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查看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8573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工程)查看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园林工程)查看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园林工程)查看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园林工程)查看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园林工程)查看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查看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工程)查看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精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得分:_南 京 林 业 大 学研究生课程论文2009 2010 学 年 第 二 学期课 程 号:M00010课程名称:风景园林工程论文题目: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学科专业:风景园林硕士学 号:8096030姓 名:付苏晨任课教师:赵 兵二一 年 六 月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摘 要:首先介绍了风景园林工程相关的概念,然后总结了在可持续发展主导的全球大背景下风景园林工程技术发展的七方面的趋势,最后以一个分支水环境治理为例,介绍几个国外成功案例,提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 技术 研究进展目 录1、园林工程的相关概念32、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发展趋势32.1、建造技术32.2、植

2、物栽培技术42.3、水景技术42.4、计算机辅助技术52.5、照明技术52.6、铺装技术52.7、公众参与62.8、小结63、国外案例介绍63.1、美国73.2、欧洲73.3、新加坡73.4、小结74、总结7参考文献1、园林工程的相关概念“工程”可理解为工艺过程,但是在园林工程中又必须介入生物学、生态学的范畴,因此园林工程是以工程为基础而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课程。园林工程的研究范畴包括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教学环节包括讲授课程设计与模型制作、现场教学三部分。园林工程主要研究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包括土方工程,假山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喷泉工程,园林的给排水工程,

3、园路工程,种植工程,园林供电工程和园林机械等。园林工程的特点是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塑造园林艺术的形象。在园林工程中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是当前的重大课题。园林工程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在综合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功能的前提下,处理园林中工程设施与风景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我国园林工程研究的内容与国外类似课程相比较,基本内容和章的划分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突出了中华民族园林传统的民族风格,以自然山水园中的山、水、路、石为重点,含假山工程。而欧美的课程则在喷水和人工水池和园林机械方面有所侧重。园林工程要求将园林艺术和市政工程融为一体,同时具有工程构筑物的功能和与园林环境相协调的外貌。

4、园林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变理想为现实,化平面为立体,要把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结为一体才能创造出技艺合一、功能全面、既经济面又实用、美观的好作品。2、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发展趋势在当今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的发展无疑也受到很大影响,生态性成为风景园林设计和工程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1969年,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一书提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的思想,并进而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发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技术,即计算机辅助叠图分析法(“千层饼”模式)。从那时起,园林

5、技术的发展就已经开始关注到生态性的大原则。 在这个大原则主导下,不断的研究开发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等是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以下是风景园林工程中几个重要方面的技术进展。2.1、建造技术由于现代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受建筑设计理论的影响,很多景观设计作品也表现出高技派、银色派的特点,精细的节点构造和细部,先进的施工技术,使景观建筑、小品越来越多地呈现工业设计的表现手法。当代的技术观念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现代主义的技术化观念,是一种多样化的技术观。相继出现的新媒介、新技术在环境设计之中的应用,给当代景观设计提供多种表现手段,同时也为景观增加了新的甚至是完全区别于传统的环境景观的全新内容。

6、通过各种手段(嗅觉、听觉、触觉等)去丰富人们的审美内容,如音乐喷泉、人造雾、视频技术等现代手段。 新型材料的运用能够带来不可替代的表现张力,能够唤起人们特定的感受和情绪,深受一些意识前卫的设计师所喜爱。在现代园林中新材料的质感、色彩、透明度、光影等特征,成为传统材料无法达到的规模。如玻璃等透明材料越来越多地进入园林景观,使景观设计出现一种走向透明的趋势,如美籍越南设计师安迪曹设计的玻璃庭院,圆锥状的白色玻璃象盐堆一样从宁静的水池中冒出来,树根上铺着精致混合的彩色玻璃碎片,使人想起法国点彩派的油画;令人感觉新奇的合成纤维、橡胶等软质材料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景观设计中,其构成的软质景观形态流畅柔和,

7、富于有机物的生命感和动态感,给人们带来新鲜的感受;具有现代工业色彩的金属的运用使种满自然植物的庭院很有现代感,如俞孔坚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秦皇岛汤河公园中运用了具有个人特色代表的红色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景观构筑物,与自然景观产生强烈对比。(图1)2.2、植物栽培技术种植工程也是园林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先进的植物栽培技术同样给设计师带来新的灵感和创造能力。先进的植物栽培技术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图2)如无土栽培技术,针对城市土地稀缺的现状,占有极少的空间却能够增加绿化面积,节约了城市资源,创造了生态效益。无土栽培是由人工配置的营养液代替土壤,节省了很大空间,被很好地利用在屋顶花园及其他立体绿

8、化的设计中。植物的栽植与培育不再受场地的限制,有的设计师利用这一技术制作了“移动庭院”。虽然无土栽培还有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管理水平要求高等问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项新技术本身固有的种种优越性,已向人们显示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日本最先提出了“植物工厂”的概念:利用环境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机器人和新材料等进行植物周年连续生产的系统,也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自然气候制约的省力型生产。植物工厂中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是营养液栽培技术和环境控制技术。营养液栽培的方法有NFT、湛液培、喷雾培、固体基质培

9、等,与土壤栽培相比,营养液栽培能加速作物生育进程;对植物工厂进行环境优化控制,最根本的是要明确作物光合作用、产物积累、转流分配、发育和呼吸等生理过程与全部或部分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日本植物工厂环境控制的方法主要有过程控制反馈控制、ON OFF控制、PID控制;计算机控制分布式控制、分时集中控制、分层网络化控制、最适化、适应化和智能化控制。 图1 图22.3、水景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中的水景技术包括理水方式、园林给排水,同时现在越来越多的结合市政工程,会承载一定的城市水系防护、改造等功能,单纯为了景观效果的水景技术已经朝着多功能方向发展。水景技术在手法上非常丰富,设计师利用发动机等设备将运动作为一

10、种艺术形式进行探索,有的设计甚至把灌溉系统设计成为一个动态的雕塑。这类高科技打造的现代水景空间让人们耳目一新,让游人参与到水景设施当中去,进行全新的体验,同时它又是凝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附加价值的水景。上海世博会上丹麦馆就设计了一个震动控制的水景喷泉,需要人们的跳动来打开喷泉,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是目前国外开始推崇的一种暴雨管理技术,已被美国、瑞典、新西兰、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低影响开发是指基于模拟自然水文条件原理,采用源头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一种雨水管理方法。其主要工程措施包括雨水花园、植被浅沟与缓冲带、绿

11、色屋顶、透水铺装等。这几个措施都可以结合一定的审美特性,赋予景观效果,一举多得。目前该方法与传统雨水管理方法相比,LID不但可以提高开发项目的环境效益,而且还能降低项目开发的费用。LID不仅能够有效地在源头去除雨水中营养物质、病原体、重金属离子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降低土地开发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可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减少径流峰流量,降低建筑区域洪涝发生的频率,并能有效控制雨水冲刷带来的污染物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图3)2.4、计算机辅助技术园林学科不再仅仅占据自己小小的领域,与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等学科进行频繁的交流,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园林学科中的应用正处于一个急速发

12、展阶段,也算是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图4)GIS是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最初为解决地理问题而起,至今已成为一门涉及测绘学科,规划设计、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 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提高,促使GIS朝着实用方向迅速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GIS,在自然资源管理和规划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80年代后兴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地理信息的传输时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它的应用从基础信息管理与规划转向更复杂的实际应用,成为辅助决策的工具,并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形成。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利用GIS建立公路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模拟,建立多种分析、评价模型,制订并多次修订通行能力手册,为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决策方法与分析手段。作为风景园林学科的教育和从业人员,我们可以把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解成一个去繁化简的运行机器,以其为工具使用到设计过程中,推测模拟规划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以达到可能的“最理想效果”,避免“最坏的可能性”。我们应该走出传统的专业界限,增加与相关学科的交流、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