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38082010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2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问之趣味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有人看我一年到头不肯歇 息。问我忙什么,我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 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 诸君切勿误会,以为我是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比如赌钱,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 排斥赌钱,因为赌钱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我排斥赌 钱。而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是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的。 学问的趣味,是怎

2、么一回事呢?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 第一,无所为。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 无所为而为 ” 。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影响 学问的趣味。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是以学 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做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趣味真发 生时,必定要和“ 所为者 ” 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人为什么生活? 为生活而生活。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 第二,不息。凡人类的本能,只要哪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每天跑 一个小时,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 学问欲 ”

3、 原是固有 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落冷宫,把学 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了。诸君啊!我劝你每日除本职业正 当劳作之外,最少腾出一小时,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千万不要错过,最终闹成“ 学问贫 弱” 的症状,白白自己剥夺了人类应享之一种特权啊! 第三,深入的研究。趣味总是慢慢地来,研究越多,越有滋味。假如你每天定下一小 时做学问,但不过是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 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到,便要钻研进去。 一个人受过相当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

4、相合,而已经懂得大 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 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钻,我保你一定被它引到“ 欲罢不能 ” 的地步。 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相摩擦,但恐怕有 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常要仰赖别人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这 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搭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 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 觉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 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5、; 我说的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这样做。唉!世上人多 么可怜啊!有这种不借助外物,不会亏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 受!古书说的故事“ 野人献曝 ” ,我是尝冬天晒太阳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 地恭恭敬敬的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 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选文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劳作、游戏、艺术、学问是值得提倡的趣味主体,是因为它符合作者的道德观念。 B.作者认为,若是用消遣的态度来做学问或是用心不专一便无法不引起研究的趣味。 C.文章最后一句形象地告诉我

6、们,要体味学问的趣味,必须亲自去实践、去体验。 D.作者建议,要保持“ 学问欲 ” ,只要每天腾出一小时来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即可。 (2)下列对 “ 趣味 ” 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只要忙的是自己的趣味,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 B.劳作、游戏、艺术、学问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最合于趣味主义条件。 C.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 无所为而为 ” 和“ 有所为而为 ” 两者的结合。 D.就算嗜好不同,只要朋友与我都有研究精神,便会把彼此的趣味摩擦出来。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怎么做才能尝到学问的趣味。 【答案】 (1)C (2)C (3)不带功利目的,仅为追

7、求知识的乐趣而做学问;持之以恒,养成做学问的嗜好;选择 自己嗜好的学问深入研究;结交富有研究精神的共学朋友、共同研究、交流学问。 【解析】 【分析】( 1)A 项, “ 劳作、游戏、艺术、学问是值得提倡的趣味主体,是因为 它符合作者的道德观念。” 与“ 比如赌钱,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排斥赌钱,因为赌钱 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我排斥赌钱。” 不相符。 B 项, “ 若是用消遣的态度来做学问或是用心不专一便无法不引起研究的趣味。” 与“ 假如你每天定 下一小时做学问,但不过是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 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

8、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到,便要钻研 进去。 ” 不相符。 C 项,正确; D 项, “ 要保持 学问欲 ,只要每天腾出一小时来研究你所嗜 好的学问即可” 与“ 我劝你每日除本职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腾出一小时,研究你所嗜好的 学问,千万不要错过,最终闹成 学问贫弱 的症状,白白自己剥夺了人类应享之一种特权 啊! ” 不相符。故选C。 (2)C项,错误。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 无所为而为 ” 。故选 C。 (3)结合 “ 第一,无所为。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 无所为而为 ”理解得出:不带功利目 的,仅为追求知识的乐趣而做学问;结合“ 第二,不息。每日除本职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 腾出一

9、小时,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千万不要错过,最终闹成 学问贫弱 的症状,白白自己 剥夺了人类应享之一种特权啊!” 理解得出:持之以恒,养成做学问的嗜好;结合“ 第三, 深入的研究。趣味总是慢慢地来,研究越多,越有滋味。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到, 便要钻研进去。一个人受过相当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相合, 而已经懂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 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钻,我保你一定被它引到 欲罢不能 的 地步。 ” 理解得出:选择自己嗜好的学问深入研究;结合“ 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 摩擦越出。是靠我本身和学

10、问本身相摩擦,但恐怕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常 要仰赖别人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 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搭伙研究” 理解得出:结交富有研究精神的共学朋友、共同研究、交流 学问。 故答案为: C;C; 不带功利目的,仅为追求知识的乐趣而做学问;持之以恒,养成做学问的嗜好;选择自 己嗜好的学问深入研究;结交富有研究精神的共学朋友、共同研究、交流学问。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 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 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

11、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 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即可做出选择;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找 出关键句即可作答。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想象鸟鸣的幸福 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缘于它们质朴的乡土味。鸟们是乡村 的天使,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它们总会在某个渐渐沥沥的早晨或夜晚,站在 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我知道好多人不知道应该把自己归到城市 一族还是乡村一族,既渴望乡村的自然,也期盼城市的奢华,就是这样矛盾的统一体。在 接近

12、最乡村的人物或者物什时,我们会习惯地用城市的口吻说:那些乡村老大。 春天来了,仿佛空气在燃烧。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对白,这句话让我感动。我想到的不 是春天,而是与乡村春天有关联的事物:鸟鸣。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 个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的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 个村庄。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然地飞起来。鸟声透着细瓷 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 发出的。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多好。这样,满树叶子便变成了满树的 鸟。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

13、在夜风中微微摇动。 依然回到乡村的视角上来。鸟声,这是个有着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 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 暗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对子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荫丛中,水 墨画般的村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四周雾霭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物象。一 个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 麻雀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 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 鸟。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

14、敬而远之。而体形更纤小、毛 色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 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 贫民 ” 。我深以为然,平 常日子,麻雀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地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 唱,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及至 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 嗡” 地一声弹响。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 下,我相信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 这些可爱的小鸟,在20 世纪 50 年代,曾

15、被人为地列为“ 四个坏蛋 ” 之一,几乎被人们 赶尽杀绝。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 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鹄,一个田野还成什 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 是最亲密的联盟,” 兔子也好,鹧鸪也罢,它们是自然的亲近者。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偿有 一只土拨鼠快乐呢?幽梦影言道:“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 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此种情境,今天的我 们已只可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又哪里还有心静听?因此,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生活的城 市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 (1)阅读前三段,

16、请概括鸟声的特点。 (2)第 段插叙20 世纪 50 年代鸟遭受迫害一事和引用瓦尔登湖中的话,有什么作 用? (3)分析下列句子隐含的思想感情。 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频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 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 (4)文章最后一句说,“ 对于我来说,对我生活的城市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 , 你是如何理解的?请根据文意概括解答。 【答案】 (1)质朴、清纯、古典、暖意。 (2)前一句运用对比,把历史上人们捕杀鸟类和鸟鸣的美好进行对比。后一句引用,表明 作者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声,突出中心。 (3) 真切表现了作者倾听清纯的鸟鸣时的幸福。 运用反问,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不能 亲近自然的遗憾。 (4)鸟鸣声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生机,它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能使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 人忘掉一种浮躁和喧嚣,获得宁静与恬淡,也写出了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 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从而表现作者对美好东西缺失的遗憾与伤感之情。 【解析】 【分析】( 1)根据第 段中的 “ 缘于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