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题

上传人:桃*** 文档编号:138080268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6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题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xa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有Fe3+、有Cl2axb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有Fe3+、无Cl2bx0无明显现象无Fe3+、无Cl21.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 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1)用KSCN溶液检测出Fe3+的现象是_(2)中, 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_(3)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

2、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性 (4) 中虽未检测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axc无明显现象有Cl2cxb无明显现象无Cl2NaCl溶液的浓度是_mol/L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与相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2016-12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a、d处:Bb处:Cc处发生了反应: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

3、出铜2017石景山-18(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电解不同浓度食盐水的探究实验。 .电解饱和食盐水(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2)如图1所示,两极均为石墨,溶液为煮沸过的饱和NaCl溶液,滴加2-3滴酚酞,U型管底部放一个铁钉,电解一段时间,出现复杂的实验现象。有气体生成的部位是_(填a、b、c或d)开始U型管底部有少量灰白色沉淀,逐渐转变为红褐色,一段时间后红褐色沉淀聚集到阳极液面。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灰白色沉淀转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的原因_。.电解不饱和食盐水相同条件下,用图2装置电解1.0 mol/L NaCl溶液并收集两极产生的气体。阴阳两极分别收集到V1mL、V

4、2mL气体,且V2 V1。(3)针对V2 V1,该小组同学提出如下假设,请完成假设。. ;.有O2生成;.上述两种情况都有。经实验证明假设成立。(4)证明有O2生成并测定O2的体积(已排除装置中空气的干扰),设计如下方案:如图3所示,将注射器A收集的V2 mL阳极气体,全部注入到足量的浓M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注射器B收集到V3 mL气体(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资料显示:纯O2不能使KI淀粉溶液变蓝,但可使稀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变蓝。M溶液的成分及其作用是 ,。设计实验证明注射器B中收集的气体不含Cl2只有O2(注:B中的O2很少,不用木条复燃的方法证明),实验方案是_。(5)图2实验

5、中,石墨电极上生成的Cl2的总体积是mL(用代数式表示)。18.(14分)(1)2NaCl + 2H2O 2NaOH+ H2 +Cl2(2)a b d(3分)2Fe(OH)2 + Cl2 + 2H2O = 2Fe(OH)3 +2Cl+2H+或:2Fe(OH)2 + Cl2 + 2OH = 2Fe(OH)3 +2Cl或:6Fe(OH)2 +3Cl2 = 4Fe(OH)3 +2Fe3+ +6Cl(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3)部分Cl2溶解(4)NaOH溶液(1分) 吸收Cl2(1分)将B中气体分别注入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中,前者不变蓝,后者变蓝,则证明不含Cl2只含O2。(5)V1

6、2V3(1分)2018-11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时刻温度/25304025pH9.669.529.379.25实验过程中,取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 H2O HSO+ OHB的pH与不同,是由于SO浓度减小造成的C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D与的Kw值相等2019-12实验测得0.5 molL-1溶液、0.5 molL-1溶液以及的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B随温度升高,溶液的

7、减小C随温度升高,溶液的变化是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D随温度升高,溶液和溶液的均降低,是因为、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2017-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201801-19(12分)某实验小组欲探究浓硝酸的性质。.木炭与浓硝酸反应:(1)甲同学设计了图1装置,认为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就说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写出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红热木

8、炭红热木炭浓HNO3浓HNO3图2图1(2)乙同学认为红棕色气体不能作为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证据,其理由是 。(3)乙同学设计了图2装置实验,木炭能燃烧,并产生红棕色气体。针对该实验现象,乙同学做出如下假设:假设a:_;假设b:红热木炭使HNO3分解产生NO2,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燃烧;假设c:红热木炭使HNO3分解产生O2,木炭与O2反应燃烧;假设d:红热木炭使HNO3分解产生NO2和O2,共同影响木炭的燃烧;(4)设计实验证明假设b成立,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实验方法:_。实验现象:木炭在该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

9、空气不变色。根据实验现象写出木炭与此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设计硝酸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实验,方案见下表:装置操作及现象先点燃处酒精灯,溶液沸腾后没有观察到红棕色气体产生。然后撤走处酒精灯,点燃处酒精灯并加热试管中部,很快看到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光照8小时,溶液不变黄光照几分钟后看到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溶液变黄(5)分析上述现象,得出使硝酸成功分解的关键是_。19.(12分)(1)C+4HNO3(浓) CO2+4NO2+2H2O(2分)(2)硝酸分解也能产生红棕色NO2气体(2分)(3)红热木炭直接和硝酸蒸气反应(2分)(4) 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2分) 2NO22C N22

10、CO2(2分)(5)光照或加热硝酸蒸气(或硝酸分子)分解(2分)2016-10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溶液橙色加深,中溶液变黄B中被C2H5OH还原C对比和可知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中加入70 %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2018石景山一模-28(15分)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墨绿色溶液已知:Cr2O72(橙色)+H2O 2CrO42(黄色) +2H+ H +13.8 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1)试管c和b

11、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是”或“否”),理由是_。(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4)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分析上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实验是否加入F

12、e2(SO4)3否否加入5g否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实验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实验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1)溶液变黄色 (2分)(2)否 (1分)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 2H+ 正向是吸热反应,若因浓H2SO4溶于水而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为黄色。而实际的实验现象是溶液橙色加深,说明橙色加深就是增大c(H+)平衡逆向移动的结果。(2分)(3)碱性条件下,+6价铬主要以CrO42存在;酸性条件下,主要以Cr2O72存在(或+6价铬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