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校管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38081988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校管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校管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校管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校管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二按要求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校长、主任们为何在抽查听课时坐起了冷板凳本学年,李校长被调到镇东初中任校长。该校规模不算太大,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师资业务素质总体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始终上不去,学生家长反映强烈,领导也有意见。李校长上任一周后,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会议。会上,他谈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初步设想:“要提高质量,摘掉落后帽子,就必须加强教学管理,狠抓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检查,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检查,因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想通过经常性突击听课,促使教师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提高授课水平,向45分钟要质量。过去,我们学校领导没有

2、重视这项工作,致使少数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混课甚至旷课,这是突出的薄弱环节。因此,我提议,从明天起,所有校长、主任按自己所学专业,分学科到班级随时听课,事先一律不与教师打招呼,希望大家不要走漏风声。 会议后的第二天,校长、主任根据原定方案,分头到班级进行不打招呼的听课。第一天听课后,领导班子召开了汇报会。会上,有的说:“这次不打招呼的听课,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教师未备课,就是读读书,有的新教师根本就不会讲课。”有的说:“这次听课也发现了不少教师授课能力强,水平高,以后要注意重点使用。”有的还说:“这样的听课今后每过一段时间听一次,是很有好处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干部提出疑问,认为这种听课的方式不

3、够妥当,对教师不够尊重,易造成逆反心理。虽说有不同意见,第二天仍按事先分工,继续进行这项未完的工作,不料情况与前一天截然不同了。这位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那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背书。”一句话,就是不愿让领导听不打招呼的课。可想而知,这一次校长、主任们真的坐冷板凳了。这样的听课已无法继续下去了。教师的不满,明里暗里的软抵抗行动,李校长耳闻目睹。面对这意想不到的情况,他陷入了沉思。请结合学校管理学中的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和教学管理理论对该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对自己的观点加以总结,并提交自己的分析报告,要求报告中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为什么抵制校长发起的这次抽查听课?(

4、25分)答:对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的学校来说,采取的突击听课的措施是不明确的。它对教师是一种不信任和不尊重,所以遭到教师的抵制是正常的。这反映出管理措施的心理依据有误。随时听课,事先一律不打招呼,不走漏风声等做法,都反应出校长对教师的不信任,教师被迫接受听课,肯定是反感的,拒绝的。长此以往,教师对学校组织目标不认同,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一定会偷懒,在领导面前的表现经常是假的。因此要制定出有效的教师管理措施。2、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关系?(25分)答:教师在教育组织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在一定教育管理者的管理之下开展工作。从管理的角度看,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5、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实质上是组织中承担不同任务的人们之间的关系。1.尊重。教师在教育管理者的协调下开展工作,目的是为了共同实现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目标。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目标与教师的职业活动目标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教师应当尊重教育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管理职责所开展的教育管理活动。2.支持。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教育管理者赋予的。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对职责的承诺,完成学校组织管理者分配的任务,是学校组织实现教育目标的。因而,教师应当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上支持学校教育管理者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3、就该校目前的教学质量情况,突袭抽查行不通,校长应该从哪做起?(50分) 答:如果我是校长,就要先从教师培训抓起,组织教师诊断性听课,让新教师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提高自身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走出去,带回来。向姊妹学校学习,吸取好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引进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多组织开展教研会,让教师成为会议的主体,畅所欲言,把教师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在教育教学中起帮助和督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