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预防诊治措施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38078 上传时间:2016-1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狂犬病的预防诊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狂犬病的预防诊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狂犬病的预防诊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犬病的预防诊治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狂犬病的预防诊治措施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以神经兴奋、意识障碍和麻痹为临床特征。狂犬病毒在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内。病毒对酸、碱、石炭酸、福尔马林、新洁尔灭等消毒药敏感。1%2%肥皂水、70%酒精、液、丙酮、乙醚都能使之灭活。病毒不耐湿热,50加热 15分钟,60数分钟,1002 分钟以及紫外线和线照射均能灭活。在冷冻或冻干状态下可长期保存病毒。在 50%甘油缓冲溶液中或 4下存活数月到 1 年。要在犬间传播,病毒存在于犬的唾液中,通过伤口感染人,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发病。一旦发病,病程短

2、、病死率 100%。人及所有温血动物,包括鸟类都能感染,而野生动物可长期隐匿病毒,是自然界中传播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狗、描、猪、牛、马及野生食肉类动物,如狼、狐、貂、臭鼬、豺以及松鼠、家鼠几乎全能感染。此外,吸血蝙蝠以及某些食虫及食果蝙蝠也可成为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人被各种动物咬伤而患狂犬病的比例为:被犬咬伤者占 88%,被猫咬伤者占 被狼咬伤者占 4%,被其他野生动物和家畜咬伤者占 犬病的潜伏期变动很大,这与动物的易感性、伤口距中枢的距离、侵入病毒的毒力和数量有关。一般为 28 周,最短 8 天,长者可达数月或 1 年以上。犬、猫、狼、羊及猪平均为 2060 天,牛、马 3090 天,人为

3、 3060天。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分为狂躁型、麻痹型两种,我国常见的为狂躁型。犬狂躁型分为前躯期、兴奋期、麻痹期。前躯期或沉郁期:此期约为半天到两天。病犬精神沉郁,常躲在暗处,不愿与人接近或不听呼唤。食欲反常,喜吃异物,喉头轻度麻痹,咽物时颈部伸展。瞳孔放大,反射机能亢进,兴奋。性欲亢进,嗅舔自己或其他犬的性器官,唾液分泌逐渐增多,后躯软弱。兴奋期或狂暴期:此期约 24 天。病犬高度兴奋,并常攻击人畜。病犬疲劳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立起,表现一种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出现一次新的发作,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及阴部。麻痹期:约 12 天。麻痹急剧发展,下颌下垂,舌脱出口外,流涎显著,

4、不久后躯及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整个病程为 68 天,少数病例可延长到 10 天。防狂犬病最主要源头管理是加强犬的管理,必须有证养犬,给犬定期免疫,并实行拴养。购买犬时必须询问犬的来源并要求出示有关证明。如果饲养的犬一反常态,出现不认主人、遇人随时扑咬、眼睛发红、尾巴搭拉或夹着尾巴行走等症状时,该犬可能是狂犬,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对犬等动物实施预防性接种,保证动物不携带病毒。消灭流浪犬。发现病犬及病畜,一般不易治疗,应立即捕杀。特别是在城镇饲养犬时,有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及预防机制。的狂犬病潜伏期为 1030 天,长的达 1 年以上。病初常有低热、倦怠、头痛、恶

5、心、全身不适症状,类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喉头有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高度兴奋,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体温常升高。一般在发病 34 天后,因全身麻痹而死亡。人被病畜咬伤,应迅速用 20%肥皂水冲洗伤口,并用 30%碘酊处理伤口。及早接种狂犬病疫苗,结合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还可应用镇静、抗痉等药物治疗。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给我们人类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严重的可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养犬数量增多,被犬咬伤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已经绝迹多年的狂犬病又死灰复燃,并在犬间有蔓延的趋势,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爱犬和养犬人士。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