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doc30页)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8530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doc30页)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doc30页)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doc30页)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doc30页)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doc30页)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doc30页)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doc30页)精品(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电力产业分析报告(3季度)摘 要本报告从宏观经济法展状况、电力产业下游产业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电力产业上游产业煤炭产业发展动向等方面考察了2005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2005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电力产业的运行情况,从电力供给及其结构变化、电力需求走向、电力供需矛盾、电力行业投资、电网建设、电力交易等方面对中国的电力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继2季度报告中专题探讨能源紧缺下的电力工业发展战略问题,本报告把焦点放在以引入竞争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上。1、2005年,中国电力产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在“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

2、预期的方向发展,在合理调整中继续实现了高增长;2005年前8个月,中国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4115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比去年回落0.7个百分点左右,2005年1-8月,在政府实行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煤炭库存达到合理水平,煤炭价格出现了小幅下跌。2、总体上来说,2005年前8个月发电量仍然保持一个较高的增增长速度。1-8月累计发电量为15666.24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3.4%。从电源结构来看,2005年的水电增幅明显高于以往水平。1-8月水电累计增长

3、21.3%,比2003年的3.1%高出了18.1个百分点,比2004年的17.6%高出了3.7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的电源结构正在改善,符合国家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约能源的政策。3、2005年拉动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仍然是重化工业行业,电力、钢铁、有色、化工、水泥、机械六大行业用电占总用电量的49.1%,增长速度快于整体增速,增长贡献达52.1%。但与2004年相比,这些行业用电需求的增长贡献下降了约4个百分点。6月份起,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期,各地电力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电力需求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生活消费用电增长的影响开始凸现。4、由于工业、特别是耗电量比较大的重工业增速回

4、落,电力需求增速有所降低,加上投产新增装机保持较快增长,水电增发较多,电力供需矛盾呈缓解趋势。2005年电力迎峰度夏工作取得圆满成功。5、在社会强大的用电需求的刺激下,近年来电力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上升,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05年1-8月份,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579.553亿元,同比增长36%,占总投资额的8.7%;国家电网前三季度发展势头强劲,电网规划建设全面加强;今年中国北电南送的电量首次超过150亿度,相当于1500万个普通城市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其中黑龙江、吉林送京津塘地区近40亿度,送辽宁超过110亿度。 随着东北地区电网改造工程的加快,

5、未来两年北电南送的电量将超过200亿度,成为中国跨区电网的骨干通道。 6、中国电力供应一时过剩,一时短缺,凸显了传统电力体制的弊端。中国国务院2002年4月11日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2002年12月29日,五大全国性的独立发电公司和两大电网公司已经正式成立我国电力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7、通过组建国家电力公司,使其脱离行政职务,并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国家电网公司(下设区域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五

6、家独立的发电企业,实现输配电环节与发电环节的纵向分离,在发电环节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有限竞争。但是,由于在批发市场上,纵向一体化了输配电环节的区域电网公司形成买方垄断,在零售市场上,作为区域电网公司的下属公司的电力公司对最终用户形成卖方垄断。批发市场的买方垄断格局与发电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相结合,必然逐渐导致独立发电商与电力公司间的长期购售电合同,从而形成准一体化的电力产业组织模式,这损害了竞争的有效性。因此,中国当前的电力运行模式改革路径上的一个过渡模式,并不是改革的目标模式。为了实现把竞争引入电力行业的电力体制改革目标,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目 录一、2005年前三季度电力产业发展环境11.1 宏观

7、经济稳定高速增长11.2 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增长 投资增幅有所回落21.3 电煤供应矛盾趋缓 煤炭库存增加3二、2005年前三个季度电力产业发展状况52.1电力供给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水电增幅显高52.2 电力需求依然旺盛 增速放缓62.3电力供需缺口缩小 迎峰度夏工作圆满82.4固定资产投资上升 电网发展良好 电力交易量扩大10三、聚焦中国电力体制改革133.1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与驱动力133.2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143.3本报告解释电力体制改革的视角173.4 对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解释203.5 未来电力体制改革路径一种设想及建议24四、本报告的结论及政策建议26表1 2005年1- 2季度

8、国内生产总值1表2 2005年1-8月工业增长情况2表3 2005年18月电力生产情况表5表4 2005年上半年各月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力短缺情况8图1 全国煤炭社会库存变动情况(单位:万吨)4图2 2005年前8个月火电、水电增长率比较6图3 电力行业基本交易过程示意图18图4 传统纵向一体化的电力产业组织结构21图5 发电环节放开准入后的电力产业组织结构21图6 引入竞争改革后的电力产业组织结构23图7 竞争性的电力产业组织结构252005电力产业分析报告(3季度)一、2005年前三季度电力产业发展环境1.1 宏观经济稳定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从2002年下半年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以来,一直保持

9、着9%以上的增长率,2005年,宏观经济依然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在“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合理调整中继续实现了高增长。从增长与通胀的组合来看,今年是1998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最好的一年,即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较理想状态。表1 2005年1- 2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674229.5第一产业67075.0第二产业3963511.2第三产业210807.8注: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进度统计。今年以来,经济增长总体上延续去年以来的调整走势小幅

10、回落。今年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经济增长中,工业、投资、出口比去年同期均有小幅调整;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且有所加快。二是贸易顺差急剧扩大,贸易增长严重失衡,“低进高出”的贸易增长格局,不仅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同时也给未来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三是物价涨幅回落到合理水平,通胀和通缩压力均不大。如表1所示,上半年中国的GDP增长率达到9.5%,其中第二产业的增长率达11.2%。估计前三季度GDP增长9.4,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比新一轮增长的峰值(2003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0.3)回落了1个百分点。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产能集中释

11、放将使生产过剩问题显现,商务部最近公布的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商品供求状况调查报告称,今年中国商品市场出现部分行业库存增加、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的新情况,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只占26.7,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3.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上半年生产资料市场供需差率由一季度的0.61转化为1.15,并导致企业效益下滑;内外部因素导致出口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价格总水平不断走低所带来的通货紧缩风险等。这些因素使今年后几个月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将在出口放慢及投资增长继续调整的作用下继续回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增长9.2,比上年回落0.3

12、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回落缓慢和出口继续保持超常规增长态势。 1.2 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增长 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2005年以来,工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特别是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轻工业的增长速度。表2 2005年1-8月工业增长情况指标名称单位累计本月比去年同期增长 %累计本月工业增加值 亿元44115.36 5967.51 16.3 16.0 其中:轻工业 亿元13635.32 1827.55 14.9 15.1 重工业 亿元30480.04 4139.96 16.9 16.4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亿元17834.75 2377

13、.55 11.2 11.1 其中:私营企业 亿元7436.98 1032.44 25.0 24.6 其中:集体企业 亿元1770.62 239.10 12.5 12.7 股份合作企业 亿元617.16 85.24 14.8 16.6 股份制企业 亿元21187.83 2854.78 17.9 17.3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 亿元12567.94 1714.60 15.9 16.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进度统计数据。 如表2所示,2005年前8个月,中国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4115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比去年回落0

14、.7个百分点左右。2005年三季度新开工项目增多, 18月新开工项目11.4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9975亿元,分别增长21.3和28.4,比上半年增幅分别提高3.3个和4.1个百分点。这使得投资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2005年1-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41150.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4%。在政府实行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一是房地产投资受宏观调控以及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和消费者预期变化的影响,回落幅度可能加大。18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2.3,比年初回落了4.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8月份国房景气

15、指数为101.86,比去年同月下降3.10点。预计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长有可能回落至19左右,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增幅。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的房地产投资增长显著调整,将对下游相关产业投资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导致整个投资增速放慢。 二是土地和信贷政策短期内不会松动,其紧缩效应还将继续显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对土地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投资增长仍然较快的情况下,土地政策保持偏紧力度。同时,银行贷款则继续保持紧运行,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增长明显放慢,8月当月同比仅多增31亿元,显示金融机构对中长期贷款仍然非常谨慎。此外,企业利润明显滑坡,企业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有所减弱。这些方面都会导致投资增长继续合理调整。 但是,也有一些有利因素将支撑固定资产投资不会出现大幅下滑。例如,目前煤炭、铁路运输等投资增速仍高达35以上,近期新开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