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3808027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3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部编七年级 (上册)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严明 几年前,在我都有了孩子之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安徽探家,父亲似乎在不经意间给我讲 了下面的故事。 父亲在蚌埠读师范时,暑假都会回家里干各种辛苦农活。通常在开学前启程的那天早上 一定会是这样的场景:父亲收拾好书本行李,与家人一起匆匆吃早饭,然后我的爷爷蹲在 墙角抽着旱烟,缓缓从兜里掏出准备好的钱来,交与我父亲,那是他新学期一切所用 学费和生活费。父亲会默默接过钱,收好,拎起行李辞别家人,去邻县坐火车返回学校。 可偏偏在最后一学年的夏天家中极其困顿,父亲也心知肚明。经历

2、了一个暑假的劳作 后,开学返校的日子还是来到了。一家人吃完早饭后,爷爷蹲在墙角抽烟,父亲开始整理 行李,等待随后的场景出现。可是随后什么也没有发生,爷爷低着头一直抽烟,一言不 发。场面在一点点凝固,时间在一拖再拖。父亲知道家中肯定已是实在拿不出一点钱来 了,便跑到生产队的田里扒了五个山芋回来,打开棉被包裹进去,再把被子捆扎好,背起 出了门。 父亲说,因为没钱买火车票,他在火车站等来火车后,等列车员关了车门、车欲开出时 才扒上车门位置,面朝外,侧背行李,双臂各扣住两侧的立杆死死不放,一路熬到蚌埠。 其间途经淮河大桥时,还遭遇铁路工人用水管喷水,他只知道紧闭着眼,死死揽着门杆不 放。到了蚌埠站,想

3、沿着铁道走出站的父亲还是被工作人员揪住,带回了值班室。直说没 钱买票回学校,车站的人不信。打开行李搜,看到那几个山芋。车站的人一时无语,最后 说了三个字 “ 你走吧 ” 。 真不知道那五个山芋父亲吃了多久,不知道他如何面对那学期的所有问题 听完故事, 我真有彻骨的悲! 甚至有些纳闷:父亲跟我讲过那么多故事,这么惨绝的故事为什么不早些拿出来教育我 这个浪子呢?竟然还有“ 保留曲目 ” 。后来细想,之前父亲的故事都是关于应对困难、劝人 节俭之类的,听故事的时候我还小,那时日子也并不好过,总觉得我还没有尝到甜的时候 你让我忆什么苦呢?所以那些励志故事我是不太能听进去的,只愿想着努力摆脱。 而这个故事

4、不同,这一则是关于绝望。 前些年,我自己的所谓“ 摄影事业 ” 连年徘徊,养家糊口、生存发展这些里里外外的事常 令我一片茫然。努力、坚持这些话其实根本无需再用来劝勉我,那是我一直的选项。现实 早已教训我,纵然你觉得跟什么事业是天生一对,一直坚持,也未必能一路好走。现实不 一定只让人咀嚼苦难,还可能让你吞咽绝望。我们可能会走到一个怎么也过不去的境地, 眼睁睁地与绝配走入绝境。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能做的只能是“ 绝地求生 ” 。艺术本来就 在最疼的地方,我们只能心甘情愿感受它、始终信它、一直陪它。 我觉得这是个好故事,可以作为一个家族史话将来讲给我的孩子听。它制止了我渴望回 报的焦急企图,它再一次

5、刷新了我对苦难底限的猜想,清晰了我对困难的预判。真的可以 更纯粹,一如父辈赤贫的过去,如我儿时赤条条的奔跑。我不会再怕回忆,只怕记忆不够 清晰。终于明白,父亲摊开被褥坦然出示的那几个山芋,与我一样,都是那片土地所出。 那里是我们清晰的来路,是父亲可以告诉我的最后的底牌。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父亲 ” 讲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从内容、写法、修辞等角度给文章加上评语。 请自选角度对文中的划线句进行批注。 (3)“ 父亲 ” 给 “ 我” 讲这一则关于绝望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4)请从下列选项中为本文选择最佳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A父亲的故事

6、 B五个山芋 C 父亲的底牌 【答案】 ( 1)父亲在蚌埠读师范的最后一年,家中极其困顿,拿不出钱供父亲读书和生 活,父亲只带上五个山芋,扒火车车门逃票一路熬到学校。 (2)运用了动作、神态的描写,既表现父亲扒火车时的紧张和恐惧,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在 遭遇 “ 绝境 ” 时的绝不放手的顽强毅力和坚定意志。 (3)父亲在 “ 我” 的摄影事业面临一个似乎过不去的坎的时机,用这个关于绝望的故事来制 止“ 我” 渴望回报的焦急企图,刷新“ 我” 对困难底线的猜想,让“ 我 ” 对困难的预判更加清晰, 激励 “ 我”“绝地求生 ” 。 (4)父亲的底牌,比喻留到最后动用比较强有力的方法在“ 我 ” 事业

7、陷入绝境时,父亲 才拿出这个故事来激励“ 我” 绝地求生,是父亲的“ 保留曲目 ” ;父亲逃票被抓时,车站的人 打开行李看到的用来面对那一个学期所有问题的五个山芋,也是父亲的“ 底牌 ” ;用 “ 父亲的 底牌 ” 为题与结尾照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父亲的底牌 ” 为题,设置了悬念,能够引起读 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解答此题,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 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父亲在蚌埠 读师范的最后一年,家中极其困顿,拿不出钱供父亲读书和生活,父亲只带上五个山芋, 扒火车车门逃票一路熬到学校。 (2)此

8、题意在让我们学会批注的方法。写法:如对比,描写方法,象征等手法,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先从写法或手法分析,再从内容方面分析,表情达意等 方面分析。 (3)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 及文章主旨去判断。“ 我” 对父亲故事的思考,主要在第八段到文末部分,对这部分内容加 以理解,可以发现,父亲现在说给我听,一是因为原来小,励志故事我是不太能听进去 的;二是现在我到了人生的绝境,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到茫然,父亲是想用这个故事让我 学会坚持。 (4)“ 父亲的底牌 ” 是全文的线索;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父亲的底牌 ” 揭示

9、了 全文的中心贫穷和困难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是我们生命最初的底色,我们无需惧怕困难 和贫穷,无需因为养家糊口,生存发展等问题而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坚持下去,不惧苦 难和贫穷。 【点评】本题考查散文的阅读。(1)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做此类题,关键要整体 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要注意通读全 文,归纳段意,进行合并,最后归纳主要内容。 (2)此题考查批注的运用。本题没有固定答案,答题范围也比较宽泛,只要找出运用的写 法或手法的句子,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其意义或作用。 (3)此题考查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做此类题,要结合上下文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来谈。 (4)本题

10、考查标题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标题在小说中的一般作用,主要 有: 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 设置悬念; 指明文章线索; 为 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然后根据 文章主要内容去选择判断即可。从文章内容来看,“ 父亲的底牌” 是全文的线索,并点明全 文的中心,让我们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贫穷,坚持下去,无惧苦难。同时这个标 题若不结合文章内容很难知晓什么内容,所以它还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 用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的下策 王举芳 开学那天,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新生。当本班最后一个学 生走进教室

11、后,王老师也走进了教室。 “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王焱。大家来认识一下吧,我点到谁的名字,谁就站起 来,含笑伫立一分钟,让我看到你的魅力,可好?” 教室里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点名完毕,王老师安排同学们互相交流、熟悉一下,便走 出了教室。 当她回到教室时,有些惊讶。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没有“ 交头接耳 ” ,而是缄口不 语,各自摆弄着手机。王老师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课间休息间隙,王老师说:“ 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要做 低头族 ,把手机都放到我的办 公室里,好不好?” 同学们极不情愿地交出了手机。 “ 王桐、林纾、邱华,你们仨神神秘秘,在做什么呢?” 王老师看他们三个围成一团,低 着头,

12、不知在嘀咕什么。 “ 老师,我想请个假,我忘记带生活用品了,我想出去买一些。” 王桐站起来说。学校不 允许住校生随便出校门,但王老师还是准了王桐的假。 一天开完班务会,还不到下课时间,王老师拿出手机说:“ 同学们,你们都加入咱班的 QQ 群了吗? ” 同学们大多回答已加群。 “ 那我给你们发个红包吧。” 此言一出,学生们争先恐后拿出手机,准备抢红包。5 元钱的 红包刚投放到QQ 群里,就被一抢而光。王老师翻看着抢红包的记录,笑得意味深长。是 谁抢的一目了然,她按图索骥,让带手机的学生把手机交出来,没一会儿功夫就收了十几 部。 “ 我这样做只是不想让手机变成你们的 精神牢笼 。” 说着,王老师拿

13、着没收上来的手机, 走出了教室。 王桐摸摸口袋里的手机,暗自庆幸:幸亏在QQ 群里没有把网名改成真实的名字。 奇怪的是,以后每天都有人在QQ 群里发红包,都用网名,不知是谁发的,王桐不敢 抢,他害怕又是王老师“ 钓鱼执法 ” 。 “ 王桐,你的手机不是没被没收吗?快去群里抢红包啊,那么多红包,真诱人,可惜我的 手机被老师没收了。” 王桐的死党邱华说。 “ 会被老师发现吗?” “ 不会,这几天快考试了,老师没时间进群了。” 王桐点开一个红包,居然还没拆包,竟然有200 元!他很高兴。他又拆开了一个红包, 是 100 元!他的心怦怦直跳,但没敢再点别的红包,他怕被王老师发现。他的手机如果被 没收,

14、那就耽误大事了。 周末,王老师把手机还给了学生,说:“ 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当当 手机控 ,也可以用 手机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此刻,在我们班的QQ 群里来场红包雨。” 王老师话音刚落,红包雨就开始了。王桐这下抢得心安了。 发红包的人越来越多,抢红包的人却越来越少,王桐查看着别人的“ 手气 ” ,紧皱的眉头 渐渐舒展,眼里却盈起点点泪光。 “ 王老师,谢谢您!” 王桐走上讲台,给王老师深深鞠了一个躬,然后,转身,面对同学 们,说: “ 谢谢同学们,谢谢你们给我发的红包。这些钱给我们家解了燃眉之急。我的妹妹 患有自闭症,爸爸妈妈已坚持给她治疗好几年了,不瞒同学们,最近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十 分拮据,

15、因为妹妹的状况出现了好转,爸爸妈妈想快点让妹妹好起来,把家里的钱全拿到 了医院,还借了亲友一些钱,我的生活费已成问题。但我宁愿自己饿几顿,也想让妹妹走 出那个寂寞的世界,早点融入温暖的大家庭。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 王桐,王老师向我了解了你家的情况后,一时不知道怎么帮你,王老师就出了这个下 策。 ” 王桐的死党邱华说。 “ 老师是想帮你,但又怕你碍于面子,只好出此下策了。” 班长说。 “ 这是爱的下策!谢谢您!” 王桐望着王老师,眼里噙满泪水。同学们鼓起掌来。窗外, 阳光明亮,多么温暖的世界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 年第 4 期,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发 展

16、 看 到 同 学 的 手 机 被没收后 听从邱华的建议,尝试 抢群中的红包 老师 宣布 “ 红 包 雨” 开始 抢完了红包,查看别 人的 “ 手气 ” 后 王桐的 心理 _ (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王老师翻看着抢红包的记录,笑得 意味深长。 王桐望着王老师,眼里噙满泪水。 (4)有人认为,标题中“ 下策 ” 一词用的不好,应改为“ 上策 ” ;也有人认为用“ 下策 ” 独具匠 心。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看法。 【答案】 (1)庆幸;高兴、害怕;心安理得;感动、激动 (2)示例1:“ 学生们没有 交头接耳 ,而是缄口不语,各自摆弄着手机” 为“ 那我给你们发 个红包吧 ” 和 “ 比如此刻,在我们班的QQ 群里来场红包雨” 埋下伏笔。作用: 交代老师找 到了没收学生手机和帮助王桐的方法,使故事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表现了王老师负责 任、有爱心、机智的特点。 示例 2:“ 王桐点开一个红包,居然还没拆包,竟然有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