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某某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80278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工程)某某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园林工程)某某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园林工程)某某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园林工程)某某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园林工程)某某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某某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工程)某某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精品(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江苏省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2011-2015)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一一年八月35目 录一、“十一五”期间基本情况1(一)“十一五”规划执行回顾2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2(1)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2(2)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有效带动和推进了城市园林绿化全行业的发展3(3)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全面推进5(4)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品牌效应不断提升62、风景名胜区工作7(1)风景名胜区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8(2)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逐步推进8(3)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成效显著9(4)风景名胜区管理机制逐步优化10(二)现状主要问题分析11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11(1)法律法规支撑不足,行业发展受制约1

2、1(2)研发创新力量薄弱,科研成果应用偏少11(3)建设发展不平衡、不科学的现象依然存在112、风景名胜区工作11(1)资源依法保护的措施不能有效落实11(2)行政监管机制不健全11二、江苏省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12(一)总则121、规划范围122、规划年限123、指导思想124、规划原则12(二)总体目标13(三)分项目标13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132、风景名胜区工作13(四)主要工作任务131、城市园林绿化14(1)加强规划编制、执行与管理,完善绿地系统14(2)全面落实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实施科学建设14(3)贯彻执行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提升“园林城市”品质15(4)推进城市生物多样

3、性保护工作,加强植物资源保护16(5)提高管理水平,推动科技进步,促进行业发展17(6)继续办好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提高质量,扩展影响,服务社会172、风景名胜区工作17(1)推进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17(2)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18(3)引导风景名胜区资源合理利用19(4)促进文明景区创建19四、保障措施与政策20(一)城市园林绿化工作201、完善法规标准及政策202、健全完善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机构职能203、提高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20(二)风景名胜区工作211、完善风景名胜区政策法规212、优化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213、严格风景名胜区依法行政214、保障风景名胜区资金投入22附录1:江苏省

4、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小城镇)、省级园林城市(小城镇)、国家重点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一览表(2011年1月)23附录2:江苏省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一览表(2010年12月)24附录3:江苏省园林式居住区和园林式单位汇总表(2010年12月) 25附录4:江苏省城市古树名木数量汇总表(2008年10月) 27附录5:江苏省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一览表29江苏省风景园林“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一、“十一五”期间基本情况图1 近15年江苏省园林城市创建时段存量分析图江苏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1%,下辖1副省级市12地级市55区25县2

5、6市。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城市(县城)绿地面积总量257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为1472余平方公里。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为41.50%、38.0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67平方米。全省拥有“国家园林城市”19个,“国家园林县城”6个,“国家园林小城镇”1个,“省级园林城市”12个,“省级园林小城镇”23个,“国家生态园林试点城市”6个;“国家重点公园”18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5个(详见附录1);世界文化遗产2处苏州古典园林和南京明孝陵,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1处-南京中山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8个,景区总面积约1862.96平方公

6、里,占全省面积的1.77%(详见附录2)。表1 江苏省园林城市现状一览表建制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辖市131132县级市268310县城256/合计6425612(一)“十一五”规划执行回顾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监管与开发协调,平衡发展。以创建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动力,大力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到2010年,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建成沿江园林城市带。(1)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理念先进、质量提升、增量平稳。

7、以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为指导,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全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执行情况较好,结构性的大型公园绿地、道路河道绿化、生态防护绿地等重点园林绿化工程得到实施;中心城区、老城区绿地普遍增加,布局日趋均衡,基本实现了市民出户500米步入绿色空间的目标;城市山体、水系等自然地形地貌的保护和利用得到重视,城市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初见成效。每年用于城市绿化建设的土地、资金大幅增长。据年报统计,2010年底全省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201.89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近一倍,“十一五”全省城市(县城)园林绿化维护建设资金(财政性资金)支出总额达390.76亿元,

8、年均增幅14.78%。“十一五期间”全省城市(县城)建成区新增园林绿地面积51283.49公顷,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由“十五”期末(2005年)的33.63%、37.72%提高到(2010年的)38.04%、41.50%,分别增加4.41%、3.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十五”期末(2005年)的9.93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12.67平方米,增加2.74平方米。“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表2 “十一五”期间城市(县城)园林绿化三项指标数年度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2005年33.6337.729.932006年35.3

9、239.9011.012007年36.7141.4311.772008年37.9441.6112.312009年37.6741.2712.452010年38.0441.5012.67“十一五”增长量4.413.782.74图2 “十一五”期间城市(县城)园林绿化三项指标曲线图表3 “十一五”期间城市(县城)园林绿化主要指标数一览表年度园林绿地面积(公顷)公园绿地面积(公顷)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公顷)建成区建成区2005年201422.2795985.5129069.472854.35220764.44107679.972006年173530109820294153109.552

10、556521240662007年204712119302328023249.532727061346342008年220565131405344383463.052704531440852009年242718136583366463625.752802401496252010年257405147269384263871.66296970160689十一五增长55982.7351283.499356.531017.3176205.5653009.03图3 “十一五”期间城市(县城)园林绿化主要指标增幅图园林绿化工作的主要成效表现在:一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基本完成,系统性、均衡性和综合服

11、务功能得到强化和完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开始启动;绿线划定工作全面展开,为规范的制定积累了经验。二是因地制宜、资源节约、彰显特色的科学发展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在建设中产生了积极效应,乡土适生植物得到广泛运用,地带性植物景观在逐步形成,园林绿化建设的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升。三是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对市民免费开放,在各地全面推进实施,公园管理体制及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和成熟,财政资金保障与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公园综合服务功能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公园管理水平显著提高。18个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公园,3个湿地公园被列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四是城市园林绿化管养

12、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并不断深化,管养资金列入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并逐年增加;管养市场化运作有效实施,长效良性的管养机制已逐步成型和成熟,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五是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省政府办公厅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通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了江苏省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实施意见和江苏省节约型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试行)、江苏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江苏省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试行),为城市园林绿化的科学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技术指导。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相继制订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如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城镇绿化建设技术导则、城市行道树种植技术规程、城市

13、绿化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城镇绿化树种推荐名单、城市绿化行政许可项目的实施意见等,推进了城市绿化的建设、保护工作,提高了依法行政和管理的水平。(2)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有效带动和推进了城市园林绿化全行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以园林城市创建为主要抓手,推进全省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实践中,建立专家指导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工作,以科学理念引导创建,不仅推进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还有效促进了城市综合水平的提升。五年间全省新增国家园林城市(县城)13个,20个城市(县城)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苏南及沿江城市基本实现“园林城市”建设目标,国家园林城市(县城)

14、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园林城市”综合效应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维护城市地域风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彰显个性特征。创建主题的确立充分结合地域文化和特点,通过对城市自然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的系统梳理,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向尊重自然、合理布局、营造特色、优化环境的方向发展。创建过程成为城市风貌特色和文化内涵不断挖掘、明晰和彰显的过程,创建的实践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理性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通过创建园林城市,政府树立了生态优先的理念,全社会激发了关注生存环境和参与绿化建设的热情。通过规划建绿、拆围透绿等方式切实改善了中心城区、老城区的环境问题,城市市容环境整治、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等工作也得到有效推进。居住区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近5年获“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称号的居住区占15年评选总数的80%,达383家。(详见附录3)以生态优良、宜居舒适、景观优美、特色显著为目标和内涵的园林城市创建,为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应为改善人居环境、构筑城市特色风貌以及提升城市品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