料学时:9第四章 口腔金属材料第一节 概述 一、金属的特性 二、金属的结构 三、金属的熔融与凝固 四、合金的结构与性质 五、合金的分类与应用 六、金属的形变 七、金属的热处理方法 八、金属的成形法 九、金属的腐蚀与防腐蚀 十、金属的生物学效应第二节 锻造合金 一、锻造合金丝 二、锻造合金片第三节 铸造合金 一、贵金属铸造合金 二、非贵金属铸造合金 三、烤瓷熔附合金第

8、四节 焊接与其他合金 一、焊接合金 二、其他合金第五节 银汞合金 一、组成与种类 二、固化反应 三、性能 四、应用及注意事项 五、汞的污染与防护 六、镓合金第六节 常用金属制品 一、正畸用金属制品 二、牙体修复用金属制品 三、颌面外科用金属制品四、义齿修复用金属制品学时:8第五章 口腔辅助材料第一节 切削和研磨材料 一、切削与研磨的特点 二、切削及研磨材料的特性 三、切削、研磨材料的种类及性能第二节 比色材料及方法 一、天然牙牙冠的颜色 二、牙齿颜色的测试方法颜色第三节 排龈材料及方法 一、排龈材料 二、排龈的方法第四节 分离剂和清洁材料 一、分离剂二、清洁材料第五节 义齿稳定材料 一、组成

9、二、性能 三、应用第六节 其他辅助材料 一、口腔修复取印模用托盘 二、咬合调整材料三、压接赋形材料四、保健材料学时:1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口腔材料学(第三版),陈治清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出版。五、主要参考资料1陈治清主编. 最新口腔材料学. 第1版,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302Phillips, R.W., Skinners Science of Dental Materials, 8th ed. W. B. Saunders Co., Philadelphia, 19823.徐君伍主编. 口腔修复学.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10、0年六、成绩评定(注明期末、期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口腔材料学课程结束理论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口腔材料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材料学 英文名称:Dental Materials( Science)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8000108 50301030(七年制) 50301330(五年制)面向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实验指导书名称: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第2版) 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主编:王嘉德 实验讲义名称:口腔材料学实验教程 编写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材料学教研室编写日期:

11、2004.1 主编:刘小青出版单位:校印刷厂一、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5学时(五年制) 45学时(七年制) 实验总学时:15学时(五年制) 15学时(七年制) 课程总学分:3学分(五年制) 3学分(七年制)实验总学分:1学分(五年制) 1学分(七年制)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实验地位:口腔材料学实验教学和理论授课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体系。 实验作用:口腔材料学实验教学使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是对理论授课的巩固、补充和深化,对于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口腔材料学实验教学,应使学生熟悉常用口腔材料的性能及其实验的基本技能,以及对

12、修复体质量和临床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授课内容独立思考,深入讨论,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口腔医学其他课程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完成临床常用口腔材料的重要性能实验,包括口腔材料见习、形变实验、固化实验、粘接实验和力学性能实验。详见第八项内容。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开设综合性的专业基础实验,通过常用口腔材料的性能实验、口腔材料的试样制备及其性能测试实验,要求学生具有规定的基本技能,熟悉对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性能和临床治疗技术的关系;掌握所用口腔材料的名称、组成、主要性能特点和应用要点,以便获得掌握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与评定”单列一册,即口腔材料学实验教程附册。其中有详细的实验报告格式和定量的评分要求。六、考核与考试 口腔材料学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计30分。其中,实验操作成绩占20%,计6分(包括动手能力、实验正确性、器材的消耗与损坏程度);纪律及提问成绩占10,计3分;实验报告成绩占70%,计21分,定量评分方法详见“口腔材料学实验课成绩评分标准”。重点是“实验结果”的表达是否正确和真实,“结论和讨论”的水平如何。虽然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但按个人评定成绩,每位同学必须按附册的实验报告格式和按老师的要求独立写出自己的实验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