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盐城三调生物评讲及变题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8425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盐城三调生物评讲及变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科技)盐城三调生物评讲及变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科技)盐城三调生物评讲及变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科技)盐城三调生物评讲及变题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科技)盐城三调生物评讲及变题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盐城三调生物评讲及变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盐城三调生物评讲及变题精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评讲教案3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1、图2所揭示的规律,你认为在生产上应采取的措施有 。比较图1、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 。某种植小麦地块相对缺K,则该地小麦茎上部的幼嫩叶片和下部的成熟叶片中K的含量相对较低的是 叶片。从孕穗期到乳熟期小麦对K的需要量很大的原因是 。【试题答案】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下部的成熟植物体内糖类的合成与运输和K有关,而该时期糖类的合成和运输速度快 【试题来源】整合书本相关知识点。【命题意图】从内容上讲,本题以小麦的需水规律和需肥规律为情景,考查学生对植物的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及其关系的理解和

2、掌握的情况;从能力要求方面看,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小麦对水分、P和K的需求量变化的曲线,发现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对矿质离子吸收的关系,理解这些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从调研考试的导向性上看,利用书本上的有关材料作为题干,目的是要求学生和老师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中继续重视书本、重视基础知识、重视知识的应用。【试题解析】图1、图2揭示的是植物的需水规律和需肥规律;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十分紧缺,又由于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使用化学肥料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体的富营养化),为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必须进行科学的合理灌溉和合理施肥。本小题要注意图1、图2两坐标曲线的纵轴所表示的单位不同,比

3、较两图可以看出植物在同一时期对水分和P、K的需要量不同,说明植物在同一时期对水分和P、K的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本小题从K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及其能否被再利用的角度分析,注意与Fe、Ca比较。本小题要从K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分析,植物体内糖类的合成与运输和K有关,主要表现在K影响葡萄糖合成多糖的过程,如K缺乏导致淀粉合成缓慢,K充足使蔗糖、淀粉、纤维素含量高而葡萄糖积累较少。而小麦在孕穗期到乳熟期的过程中需要将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转化成淀粉并不断运输到小麦籽粒中。【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将3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开始时测得它

4、们吸水量和吸收K+的量基本相同,随后对3株细苗进行处理和检测,其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处理情况过一段时间后的检测结果A剪去大部分叶吸K+量稍微减少,吸水量明显减少B注射呼吸抑制剂吸K+量明显减少,吸水量保持不变C在培养液中增加钾肥吸K+量没有增加,吸水量明显减少(1)A幼苗吸水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2)B幼苗吸收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是 (3)C幼苗吸收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受到根细胞膜上 数量的限制,吸水量明显减少是由于 (4)3株小麦幼苗的实验可以说明植物吸收水分的关系是 。变式训练1答案(1)蒸腾作用明显减弱 (2)主动运输 (3)K+的载体蛋白质 培养液浓度增大

5、,使培养液与细胞液之间的浓度差减小 (4)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变式训练2不同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特点是 A必需元素种类不同 B必需元素的需要量相同 C相同的生长时期必需元素的需要量相同 D不同的生长时期必需元素的需要量不同. 34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 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在做脂肪鉴定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到被染色的部分脂肪微粒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最可能原因是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规范。但得

6、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非常淡,最可能的原因是 。在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两组完全相同的实验组装置(包括亚硫酸钠与稀硫酸的量相同)分别放在遮荫处和向阳处,结果 处植株首先出现褪绿现象,其原因是 。【试题答案】 (1)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过量 (2)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时,部分细胞破损 (3)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少 (4) 向阳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硫多,受到的危害重【试题来源】资料改编。【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蛋白质鉴定实验、脂肪鉴定实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以及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分析。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进一步理解有关的生物学知识

7、。【试题解析】(1) 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让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混合均匀后,溶液应该显紫色或紫红色,而题中的溶液却呈蓝色。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是溶液颜色呈蓝色。因为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只有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就应该很自然地想到是否是硫酸铜的问题,回忆教材中的内容发现: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 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荡均匀后,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摇匀,题目中的2 mL远远不止34滴,由此可见溶液颜色呈蓝色是因为过量地加入了双缩脲试剂B液。(2)在做脂肪鉴定实验时,在低倍显微镜下寻找花生子叶最薄处,将这部分移到视野中央,观察细胞中已染

8、成橘黄色或红色的圆形小颗粒即为脂肪微粒,而题中用显微镜观察到被染色的部分脂肪微粒却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说明脂肪微粒已离开了细胞进入细胞之间。(3)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影响色素带深浅因素有取材是否合理、提取色素的过程是否操作规范、画滤液细线的次数是否达到要求等。而题中已明确指出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规范而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非常淡,这说明其最可能的原因是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少。(4)在光下或向阳处,气孔张开,二氧化硫能迅速进入气孔使叶片受到伤害。【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

9、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处 理ABCSiO2(少量)+CaCO3(少许)+95%乙醇(10毫升)+蒸馏水(10毫升)+注:“+”表示加,“”表示不加。试回答:(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3)如果在光束与三棱镜之间放入上述C处理液,则在三棱镜后的光屏上看到的光谱是A、七色光谱彩 B、蓝紫光位置变暗 C、绿光位置变暗 D、红橙光带色度减弱(4)在从叶绿体中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实验中,提取色素常用的溶剂是 ,将滤液中的色素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5)用红色罩膜的大棚环境与用白色罩膜的相比,对植物体的作用是A、 增强光反应B

10、、增强暗反应C、增强光合作用D、降低光合作用变式训练1答案(1)黄绿色 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 (2)几乎无色 叶绿素不溶于水(3)BD (4)丙酮 纸层析法 (5)D变式训练2。请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及结果,回答问题: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组别处理结果a材料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将材料移到蒸馏水中质壁分离复原b材料置于0.6g/mL蔗糖溶液中迅速发生质壁分离然后移到蒸馏水中质壁分离不能复原c材料置于7%的尿素溶液中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渐渐复原d材料放入100热水中3分钟取出,重复a组实验未发生质壁分离洋葱表皮细胞在a、b、c三组实验中均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除均存在中央液泡外

11、,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 。 a组实验的原理是 。出现b、d组实验现象共同的原因是 。 c组实验结果说明 。在DNA粗提取实验中,为得到含DNA的黏稠物,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最后所得含DNA的黏稠物极少,经致下一步实验都无法进行。请指出该同学的实验操作上的错误并改正。在新鲜家鸽血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经离心后,除去血浆留下血细胞备用。取510mL血细胞放入50mL的塑料烧杯中,并立即注入20 mL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快速搅拌5min后经滤纸过滤,取得其滤液。 滤液中加入40 mL2mol/L的氯化钠溶液,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1min。 上述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

12、沿一个方向不停地轻轻搅拌边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中丝状物出现为止,再进行过滤而滤得含DNA的黏稠物。 。变式训练2答案(1)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 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或当外界溶液大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反之,则细胞吸水) 死亡的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尿素是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应改为蒸馏水;滤纸应改为纱布;直到溶液中丝状物出现为止应改为直到溶液中丝状物不再增加为止。35为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条件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数据为相对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CO2 O2 温度 0.1%1.0%3.0%10.0%20.0%40.0%36.23.61.24.45.45.31031.253.75.921.533.632.62046.435.26.438.965.567.23059.821.48.856.61001024048.217.37.142.474.273.5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 ,原因是。仔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